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222对半滑舌鳎成鱼的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长琳 陈四清 +2 位作者 何力 庄志猛 宋宗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9,共8页
在(23±0.2)℃海水温度下,测定了MS-222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成鱼的麻醉效果。实验用半滑舌鳎成鱼体长25-40cm,体质量300~1500g。实验设计的MS-222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120mg/L和90-240mg/L... 在(23±0.2)℃海水温度下,测定了MS-222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成鱼的麻醉效果。实验用半滑舌鳎成鱼体长25-40cm,体质量300~1500g。实验设计的MS-222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120mg/L和90-240mg/L。结果显示,鱼体在最终麻醉程度不超过3期时呼吸频率增加,最终麻醉程度达到4期以上呼吸频率开始下降。MS-222麻醉半滑舌鳎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210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3min之内达到4期麻醉状态,5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MS-222溶液中浸浴15min后成活率为100%。鱼体在180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在空气中进行暴露0~21min内,复苏时间相差不大,为100s左右。5尾半滑舌鳎在180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然后在空气中暴露3min,连续麻醉6次,每次间隔24h,复苏时间差异不显著。实验证明,MS-222麻醉半滑舌鳎效果好,鱼体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安全边界宽,反复麻醉没有明显的耐受性,是一种理想的水产用麻醉剂。文中还对MS-222用于半滑舌鳎麻醉运输及人工授精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22 麻醉 有效质量浓度 半滑舌鳎
下载PDF
星突江鲽的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齐国山 李迪 +4 位作者 陈四清 庄志猛 刘长琳 宋宗诚 邓永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观察、测量、解剖、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120尾全长11-43cm,体质量0.02~2.49kg的养殖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可数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外部形态包括口、鼻、眼、鳍条、侧线和... 通过观察、测量、解剖、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120尾全长11-43cm,体质量0.02~2.49kg的养殖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可数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外部形态包括口、鼻、眼、鳍条、侧线和鳞片的特征;可量可比性状包括全长/体长(T1/S1)、体长/体高(S1/Bd)、体长/头长(S1/M1)、头长/吻长(H1/P1)、尾柄长/尾柄高(C1/Cd)、体长/尾柄长(S1/C1)、头长/眼间距(H1/Ei)、头长/眼径(H1/Ed)比值及其相关方程;可数性状包括背鳍鳍条、尾鳍鳍条、臀鳍鳍条、腹鳍鳍条、胸鳍鳍条、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牙齿、幽门盲囊、上鳃耙、脊椎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解剖位置。结果表明:(1)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在于:背鳍、臀鳍、尾鳍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多角星状鳞片,有刺状突起。(2)全长/体长变动范围最小,雌雄差异最小,其线性相关性最好,全长与体长相关方程为S1=0.8771 T1-0.1589(R^2=0.9822);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不仅变动最大,而且其线性相关性最差,雌雄的差异也最大;星突江鲽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0.0168S1^3.199,R^2=0.9797:雄性:W=0.0274S1^2.9721,R^2=0.993;雌性:W=0.0134S1^4.3008,R^2=0.9822(W代表体质量,kg:S1代表体长,cm)。(3)星突江鲽腹鳍鳍条与幽门盲囊最稳定;侧线鳞和牙齿变动最大。(4)牙尖锐,圆锥形;胃大,呈“I”型,肠粗短;1-2枚幽门盲囊。通过比较发现:星突江鲽的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和内部结构特征均与石鲽相近:星突江鲽与6种比目鱼相比,可数性状指标的数目多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突江鲽 外部形态 可量可比性状 可数性状 内部结构
下载PDF
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种类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栋 张沛东 +3 位作者 张秀梅 李文涛 张新军 原永党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共5页
海草是一类由陆生植物演化并适应海洋环境的沉水植物,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2008年7月,对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描述了分布于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了山东近岸海域海草资源的现状及退化原... 海草是一类由陆生植物演化并适应海洋环境的沉水植物,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2008年7月,对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描述了分布于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了山东近岸海域海草资源的现状及退化原因。调查共发现海草种类4种,分别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i watensis Makino)及黑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japonicus Makino)。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草资源调查,恢复受损海草生物群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种类 形态学 退化
下载PDF
双壳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勇 施坤涛 +1 位作者 张少华 原永党 《南方水产》 2007年第4期65-69,共5页
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关于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影响贝类耗氧率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展望了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贝类 呼吸代谢 耗氧率 代谢率
下载PDF
威海湾水域环境因子周年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少华 原永党 +3 位作者 刘振林 施坤涛 宋宗诚 王同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48-1252,共5页
试验于2005-2006年对威海湾水温、透明度、pH值、DO、COD、油类、无机氮、活性磷等水域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表明:威海湾年平均水温13.1℃,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25.1℃),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1.1℃),透明度在0.24-5.28 m之间,p... 试验于2005-2006年对威海湾水温、透明度、pH值、DO、COD、油类、无机氮、活性磷等水域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表明:威海湾年平均水温13.1℃,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25.1℃),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1.1℃),透明度在0.24-5.28 m之间,pH值为7.56-8.45,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DO为5.22-8.09mg.L^-1,年平均值为7.22 mg.L^-1,COD为0.201-1.531 mg.L^-1,无机氮为0.111-0.686 mg.L^-1;磷酸盐范围为0.016-0.036 mg.L^-1,威海湾内海水养殖区夏秋两季的富营养化指数(EI)〉1,表明威海湾中的主要污染源是N、P营养盐。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威海湾海水养殖区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湾 水域环境 理化因子 海水养殖
下载PDF
钝吻黄盖鲽的工厂化人工育苗 被引量:8
6
作者 宋宗诚 林占德 +2 位作者 陈四清 于东祥 张少华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钝吻黄盖鲽 工厂化人工育苗 亲鱼培育 饲料 采卵孵化 苗种培育 疾病防治
下载PDF
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原永党 孙本腾 +4 位作者 毕复永 刘振林 宋宗诚 刘振武 谷昭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2年第3期80-84,共5页
一九九九年至二OOO年,我们分别在威海张村水产总公司养虾三场和崮山镇对虾养殖场进行了三疣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试验选择甲幅达4cm的暂养苗进行分隔式养殖,避免了蟹间的相互残杀,平均成活率达85.4%,养成平均体重303.5g,平均亩产... 一九九九年至二OOO年,我们分别在威海张村水产总公司养虾三场和崮山镇对虾养殖场进行了三疣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试验选择甲幅达4cm的暂养苗进行分隔式养殖,避免了蟹间的相互残杀,平均成活率达85.4%,养成平均体重303.5g,平均亩产商品蟹318.8kg,平均亩利税7229.4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 三疣梭子蟹 成活率 亩产量 放苗 投饵 水质控制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美国红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原永党 宋宗诚 +1 位作者 阮树会 曲永琪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5,共6页
报道了美国红鱼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温度和盐度这二个变量对孵化率及孵化速 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水温25—28℃、盐度28—30‰为最适范围,其孵化率最 高,孵化速度最快。
关键词 美国红鱼 孵化率 温度 盐度 受精孵化 红鱼
下载PDF
鼠尾藻劈叉筏式养殖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原永党 张少华 +1 位作者 孙爱凤 刘海燕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2004~2005年,在山东省威海海区进行了鼠尾藻劈叉筏式养殖试验。2004年试验持续123d,试养鼠尾藻2×667m2,平均株长由5.5 cm生长至79.1 cm,鲜藻产量2.52 kg/m2;2005年试验持续70d,试养鼠尾藻3×667m2,平均株长由13.0 cm生长至73.7... 2004~2005年,在山东省威海海区进行了鼠尾藻劈叉筏式养殖试验。2004年试验持续123d,试养鼠尾藻2×667m2,平均株长由5.5 cm生长至79.1 cm,鲜藻产量2.52 kg/m2;2005年试验持续70d,试养鼠尾藻3×667m2,平均株长由13.0 cm生长至73.7 cm,鲜藻产量为2.88 kg/m2。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的劈叉式筏式养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筏式养殖
下载PDF
池塘养殖刺参应注意的问题及病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振林 原永党 苗秋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4-86,共3页
海参养殖的病害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生产管理及技术上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苗种的选择、投放,水质的监控、调节,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节、控制,池底底质改良,饵料投喂,病害的症状及具体的防控等的详细措... 海参养殖的病害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生产管理及技术上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苗种的选择、投放,水质的监控、调节,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节、控制,池底底质改良,饵料投喂,病害的症状及具体的防控等的详细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养殖 病害 防控
下载PDF
投喂配合饲料牙Ping幼鱼养殖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清 宋宗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4-45,共2页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属于鲽形目,鲆科,属冷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沙泥底海区,最适水温16℃~26℃,35℃以上可以存活。牙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牙鲆生长较快,经济...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属于鲽形目,鲆科,属冷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沙泥底海区,最适水温16℃~26℃,35℃以上可以存活。牙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牙鲆生长较快,经济价值高,是出口创汇优良养殖品种。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PING 幼鱼 配合饲料 养殖试验
下载PDF
贝类养殖技术之二:牙鲆、日本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池塘混养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少华 张秀丽 +1 位作者 孙爱凤 宋宗诚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牙鲆 日本对虾 菲律宾蛤仔 池塘混养 池塘消毒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病害防治 捕捞
下载PDF
石鲽综合养殖技术
13
作者 刘振林 张少华 +2 位作者 原永党 宋宗诚 张秀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5-76,共2页
石鲽的养殖在我国胶东沿海地区深受欢迎 ,然而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亟待加强。详细介绍了石鲽购苗、运输、暂养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并对虾池养殖和网箱养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石鲽 养殖技术 虾池选择 鱼苗入池
下载PDF
利用冬闲池塘养殖石鲽技术
14
作者 张少华 张秀丽 +1 位作者 孙爱凤 宋宗诚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冬闲池塘 养殖技术 石鲽 苗种放养
下载PDF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少华 张秀丽 +1 位作者 刘振林 孙爱凤 《齐鲁渔业》 2004年第12期9-10,共2页
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木盾手目、刺参科、刺参属,列“海产八珍”之首,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滋补与营养保健多重功效的海产珍品。随着刺参消费量与市场售价的同步增长,拉动了刺参养殖... 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木盾手目、刺参科、刺参属,列“海产八珍”之首,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滋补与营养保健多重功效的海产珍品。随着刺参消费量与市场售价的同步增长,拉动了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参浪潮波及黄渤海沿岸,尤以山东、辽东半岛最为猛烈,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适应范围 试验 盐度 海参 棘皮动物 养殖业 拉动 消费量 产业化发展
原文传递
石鲽池塘养殖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少华 张秀丽 +1 位作者 孙爱凤 宋宗诚 《齐鲁渔业》 2004年第5期6-7,共2页
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Basilewsky),俗称石板、石夹、石江子、石镜,属于典型的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温带及寒带地区,我国的黄海、渤海均盛产。近年来,随着山东半岛地区对韩水产商贸活动的日益发展,石鲽已成为威... 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Basilewsky),俗称石板、石夹、石江子、石镜,属于典型的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温带及寒带地区,我国的黄海、渤海均盛产。近年来,随着山东半岛地区对韩水产商贸活动的日益发展,石鲽已成为威海口岸鲜活水产品出口的拳头品种。为保持威海养殖石鲽及对韩出口的优势地位,同时也为充分挖掘海水池塘的利用潜力,经过水产科研部门与各养殖业户的长期探索,逐步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利用冬闲池塘养殖石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鲽 池塘 养殖 石板 石夹 苗种
原文传递
栉孔扇贝死亡的主导原因及其对策
17
作者 原永党 刘振林 《齐鲁渔业》 1999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海区 养殖 大规模死亡 发生 沿海 生长 原因 失超 大面积
原文传递
围缯网主捕幼鳀试验总结
18
作者 戚治永 王培良 岳永祥 《齐鲁渔业》 2000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Ti鱼 幼Ti 围缯鱼 捕捞 网具结构 网具装配
原文传递
大目施网边纲简易计算法
19
作者 威治永 孙海林 《齐鲁渔业》 1999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拖网 大目拖网 边纲 网具配纲 计算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