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孝文化与孝文明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上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49,共3页
-
文摘
孝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华夏独特的意识形态,并明显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特点,同时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孝文化物质资源。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去认识孝文化,取孝文化之精华,去孝文化之糟粕,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使孝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发扬光大,进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
关键词
孝文化
孝资源
孝文明
-
分类号
D6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孝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复兴与重构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6-209,共4页
-
文摘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增强城市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增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尤其是要加强城市社区的基础文化建设。孝文化的精华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提高社区"人文关怀"的水平、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还是在打造文化品牌方面,孝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孝文化在城市社区中的复兴与重构。
-
关键词
孝文化
城市社区建设
复兴与重构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重建与创新:传统孝文化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功能再探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6-239,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孝文化与老年人权益保障"(项目编号:2009Y14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传统孝文化以"善事父母"为要义,以道德和法律合一的表现形式,在历史上充分发挥了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功能。在当代,孝文化的重建对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有着特殊意义。从老年人权益保障着眼,孝文化理当进行观念创新,争取得到强有力的国家支持和社会认同,实现从人伦文化到人权文化的转型。
-
关键词
孝文化
老年人
权益保障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心理关怀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胡泽勇
李上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0,共2页
-
文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既是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也是对古今中外人文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心理关怀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本质,体现了社会转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也符合理论学说传播的内在规律。
-
关键词
心理关怀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试析法治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56,共2页
-
基金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专项研究项目(2005Z259)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在法治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法治为向度,在内容、手段、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体现自身的特殊地位和法治精神的时代要求。
-
关键词
法治背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型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组织的再生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8-41,共4页
-
文摘
农民自组织的再生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突出体现。分散的个体农民难以独立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现阶段农民组织资源的欠缺以及农民为摆脱弱势群体地位而进行的努力,农民的共同利益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缺位和功能悖论等,使得各类农民自组织的产生不仅成为迫切的诉求,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可能。为调动农民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对农民自组织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其理性发展和科学发展,已成为目前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的重要战略选择。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自组织
再生与发展
-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践行节约 创建和谐校园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李莲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
文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期的大学生应以践行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文章论述了引导大学生践行节约,合理消费,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举措。
-
关键词
节约意识
合理消费
和谐校园
-
Keywords
the awareness of being economical
reasonable consumption
harmonious campus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美高校德育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上文
吴建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9-72,共4页
-
文摘
当今世界,对于德育的重视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随着现代科技对德育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对德育影响的加深,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德育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通过对中美德育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增进两国高校德育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
关键词
德育目标
课程设置
德育内容
德育途径与方法
-
Keywords
aim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ntercalation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and ways of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刍议
被引量:5
- 9
-
-
作者
李上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
文摘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
关键词
大学生
寝室文化
建设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bedroom cultur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两课"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
文摘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两课"教育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到教学 方式方法都存在着严重偏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推动 高校"两课"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具有可能性。但是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解决好公民 教育的根基和出发点,建构完备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将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提升结合起来,尤其必 须明确,高校"两课"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绝不是对"两课"教育的根本否定,而是对"两课"教育内容的充实和 丰富,是"两课"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与时俱进。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两课”教育
公民教育
-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wo course 'education
citizen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李上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1-24,共4页
-
文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实施“人才工程”的有力保障。文章从建设有序的校园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园文化三个层面 ,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
-
关键词
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
教育文化
创新文化
社团文化
高校
文化建设
-
Keywords
advanced culture
campus culture
educational culture
creative culture
culture of mass organizations
-
分类号
G40-05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愿景:学生社团管理的新理念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李莲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
文摘
愿景管理是时下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它作为组织管理的一种形式也可以为社团管理所用。本文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愿景在学生社团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学生社团愿景框架的构建和愿景管理的具体方法作以简要论述,供有识之士商榷。
-
关键词
愿景
框架
管理
-
Keywords
vision
rame
management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德育的主体性构建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3-97,共5页
-
文摘
高校德育不仅要在教育管理方法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更要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首先必须是素质教育,高校德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成为积极的建设性的主体。
-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主体性构建
-
Keywords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体现层次性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程育兰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
文摘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有层次性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收到实效,就应遵循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具有层次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实效
层次性
-
Keyword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actual effect
levels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李上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
文摘
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与演进的过程,窥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孝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
关键词
孝道
孝悌
孝忠
孝廉
-
Keywords
filial duty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dutiful devoted
piety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用延安精神铸造高校品牌校报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田园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延安精神是我党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概括与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报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弘扬延安精神,以此来指导高校校报的信息化改革、舆论导向、人才培养等工作,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
关键词
延安精神
高校校报
舆论导向
艰苦奋斗
-
Keywords
the Yan'an Spirit
college newspaper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arduous struggle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田园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20,66,共4页
-
文摘
对传统中华孝文化思想道德观进行审视,将传统孝文化思想道德观与当代思想道德价值观进行比较,探讨孝文化原生态及回归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远意义。
-
关键词
传统
孝文化
道德观
当代
价值观
比较
-
Keywords
tradition
filial piety culture
moral view
contemporary
values
comparison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尊重与保障大学生的道德权利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胡泽勇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8-103,共6页
-
文摘
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大学生不仅拥有法律权利,也拥有道德权利。因此,高校不仅要保障大学生的法律权利,也要尊重其道德权利。大学生的道德权利,既是应然权利,也是实在权利。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确立人文关怀的核心地位,彻底改变原来那种"无人"的教育,站在人权视角和高度,以宽容、理性、尊重和平等的胸怀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维护与保障大学生的道德权利。
-
关键词
人权思想
德育
大学生
道德权利
-
Keywords
human rights thought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
moral rights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与功利观——挣脱传统道德范式的束缚
- 19
-
-
作者
胡泽勇
胡志华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孝感学院新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31-33,共3页
-
文摘
在传统的道德评价中,功利主义一直被视同西方资产阶级唯利主义、利己主义,视同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备受责难。事实上,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功利主义不仅超越唯利主义、利己主义而在西方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全面的张扬,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而且,在中国传统社会,功利主义也一直作为阻抗儒家义务论道德哲学的一种主要的人文理念而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并不一概地反对功利主义,而是主张用社会主义改造功利主义,代之以自觉的成熟形态的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确立和推广,不仅有助于时下中国市场经济摆脱痛苦的两难境地,即唯利主义、利己主义的诱惑和道德主义的束缚,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功利主义
社会主义
功利观
-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动漫孝文化:青少年德育中的“诺亚方舟”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陈朝晖
-
机构
孝感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
基金
孝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r2010038)
-
文摘
孝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孝德教育不力造成的孝德缺失,不仅让一些父母体会不到儿女的温暖,反而感到痛心甚至绝望。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孝德教育,避免悲剧的发生,是当今社会广泛关心、关注的焦点话题。动漫孝文化,是一种备受青少年喜爱的孝德教育的新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吸引力大,感召力强,影响力深,它必将成为承载青少年德育之重的"诺亚方舟"。
-
关键词
动漫孝文化
青少年
德育
-
Keywords
animation filial piety
youth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