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自尊的可怜维护和无情驳斥——《孔乙己》新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江胜清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4-76,共3页
-
文摘
文章主要是对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进行重新阅读。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人们对这部小说存在着有意无意的误读。笔者认为 ,《孔乙己》的主旨并非是揭露和控诉封建科举制度乃至封建教育制度 ,而是通过孔乙己对自己可怜自尊的极力维护和世人对其自尊的肆意践踏构成的冲突 ,揭露了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
-
关键词
鲁迅
孔乙己
自尊
-
Keywords
Lu Xun
Kong Yiji
self-esteem
-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演讲者如何把握听众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雅娟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
文摘
文章论述了自身形象、音调、内容。
-
关键词
演讲
听众
把握
-
Keywords
speech
audience
domination
-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艺术创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余志平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
文摘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 ,曾以其艺术的独创性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电影文化的热点人物。如今 ,“第五代”的“代”意识已经淡化 ,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也发生重大变化。文章以张氏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为评论对象 ,通过与张氏早期作品的比较 ,发现张艺谋电影已远离西方他者 ,逐渐向民族传统回归。《我的父亲母亲》以其淡雅婉丽的叙事风格 。
-
关键词
张艺谋
电影
最新动态
-
Keywords
Zhang Yimou
film
the newest development trend
-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心态透视
- 4
-
-
作者
余志平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52-54,共3页
-
文摘
30年代是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都曾涉猎过这一领域。与这些作家不同的是 ,施蜇存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不以“讽刺现实 ,呼唤斗争”为目的 ,而是从个人兴趣出发 ,超脱于文学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功利性目的 ,远离时代斗争风云 ,潜心于艺术创新 ,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和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说来分析、表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剖析古人心灵的隐秘 ,体现了创作思想、创作手段的先锋性 。
-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施蛰存
历史小说
创作心态
艺术创新
-
Keywords
Shi Zhecun
historical novels
psychological analysis
human nature
writing psychology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孙犁的作家人格论
- 5
-
-
作者
周水涛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11,共5页
-
文摘
孙犁的文论是他几十年文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的结晶。他的作家人格论的主要内容是 :作家为人与为文的统一 ,作家个人的人生实践、人格发展要与时代社会的要求和发展一致 ;为了求得作品的真实 ,作家的人格要以情感的形式而真实外化 。
-
关键词
孙犁
文学研究
作家人格论
文格
文艺思想
-
Keywords
Sun Li
writer personality
writing style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文学艺术的倾向性
- 6
-
-
作者
段楚英
-
机构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
文摘
文章评述了文艺的“主观倾向”论、“客观倾向”论和“主客观倾向统一”论的利弊得失 。
-
关键词
主观倾向性
客观倾向性
审美倾向性
-
Keywords
subjective tendency
objective tendency
aesthetic tendency
-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C55
[社会学]
-
-
题名“四大奇书”的两种“读法”
- 7
-
-
作者
苏建新
-
机构
孝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4-56,共3页
-
文摘
大陆学者王齐洲先生和海外学者浦安迪先生的专著在以文化阐释“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它们为当代读者阅读中国古典小说提供了两种带有指导性质的“读法”。
-
关键词
文化分析
大众文化
典籍文化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孙犁的“为人生”文学主张
- 8
-
-
作者
周水涛
-
机构
孝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9-63,共5页
-
文摘
孙犁的“为人生”文学主张的核心是人道主义。这一主张要求文学全面地反映人生、揭示生活的本质、改善人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为人生文学主张相较 ,孙犁的观点的最突出之处是 :更注重文学的“美化人生”、“发扬人性之美”的作用 ,还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章道德精神。
-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孙犁
为人生文学
伦理道德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