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递阶回归分析法在全国初夏雨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红玉 高志伟 +1 位作者 李建美 钟爱华 《干旱气象》 2008年第4期80-85,共6页
在传统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多层递阶方法。将多层递阶方法与回归方法合二为一,作为新的预测方法尝试,以弥补常规统计方法中回归系数是常数的不足。将多层递阶回归方法应用于短期气候预测,建立多层递阶回归模型,并用全国160个气象站5... 在传统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多层递阶方法。将多层递阶方法与回归方法合二为一,作为新的预测方法尝试,以弥补常规统计方法中回归系数是常数的不足。将多层递阶回归方法应用于短期气候预测,建立多层递阶回归模型,并用全国160个气象站5月份雨量作预报试验。经过近2a的实际预报表明:该模型对华中、华东、两广大部、云贵高原大部的5月份雨量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递阶回归分析 短期气候预测 全国5月份雨量
下载PDF
云南月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志伟 陈红玉 李建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5期48-52,共5页
用主分量分析研究云南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在空间上区域分布特点明显,时间变化呈升温趋势,且秋、冬升温明显。月、季气温空间分布呈现全省一致型、东西型、东北西南型等3种主要分布类型。通过对主分量的分析,冬季用较少的主... 用主分量分析研究云南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在空间上区域分布特点明显,时间变化呈升温趋势,且秋、冬升温明显。月、季气温空间分布呈现全省一致型、东西型、东北西南型等3种主要分布类型。通过对主分量的分析,冬季用较少的主分量就能描述气温的空间分布,而夏季需要较多的主分量才能描述气温的空间分布。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夏季主分量有下降趋势,其它季节有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夏季气温逐渐上升,90年代中期开始秋、冬气温明显上升,且月间变化振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分析 云南气温 空间分布 时间变化
下载PDF
一次典型转折性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红玉 高月忠 +1 位作者 黄惠君 李庆红 《贵州气象》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07-10云南省大理州久旱转大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久旱转大雨天气出现在中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副高东退的形势下;500hPa云南以西反气旋环流的减弱,高空冷平流的入侵对降雨的启动和加大至关重要,700hPa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07-10云南省大理州久旱转大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久旱转大雨天气出现在中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副高东退的形势下;500hPa云南以西反气旋环流的减弱,高空冷平流的入侵对降雨的启动和加大至关重要,700hPa切变线为降雨提供了动力机制;水汽通量散度、垂直上升运动与大雨的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旱转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慧君 王永平 李庆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1962—2008年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减少趋势,洱海水面蒸... 利用1962—2008年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减少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呈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水面蒸发量 气候因子 洱海
下载PDF
2008年云南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的环流及水汽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慧君 李庆红 高月忠 《干旱气象》 2009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对云南省2008年10月24~11月6日严重连阴雨天气的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连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位置偏西、槽前西南气流和副高外围西南气流都有利于水汽向云南输送的环流背景下,中低层受槽前西南气流、... 对云南省2008年10月24~11月6日严重连阴雨天气的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连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位置偏西、槽前西南气流和副高外围西南气流都有利于水汽向云南输送的环流背景下,中低层受槽前西南气流、低空急流和切变线的影响下产生的。在整个连阴雨期间对流层低层都有充足的水汽,连阴雨前期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2个通道的汇合,而连阴雨后期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整个连阴雨期间云南全省或大部均处于水汽辐合区内,区域性强降雨出现在水汽通量散度〈-32×10^-7g·(hPa·s)^-1·cm^-2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环流特征 水汽分析
下载PDF
2009年夏季云南一次由MCC引发的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慧君 钟爱华 李庆红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3-539,共7页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天气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等,对2009年6月25日夜间到26日上午云南省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MCC从生成、持续到消亡长达10 h多,强降水出现在MC...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天气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等,对2009年6月25日夜间到26日上午云南省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MCC从生成、持续到消亡长达10 h多,强降水出现在MCC进入成熟阶段.中尺度MCC发生发展于500 hPa四川东南部和云南东部的槽区,700 hPa切变线东南侧.云南上空总能量逐步增强,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为中尺度MCC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低层水汽条件较好,MCC发生区700 hPa湿度接近饱和,T-Td≤2℃,最大比湿达12 g/kg,为MCC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云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形势逐渐加强,850~100 hPa大部都处于明显的上升运动区,为MCC的活动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 暴雨 诊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