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亮艳 李婷 +2 位作者 拓炜 陈景云 刘南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周同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面神经受致病因素的侵袭致使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从而导致面神经肿胀、脱髓鞘、轴突变性。治疗后,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可痊愈,但仍部分患者恢复不佳,影响其面部形象和面肌功能。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疗效观察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婷 郅文婧 范学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2~4周)患者112例,将匹兹堡失眠指数量表(PSQI)总分≥7的60例患者作为睡眠障碍组,PSQI总分〈7分的52例为非睡眠障碍组。应用...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2~4周)患者112例,将匹兹堡失眠指数量表(PSQI)总分≥7的60例患者作为睡眠障碍组,PSQI总分〈7分的52例为非睡眠障碍组。应用多导睡眠图(PSG)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2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生活质量评定,分析患者的睡眠参数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PSG表现为入睡潜伏期(43.81±27.15)min延长、睡眠效率(66.13±10.50)%降低,醒觉时间(77.92±28.63)min及醒觉次数(3.90±1.45)次增多,S1期睡眠(17.52±3.95)%增多,深睡眠(11.36±2.92)%、REM睡眠期(16.55±3.67)%减少;与无睡眠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组其总体生活质量及8个维度评分均降低,与非睡眠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效率与躯体健康、社会活动呈正相关性(r=0.45、0.97);深睡眠与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及社会活动呈正相关(r=0.26、0.19、0.17)。睡眠潜伏期与心理健康、精力呈负相关(r=-0.06、-0.09);觉醒次数与心理健康、精力呈负相关性(r=-0.97、-0.48)。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包括多种类型,且存在着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的变化。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较差的生活质量,且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睡眠障碍 多导睡眠图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监测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侧支循环建立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婷 余敏 +1 位作者 李娜 孙广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判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侧支循环开放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DSA确诊的17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患者,将TCD检查结果与DSA检测的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算TCD检出各侧支循环开放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及...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判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侧支循环开放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DSA确诊的17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患者,将TCD检查结果与DSA检测的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算TCD检出各侧支循环开放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结果 178例颅外段病变患者中,TCD检测前交通动脉开放占49.4%,后交通动脉开放占55.1%,颈内外侧支开放占41.6%。TCD诊断前交通动脉开放、后交通动脉开放及颈内外侧支开放的特异性分别为84.6%、87.0%和95.0%,敏感性分别为63.5%、78.3%和88.5%,假阳性率分别为9.1%、20.4%和6.8%,假阴性率分别为51.1%、10.0%和8.7%。重度或闭塞者侧支循环开放率(90.2%)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对颅外段病变侧支循环建立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评价侧支循环建立的首选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经颅 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