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患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跃斌 王玉巧 +5 位作者 张科东 郑胜香 马玉龙 刘辉 牛涛 陈月芬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04-405,共2页
目的研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术前术后血浆心钠素(ANP)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n=40),根据其缺损大小分为3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2、3、5天抽取静脉血,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其血浆ANP的表达,同时检测3... 目的研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术前术后血浆心钠素(ANP)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n=40),根据其缺损大小分为3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2、3、5天抽取静脉血,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其血浆ANP的表达,同时检测30例无心肺疾患健康儿童的血浆心钠素含量做为对照。结果①实验组血浆AN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不同缺损大小的VSD患儿其血浆ANP表达水平不一样,缺损越大,其表达水平越高,相互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VSD患儿术后第5天其血浆ANP表达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患儿血浆AN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缺损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室间隔缺损 放射免疫法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玉巧 张丽萍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10期766-767,共2页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重症哮喘患者均行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带机前后的pH值、PaO2、PaO2/FiO2、SpO2及PaCO2的变化。结果45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77.6%。9例死亡,4例自动...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重症哮喘患者均行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带机前后的pH值、PaO2、PaO2/FiO2、SpO2及PaCO2的变化。结果45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77.6%。9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患者带机后各观察指标均得到明显好转,与带机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血乳酸监测对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玉巧 张延芳 +1 位作者 张跃斌 刘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病情评估及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2组,分别对2组患者入院0、12、24、48、72 h及第7天的血乳酸进行检测,并分别计算每个乳... 目的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病情评估及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2组,分别对2组患者入院0、12、24、48、72 h及第7天的血乳酸进行检测,并分别计算每个乳酸监测点的乳酸清除率,且与2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早期均有不同程度血乳酸增高,治疗后各个时点的乳酸清除率除第7天外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乳酸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血乳酸增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血乳酸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估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格拉斯哥评分 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下载PDF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玉巧 杨海荣 +1 位作者 刘亮 张跃斌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时血流动力学及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巴胺组(DA)20例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20例,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乳酸清...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时血流动力学及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巴胺组(DA)20例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20例,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6、12、24及48 h后,NE组的HR明显低于DA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点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24及48 h后NE组较DA组尿量有所增加;治疗12、24及48 h后NE组Sc VO2有所升高;治疗12、24及48 h后NE组血乳酸低于DA组;治疗12、24及48 h后乳酸清除率较DA组增加;DA组病死率35%,NE组病死率25%。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NE与DA均能有效维持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NE较DA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和提升血压,更有效地降低乳酸,提高乳酸清除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乳酸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下载PDF
间歇式压力系统在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延芳 刘亮 +4 位作者 张跃斌 卢晓航 高媛媛 马玉龙 王玉巧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对危重症患者防治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入住重症监护科病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重症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同时给予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治疗干预,2组均以14 d... 目的研究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对危重症患者防治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入住重症监护科病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重症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同时给予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治疗干预,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 d后经血管超声检查发现,治疗组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有8例出现DVT,发生率为2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减少、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D-二聚体定量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歇式压力系统治疗能显著改善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预后,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 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转归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6
作者 马玉龙 马静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58-58,共1页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CRP、NT-proBNP、APACHE I、血清降钙素原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49,1.648,1.780,1.279。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