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病理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南 高艳 李海讯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给药30d后取肝组织作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苦参碱低剂量组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窦形态基本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细胞无明显肿胀,可见少...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给药30d后取肝组织作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苦参碱低剂量组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窦形态基本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细胞无明显肿胀,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和点状坏死,肝细胞内仅见散在的细小脂滴。结论:一定剂量的苦参碱能明显减轻白酒所致的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性肝损 伤苦参碱 肝组织 病理学
下载PDF
槐定碱致大鼠惊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陆钊罡 侯延辉 +1 位作者 卢宁清 彭晓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723-725,729,共4页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惊厥大鼠清醒核团脑电变化,探讨槐定碱致惊厥作用特点。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状态大鼠核团脑电的方法,观察槐定碱致惊厥的脑电特点并确定惊厥原发部位。结果杏仁核(amygdale)和海马(hippocampus)...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惊厥大鼠清醒核团脑电变化,探讨槐定碱致惊厥作用特点。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状态大鼠核团脑电的方法,观察槐定碱致惊厥的脑电特点并确定惊厥原发部位。结果杏仁核(amygdale)和海马(hippocampus)脑区对于槐定碱致惊厥作用敏感。杏仁核或(和)海马-内嗅皮层-颞叶皮层通路可能是槐定碱致惊厥样放电扩布到整个皮层的主要途径。结论杏仁核或(和)海马内部异常放电在槐定碱致惊厥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槐定碱 脑电波 惊厥 戊巴比妥钠
下载PDF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延辉 彭晓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51-554,共4页
关键词 苦参碱 中枢神经
下载PDF
麻黄碱及其天然衍生物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晓东 卢宁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碱(ephedrine,EPH)及其天然衍生物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成年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edial perforant path,M... 目的观察麻黄碱(ephedrine,EPH)及其天然衍生物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成年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edial perforant path,MPP),记录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颗粒细胞诱发电位的方法,观察EPH(3、15、45 mg/kg,ip)及其衍生物ME(10、30、90 mg/kg,ip)和PE(3、15、45 mg/kg,ip)对以诱发电位的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潜伏期和高频刺激诱导PS幅度的长时程增强现象(the long-termpotentiation,LTP)为指标的中枢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EPH可缩短MPP-DG通路基础诱发电位的PS潜伏期(P<0.05),ME和PE则有延长PS峰值潜伏期的作用。EPH和ME对以诱发电位PS幅度为观察指标的DG颗粒细胞兴奋性有促进作用,并对高频(60Hz,60 pulses)诱发的MPP-DG通路PS幅度LTP现象有促进作用(P<0.05);PE作用不明显。结论EPH及其天然衍生物ME和PE可以对以海马齿状回诱发电位和LTP为观察指标的突触可塑性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 伪麻黄碱 长时程增强现象 齿状回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槐定碱致癫痫样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晓东 陆钊罡 +1 位作者 牟青春 侯延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痫大鼠清醒核团脑电(IEEG)变化特点;研究痫样特征分类和致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大鼠核团脑电(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olography,IEEG)的方法,观察槐定碱对大鼠产生痫样放电的特...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痫大鼠清醒核团脑电(IEEG)变化特点;研究痫样特征分类和致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大鼠核团脑电(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olography,IEEG)的方法,观察槐定碱对大鼠产生痫样放电的特点,并判断致痫原发部位;采用小鼠模型实施工具药拮抗实验,探讨槐定碱所致癫痫样发作的作用机制及类型。结果:海马齿状回(DG)内颗粒细胞对于槐定碱致痫作用最敏感,其次是内侧穿行通路(PP)和颞叶皮层(TC)。阈下催眠剂量的地西泮、催眠剂量的巴比妥钠可以对抗槐定碱引起的痫样惊厥的发生;对抗最大电休克剂量的苯妥英钠不能对抗槐定碱引起的痫样惊厥的发生,但可以减缓惊厥的发生时间和小鼠的死亡时间。结论:海马内部异常放电在槐定碱致痫作用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海马部位可能是痫样发作的原发部位;槐定碱的致动物癫痫样发作属于临床小发作类型,地西泮是较理想的预防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脑电波 癫痫 地西泮 戊巴比妥钠 苯妥英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