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件式造口袋在肝癌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液的收集与皮肤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淑红 雍莉 陈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2期38-39,共2页
总结了20例肝癌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渗液的收集与皮肤保护的经验。对20例肝癌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在引流管口周围粘贴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渗液,并观察引流管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愈合,以及渗液的引流和收集效果。认为造口袋... 总结了20例肝癌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渗液的收集与皮肤保护的经验。对20例肝癌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在引流管口周围粘贴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渗液,并观察引流管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愈合,以及渗液的引流和收集效果。认为造口袋可及时有效地收集渗出液,有效预防刺激性皮炎的发生,促进皮炎的愈合,同时减少换药次数,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袋 引流管口渗液收集 皮肤保护
下载PDF
先天性双胆总管囊状扩张并结石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多钧 雷鹏 赵国忠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7,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9岁,2009年9月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手术后1年胆管结石复发在当地医院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误判一支胆总管,遂行右肝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9岁,2009年9月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手术后1年胆管结石复发在当地医院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误判一支胆总管,遂行右肝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后2个月行T管造影考虑先天性胆管畸形,未行处理后拔出T管。患者因“间断性右上腹部胀痛3月余”于2013年8月就诊我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部和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入院行血常规、各项肝功能化验及肿瘤标记物指标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胆总管结石并囊状扩张。磁共振胆道水成像提示:先天性胆道畸形,双胆总管囊状扩张,双胆总管结石。2013年8月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外胆管囊状扩张,左右肝管未汇合,肝外有2支胆管一直向下延伸至十二指肠后壁穿过,遂从十二指肠上缘切断肝外肝管,见其双胆管下段均有结石,取尽结石后用胆道镜探查见肝外胆道2支分别进入十二指肠;向上分别探查见左、右肝管呈囊状扩张,右肝管扩张明显,直径约3.0 cm,左肝管直径约2.0 cm,从第一肝门处切除肝外胆管后再将左右肝管整形使其成为一个直径约为4.0 cm开口,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4d拔除腹腔引流管,愈合良好。随访1年无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胆总管 双胆总管囊状扩张 双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龙血竭与氧气联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淑红 徐晓丽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97-97,共1页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引...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科应用龙血竭联合氧气治疗Ⅰ-Ⅲ期压疮10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氧气 压疮 护理
下载PDF
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对比分析
4
作者 张淑红 王娜 常晓宁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科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组(78例患者)和T管引流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术后胆漏发生率、输液量、输液时间、住院时... 目的比较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科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组(78例患者)和T管引流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术后胆漏发生率、输液量、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组78例,术后2例出现胆漏,平均输液时间(4.57±1.22)d,平均输液量(8.06±2.35)L,平均住院(6.27±2.43)d,而传统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组103例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8.06±2.57)d,平均输液量(13.6±4.05)L,平均住院日(12.06±4.35)d,且传统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组6例在术后拔T管后发生胆漏,2例再手术,2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术后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液量、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具有避免放置T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恐惧心理、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护工作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 Ⅰ期缝合 T管引流 对比
下载PDF
改良鼻胆管口鼻腔转换法对ERCP患者术后口鼻咽部舒适度的影响
5
作者 栾凤霞 刘晓静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8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传统与改良鼻胆管口鼻腔转换法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口鼻咽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 目的研究传统与改良鼻胆管口鼻腔转换法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口鼻咽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口鼻咽部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不适、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口咽部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义(t=5.40,4.936,4.609,3.383;P<0.05);口干舌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6,P>0.05)。结论导丝套取胃管进行鼻胆管口鼻腔转换可有效提高ERCP患者口鼻咽部的生理舒适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鼻胆管口鼻腔转换 舒适度
下载PDF
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新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淑红 王娜 +1 位作者 董惠娟 王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传统与改良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 目的探讨比较传统与改良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对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导丝套取胃管的方法可提高胃管的一次性抓取成功率,缩短胃管抓取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耐受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鼻胆管口鼻腔转换 对比分析
全文增补中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多钧 赵国忠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随访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住院的患者,40例患者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59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随访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住院的患者,40例患者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59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一般资料、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腹痛、腹泻、黄疸、胆总管结石)等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患者性别、民族、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表现等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腹痛、黄疸、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在术后腹泻发生率方面低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满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保胆取石 并发症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不同探查入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康玉明 赵伟 李昭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T管窦道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胆道镜探查治疗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患者中行胆总管探查和经T管窦道取石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引流,拔管...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T管窦道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胆道镜探查治疗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患者中行胆总管探查和经T管窦道取石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引流,拔管前均行常规T管造影。本组35例继发于胆囊结石切除术后,术后10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90例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27例既往曾有胆绞痛病史,其中69例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取石成功,经胆囊管入路者术后未留置T管;21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16例同时合并有左、右肝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引流者128例。1次取尽141例,9例经T管窦道取石1次成功,1例取石2次,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均成功。术后胆红素均在3~5 d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A199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重要措施,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安全可行,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经T管窦道取石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残余结石 胆囊结石 T管窦道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剂量个体化诱导大鼠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平 焦运 +2 位作者 陈虹 袁迎春 于松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627-4629,4635,共4页
目的通过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为唯一口服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进一步研究TAA致SD大鼠肝硬化模型血浆内毒素水平,探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组织的表达。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只)给予清水为饮用水(... 目的通过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为唯一口服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进一步研究TAA致SD大鼠肝硬化模型血浆内毒素水平,探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组织的表达。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只)给予清水为饮用水(对照组),第2组(30只)予以0.03%TAA作为饮用水(TTA组),第3组(30只)以0.03%TAA作为初始浓度(剂量个体化TAA组),根据每周体重调整饮用水中TAA浓度,剂量个体化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时间12周,进一步将肝硬化模型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脂多糖(LPS);肝硬化+生理盐水(TAA组);肝硬化+LPS(TAA+LPS组)。结果 TAA固定剂量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26.7%,肝硬化形成率仅53.3%,而采用TAA剂量个体化的第3组大鼠病死率为0,肝硬化形成率90.0%,对照组全部存活;组织学观察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显示,肝组织中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细胞质疏松化和脂肪变性,纤维显著增生,包绕肝细胞团块形成典型的假小叶;第2组大鼠血浆内毒素变化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组大鼠血浆内毒素变化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造模过程中大鼠对TAA反应的个体差异,调整TAA的诱导剂量,该方法可显著降低大鼠病死率,提高肝硬化造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剂量个体化诱导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