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地区职业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勇 铁冬花 +3 位作者 王洁 王淑静 叶敏 宋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09年3~10月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宁夏银川、银南、银北地区政府机关及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09年3~10月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宁夏银川、银南、银北地区政府机关及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3321人,资料齐全者3191人,资料完整率占96%。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35.19%,标化患病率为26.68%,其中男性高血压粗患病率为45.88%,标化患病率为32.04%;女性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9.53%,标化患病率为19.3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10.754,P<0.01);总体、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及体质指数的增高而升高(χ2分别为78.643、87.447和90.93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肥胖、腰围、LDL-C、血糖、UA、WBC、ALT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HDL-C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较高,接近或高于国内大城市患病水平;高血压是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男性及伴有肥胖者是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伴有肥胖的中老年人群是本地区干预和防控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患病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宁夏地区黄芪根际土壤中八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成 吴秀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宁夏六盘山固原地区14份黄芪生长根际土壤中的Cd、Pb、Cr、Cu、Zn、Ni、As和Hg八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此判定该地区是否适合种植黄芪等绿色药品以及农产品。方法土壤经预处理后用微波法消解制成分析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 目的通过测定宁夏六盘山固原地区14份黄芪生长根际土壤中的Cd、Pb、Cr、Cu、Zn、Ni、As和Hg八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此判定该地区是否适合种植黄芪等绿色药品以及农产品。方法土壤经预处理后用微波法消解制成分析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中Cd、Pb、Cr、Cu、Zn和Ni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As、Hg元素的含量。结果 14份土壤样品中各元素测定结果分别为Cd:0.10~0.15 mg·kg^(-1)、Pb:13.4~21.1 mg·kg^(-1)、Cr:43.1~59.1 mg·kg^(-1)、Cu:20.0~25.8 mg·kg^(-1)、Zn:55.6~79.4mg·kg^(-1)、Ni:22.9~28.4 mg·kg^(-1)、As:7.98~11.8 mg·kg^(-1)、Hg:0.04~0.19 mg·kg^(-1)之间。结论宁夏六盘山固原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规范值,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适合种植黄芪等绿色药品以及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黄芪 ICP-AES
下载PDF
宁夏野生荨麻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铭扬 马巧莹 +7 位作者 马佳媛 陈金珠 李辉 黄琪 袁登举 苏文贵 王嘉丽 朱明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89-290,297,共3页
[目的]观察宁夏野生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自由进食进水;其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自由饮水... [目的]观察宁夏野生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自由进食进水;其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自由饮水,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45 mg/kg)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糖尿病模型组,荨麻高剂量组(300 mg/kg),荨麻低剂量组(150 m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结束。期间每周测定空腹血糖值1次,并于灌胃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荨麻组均能够降低大鼠CHOL(P<0.05);低浓度荨麻组能够降低TG(P<0.05),高、低浓度荨麻组对HDL和LDL的作用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荨麻组均可以升高血清中SOD水平(P<0.01);低浓度荨麻组可以降低血清中MDA水平(P<0.01),但高浓度荨麻组对于MDA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野生荨麻水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生荨麻 2型糖尿病 大鼠 血糖 血脂 调节作用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宗吉 雄英 +1 位作者 孙俊峰 赵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6-679,706,共5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rEg14-3-3蛋白免疫组和PBS佐剂对照组,每隔2周背部皮下免疫1次,连续免疫3次。在第3次免疫后6周,用细粒棘球蚴活的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rEg14-3-3蛋白免疫组和PBS佐剂对照组,每隔2周背部皮下免疫1次,连续免疫3次。在第3次免疫后6周,用细粒棘球蚴活的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4周杀鼠取脾,分离培养脾细胞,MTT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IL-10和IL-4水平,同时检获棘球蚴包囊数并计算减囊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rEg14-3-3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84.47%,rEg14-3-3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G1、IgG2a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E略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rEg14-3-3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抗原刺激后增殖显著,免疫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IL-10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Eg14-3-3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免疫保护力,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rEg14-3-3 疫苗 免疫保护力 IL-2 IFN-γ IL-10 IL-4 IgG IGE
下载PDF
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体外缓释性能的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海涛 施建党 +5 位作者 王骞 王自立 耿广起 德向研 王洁 杨宗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60mg制备载药人工缓释材料,将其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于浸泡3h、12h、24h、36h、48h、60h、72h、1~14周时取材料浸提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中INH、RFP、PZA三种药物的浓度,并据其计算单位时间段内药物释出质量.结果: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h时浸提液中释出INH、RFP、PZA的浓度分别达到152.96±1.32μg/ml、92.90±2.17μg/ml和334.90±12.3μg/ml,在8周前各时间点的浸提液中,3种药物浓度均较高;至8周时PZA的释出浓度、10周时RFP释出浓度、11周时INH的释出浓度仍高于其10倍的最小抑菌浓度,之后逐渐降低;未载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有效检测时间内药物出峰时间处未见有意义杂质峰出现.结论: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具有较为平稳、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效缓释性能,三种药物在模拟体液中释出药物的浓度均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 缓释 体外
下载PDF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鹏 蒋树财 +4 位作者 郭晖 杨强 方志豪 赵巍 沈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rHSG)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及其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rHS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rHSG-GFP)转染C6细胞,采用W...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rHSG)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及其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rHS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rHSG-GFP)转染C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HSG蛋白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结合MTT、细胞计数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HS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dv-rHSG-GFP转染组C6细胞中:rHSG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Adv-GFP转染组(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且MTT、细胞计数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与未转染组和Adv-GFP转染组相比,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表达升高,PC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rHSG基因过表达能够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腺病毒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细胞 C6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体外释药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骞 刘海涛 +5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耿广起 牛宁奎 王洁 闫军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1-916,共6页
背景:载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材料具有较好的释药特性及抗菌活性,但其不足之处亦为存在着突释现象,发生突释的原因是硫酸钙降解过快。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 背景:载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材料具有较好的释药特性及抗菌活性,但其不足之处亦为存在着突释现象,发生突释的原因是硫酸钙降解过快。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对载三联抗结核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避光环境下按照优化配方,制备载药A、B组与非载药组人工骨,载药A组为涂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的载三联抗结核药(HRZ)人工骨,B组为未涂饰PLGA的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另设非载药组人工骨,将3组人工骨直接干燥、灭菌后,以模拟体液为介质进行浸泡释放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检测不同时段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3种药物的释放浓度。结果与结论:载药A组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在17周时异烟肼药物释放量占总载药量的43.51%;16周时,利福平与吡嗪酰胺药物释放量占各自总载药量的15.92%和48.42%。载药B组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在浸泡7周时异烟肼的药物释放量占总载药量的91.75%;8周时,吡嗪酰胺、利福平药物释放量分别占各自总载药量的88.34%和49.35%。非载药组在有效检测时间段未出现药物峰。结果说明,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的药物释放,增加释放周期时间,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以充分发挥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局部抗结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材料 硫酸钙 生物材料 药物控释材料 三联抗结核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 PLGA 缓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突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6
8
作者 邹有瑞 蒋树财 +3 位作者 霍国进 王军成 赵巍 沈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 HSG)过表达抗C6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感染运载r HS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v-r HSG-GFP),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周期;Western b... 目的:探究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 HSG)过表达抗C6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感染运载r HS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v-r HSG-GFP),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 HSG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cip1、磷酸化及非磷酸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Rb,Rb)表达变化。结果:腺病毒可以高效的将目的基因导入C6靶细胞;Adv-r HSG-GFP组r HSG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PBS组和Adv-GFP组(P<0.01);r HSG过表达的C6细胞停滞于G0/G1期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P53、P21ci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p-Rb蛋白表达降低(P<0.01),R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 HSG可能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P53-P21cip1信号途径 细胞周期 胶质瘤 C6细胞
下载PDF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秀丽 梁虹 +3 位作者 吴欣圆 黄宇 陈靖 刘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石菖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1D-NMR、2D-NMR等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菖蒲7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菖蒲烯二醇(1)、enone(2... 目的研究石菖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1D-NMR、2D-NMR等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菖蒲7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菖蒲烯二醇(1)、enone(2)、β-谷甾醇(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细辛醛(5)、β-细辛醚(6)和α-细辛醚(7)。结论化合物菖蒲烯二醇(1)和enone(2)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化学成分 倍半萜 甾体
下载PDF
4种植物激素对黄花蒿叶片中倍半萜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成 吴秀丽 +5 位作者 陈靖 张彩芳 徐小龙 卢杰 纪红燕 王金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研究3种常用植物激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GA3(赤霉素)、CCC(矮壮素)及首次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omesticoside(DOM)对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Artemisinin)及相关倍半萜青蒿乙素(Arteannuin B)、3α-hydroxy-1-deoxyar... 目的研究3种常用植物激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GA3(赤霉素)、CCC(矮壮素)及首次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omesticoside(DOM)对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Artemisinin)及相关倍半萜青蒿乙素(Arteannuin B)、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土栽培实验,分别以6-BA(50、100、200 mg.L-1)、GA3(50、400、600 mg.L-1)、CCC(300、600、1200mg.L-1)及DOM(0.44、0.87、1.74 mg.L-1)连续叶面喷施3周。结果高、中、低浓度CCC干预第1周青蒿素含量分别增至(0.58±0.29)%、(0.40±0.18)%、(0.30±0.1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5、9.0、6.5倍(P<0.05);高、中、低浓度DOM干预第1周青蒿素含量增至(0.41±0.14)%、(0.55±0.21)%、(0.44±0.06)%,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3、12.8、10倍(P<0.05);CCC、DOM对青蒿乙素影响与青蒿素相似,对青蒿酸作用相反,而对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无影响。结论不同浓度DOM和CCC均能显著提高黄花蒿青蒿素、青蒿乙素含量,可作为黄花蒿人工栽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黄花蒿 domesticoside 倍半萜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ESAT-6诊断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佳佳 刘宏鹏 +1 位作者 张爱君 丁淑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基因,进行DNA测序、同源性分析,为筛选结核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结核菌标准菌株H37Rv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基因,进行DNA测序、同源性分析,为筛选结核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结核菌标准菌株H37Rv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开放阅读框由288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结论成功克隆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阅读框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ESAT-6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癫痫发作后成鼠及幼鼠海马神经发生的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义伟 肖培伦 +3 位作者 吕玥 武晓敏 丁银秀 刘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观察幼鼠及成鼠癫痫发作后海马神经发生的变化。方法:选用3周龄和成年雄性SD大鼠,氯化锂-匹罗卡品药物点燃造模,造模成功后根据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注射时间点分为24 h组、2周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激光... 目的:观察幼鼠及成鼠癫痫发作后海马神经发生的变化。方法:选用3周龄和成年雄性SD大鼠,氯化锂-匹罗卡品药物点燃造模,造模成功后根据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注射时间点分为24 h组、2周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幼鼠及成年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幼鼠24 h及2周实验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且24 h组较2周组显著增多(P<0.05);(2)成年鼠24 h实验组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P<0.05),而2周组则相反(P<0.05)。结论:癫痫发作可导致海马神经发生的改变,幼鼠癫痫发作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细胞增殖显著升高,但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慢性癫痫发作可引起成年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齿状回 神经发生 BRDU 大鼠
下载PDF
利福平/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制备与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胤 杨宗强 +4 位作者 施建党 岳学峰 赵晨 王洁 张小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772-776,前插1,共6页
目的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观察聚合物缓释微球的理化性质,探索利福平(rifampicin,RFP)体外释放规律。方法以高分子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O-W)制备RFP/PLGA缓释微球;光学显微镜及... 目的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观察聚合物缓释微球的理化性质,探索利福平(rifampicin,RFP)体外释放规律。方法以高分子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O-W)制备RFP/PLGA缓释微球;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RFP/PLGA微球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并计算RFP/PLGA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HPLC检测RFP/PLGA缓释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不同时段释放量及其累计释放度,拟合缓释曲线。结果 RFP/PLGA微球缓释微球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微孔且凹凸不平,微球间无粘连;微球平均粒径为(7.19±0.4)μm;载药量为(11.54±0.15)%,包封率为(72.35±0.46)%;突释期内累计释放度达42%,到12d时累计释放度达62%。结论 RFP/PLGA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是一种适宜的抗结核药物运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聚乳酸-羟基乙酸 缓释微球 体外释放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60基因定点诱变导致其在细胞内定位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银 李云鸿 +7 位作者 滕鹏 成文静 张玉梅 苗珍花 蒲静 马娇 张楠 游丽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7期609-611,618,共4页
目的研究将热休克蛋白60(HSP60)蛋白序列中第70位的丝氨酸(serine)突变为丙氨酸(alanine)后,HSP60在细胞内定位的改变。方法将PrC/CMV-HSP60P1重组质粒中HSP60P1编码第70位丝氨酸的碱基定点诱变为编码丙氨酸的碱基序列,转染至小胶质细胞... 目的研究将热休克蛋白60(HSP60)蛋白序列中第70位的丝氨酸(serine)突变为丙氨酸(alanine)后,HSP60在细胞内定位的改变。方法将PrC/CMV-HSP60P1重组质粒中HSP60P1编码第70位丝氨酸的碱基定点诱变为编码丙氨酸的碱基序列,转染至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中表达。细胞经10h缺氧处理后,裂解细胞,应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细胞膜、细胞质和线粒体,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细胞器中HSP60的含量。结果在转染未诱变PrC/CMV-HSP60P1质粒的细胞中,正常情况下,HSP60大部分分布在线粒体,少部分在胞浆,细胞膜中未见表达;缺氧刺激后,HSP60在细胞膜、胞浆和线粒体中均有表达;然而70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只观察到HSP60在胞浆和线粒体中的表达,而在细胞膜上未见表达。结论作为磷酸化位点的Serine70对HSP60在细胞内的定位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60 定点诱变 细胞内的定位 磷酸化位点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体内缓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胤 赵晨 +5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杨宗强 岳学锋 苏胜杰 张小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周、4周、6周、8周时分别处死各组4只大鼠,处死时取微球周边1cm肌肉组织和腹腔静脉血5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组织和血清中三种药物浓度;在1周、4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留取肝、肾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3d时A组中肌肉和血浆中HRZ的药物浓度达到最高,1周后药物的浓度趋于稳定;8周时肌肉组织中HRZ的浓度分别为0.56、0.63、1.51μg/g,均达到了各自的10倍最低有效抑菌浓度,血浆中HRZ浓度分别为0.112、0.046、0.189μg/ml,肌肉中药物浓度和血浆中药物浓度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肌肉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出HRZ。在1、4周时,对三组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A与C、A与B、B与C组间两两比较t检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在各检测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损伤。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缓慢、平稳释放药物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可直接植入体内实现局部给药和缓释长程治疗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体内缓释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mMDH用于囊型包虫病血清学诊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宗吉 赵巍 +3 位作者 王娅娜 张焱 王洁 王淑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rEgmMDH)对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菌株mMDH/pET-28a/BL21■lysS,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mMDH,以rEgmMDH为抗原,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对40例...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rEgmMDH)对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菌株mMDH/pET-28a/BL21■lysS,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mMDH,以rEgmMDH为抗原,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对40例手术确诊的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进行了回顾性检测与分析。结果 ELISA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阳性率为92.5%(37/40);Western-blotting方法显示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可特异性识别重组抗原,泡球蚴病人汇集血清不能识别重组抗原。结论 rEgmMDH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作为囊型包虫病血清学检测的候选诊断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rEgmMDH 囊型包虫病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枸杞多糖含药血清对Aβ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和α7nACh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萌萌 王雨 +3 位作者 张春 李云鸿 王银 苗珍花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502-507,606,共7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含药血清对Aβ1-40激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和α7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 4月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LBP和等量蒸馏水,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原代培养SD大鼠海马AC,经纯化鉴定后随...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含药血清对Aβ1-40激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和α7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 4月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LBP和等量蒸馏水,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原代培养SD大鼠海马AC,经纯化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β1-40组、药物组。各药物组为在加入Aβ1-40前12h预先分别加入:尼古丁、甲基牛扁亭(MLA)、LBP血清和空白血清,各组加Aβ1-40后继续培养24、48和72h。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浓度;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α7nAChR的表达。结果 1原代培养的AC纯度达到95%以上,达到实验要求;2与对照组相比,Aβ1-40激活后的AC增殖活性和TNF-α、IL-6的浓度均升高(P均<0.05),α7nAChR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3与Aβ1-40组比较:给予尼古丁和MLA后,AC增殖活性和TNF-α、IL-6的浓度以及α7nAChR的表达均降低(P均<0.05),给予LBP血清后,TNF-α、IL-6的浓度和α7nAChR的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但AC增殖活性仍显著升高(P<0.05);LBP血清组与尼古丁组在Aβ1-40激活24和72h时α7nAChR的表达接近,与MLA组在Aβ1-40激活24h时接近。结论 LBP含药血清能降低Aβ1-40诱导的海马AC升高的TNF-α、IL-6水平和α7nAChR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含药血清 Β淀粉样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α7nAChR TNF-Α IL-6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鸿 王银 +2 位作者 杨文君 丁娟 牟青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curcumin)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1μg.mL-1)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curcumin)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1μg.mL-1)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同时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及其衍生物F进行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活性;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用Cayman's Nitrate/Nitrite Colorimetric AssayKit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LPS作用4h后,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NO释放量明显增加;使用姜黄素干预18h后,浓度在5μg.mL-1以上时可以显著抑制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和NO的产生,但是姜黄素衍生物只有在浓度达到25μg.mL-1时才对iNOS蛋白的表达和NO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姜黄素和它的衍生物都能够抑制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以及NO的产生,但其衍生物的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 INOS NO LPS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石英管负载纳米TiO_2对污水光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宇 王洁 +1 位作者 樊艳茹 王显祥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9期46-48,58,共4页
主要研究了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水中细菌的杀灭作用。通过对污水处理前后细菌含量的对比,发现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没有镀纳米二氧化钛膜的石英管相比,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的... 主要研究了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水中细菌的杀灭作用。通过对污水处理前后细菌含量的对比,发现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没有镀纳米二氧化钛膜的石英管相比,石英管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的催化作用下其杀菌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杀菌率由95.86%提高到98.41%,杀菌前后的细菌绝对数量由9.1×103下降到3.5×103,比未镀纳米二氧化钛膜的石英管减少了50%甚至更多。同时也发现,分别镀一层,二层及三层的纳米二氧化钛膜的石英管的杀菌效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石英管 光催化 杀菌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10诱导树突状细胞产生Th2免疫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娅娜 王婵 王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9-447,共9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蛋白10(antigen 10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10)对小鼠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BMDC),用不同的抗原包囊囊液(hydatid fluid ...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蛋白10(antigen 10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10)对小鼠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BMDC),用不同的抗原包囊囊液(hydatid fluid HF)、Eg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单独或联合作用DC,共6组。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DC形态学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吞噬能力、迁移能力的变化、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DC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DC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Eg10抑制DC向成熟状态发展,与囊液对照组相比,DC表面仅增多了褶皱,两者均可提高DC吞噬能力;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很弱,但是能够提高Treg细胞的含量;同时发现Eg10组DC表面分子MHCII和CD86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分泌高含量的IL-10,IL-6。通过给予LPS联合刺激DC形态趋于半成熟状态,细胞表面树突增加,表面分子MHCII、CD80、CD40的表达增高,CD86的表达量降低;IL-10和IL-6的含量也相应的下降。结论Eg10诱导DC产生Th2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Eg10 免疫应答 细粒棘球绦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