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
被引量:
3
1
作者
舒志恒
李华强
+3 位作者
李清
董睿方
郑承剑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 mm×4.6mm,5μm...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 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8 min 14.4%乙腈,18~30 min 14.4%~17%乙腈,30~45min 17%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黄荆子素在14.2~4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9%。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种植物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黄荆子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蒙雄裕
徐良
+3 位作者
李华强
王亮
郑承剑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析两种成分在天目地黄中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其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用RP-HPLC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新鲜药材块根与全草中梓...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析两种成分在天目地黄中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其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用RP-HPLC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新鲜药材块根与全草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在天目地黄块根和全草中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梓醇主要分布于块根,在5月份成长期含量最高(3.42%);而毛蕊花糖苷主要分布在全草,于6月份开花结实期含量较高(0.47%)。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天目地黄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地黄
梓醇
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P-HPLC法测定沙棘叶发酵前后4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睿方
王政
+3 位作者
陈泠
舒志恒
韩婷
秦路平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比较沙棘叶发酵前后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方法沙棘叶及其发酵茶水提液浓缩干燥后用70%乙醇溶解,分析采用HPLC法,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比较沙棘叶发酵前后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方法沙棘叶及其发酵茶水提液浓缩干燥后用70%乙醇溶解,分析采用HPLC法,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56 nm,柱温30℃。结果沙棘叶中芦丁含量较高。经过发酵后,除异槲皮苷含量略有升高外,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不大,芦丁、水仙苷含量均有所下降。上述4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6%~103%之间。结论沙棘叶发酵降低了芦丁和水仙苷含量,增加了异槲皮苷含量。该法简便、可靠,可为沙棘叶和沙棘叶发酵茶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
沙棘叶
发酵
黄酮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
被引量:
3
1
作者
舒志恒
李华强
李清
董睿方
郑承剑
秦路平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
大学
药学院
生药学
教研室
上海师范
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
学院
植物学
教研室
出处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77-28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773
81473328)
+2 种基金
上海市科委项目(14401902500
14R21411600)
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优青计划(XYQ2013100)
文摘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 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8 min 14.4%乙腈,18~30 min 14.4%~17%乙腈,30~45min 17%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黄荆子素在14.2~4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9%。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种植物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牡荆属
黄荆子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Keywords
Vitex L.
vitexdoin
content determination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蒙雄裕
徐良
李华强
王亮
郑承剑
秦路平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
大学
药学院
生药学
教研室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
上海师范
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
学院
植物学
教研室
出处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基金
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3QNP098)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项目(XYQ2013100)
文摘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析两种成分在天目地黄中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其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用RP-HPLC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新鲜药材块根与全草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在天目地黄块根和全草中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梓醇主要分布于块根,在5月份成长期含量最高(3.42%);而毛蕊花糖苷主要分布在全草,于6月份开花结实期含量较高(0.47%)。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天目地黄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天目地黄
梓醇
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Keywords
Rehmannia chingii Li.
catalpol
verbascoside
content determination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P-HPLC法测定沙棘叶发酵前后4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睿方
王政
陈泠
舒志恒
韩婷
秦路平
机构
上海师范
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
学院
第二军医
大学
药学院
生药学
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出处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6-529,共4页
基金
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重大专项(AWS14C001)
文摘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比较沙棘叶发酵前后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方法沙棘叶及其发酵茶水提液浓缩干燥后用70%乙醇溶解,分析采用HPLC法,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56 nm,柱温30℃。结果沙棘叶中芦丁含量较高。经过发酵后,除异槲皮苷含量略有升高外,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不大,芦丁、水仙苷含量均有所下降。上述4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6%~103%之间。结论沙棘叶发酵降低了芦丁和水仙苷含量,增加了异槲皮苷含量。该法简便、可靠,可为沙棘叶和沙棘叶发酵茶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
沙棘叶
发酵
黄酮苷
Keywords
RP-HPLC Hippophae rhamnoides L. leave fermentation flavonoid glycoside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
舒志恒
李华强
李清
董睿方
郑承剑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蒙雄裕
徐良
李华强
王亮
郑承剑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RP-HPLC法测定沙棘叶发酵前后4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
董睿方
王政
陈泠
舒志恒
韩婷
秦路平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