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RH-a对保护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卵巢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雪兰 郭华 哈春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7-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GnRH-a在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规律化疗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化疗期间应用GnRH-a者14例(研究组),未应用GnRH-... 目的:探讨GnRH-a在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规律化疗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化疗期间应用GnRH-a者14例(研究组),未应用GnRH-a者1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后月经及血清AMH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有月经紊乱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清AMH水平随着化疗次数增多而降低。化疗前及化疗1次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M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次后、化疗完全结束后,研究组的血清AM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6月内,研究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随着化疗结束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化疗后1月、3月、6月,研究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对卵巢功能有明确的损害,导致患者血清AMH水平降低,与化疗次数呈正相关。化疗期间应用GnRH-a对化疗过程中的卵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患者化疗后月经及血清AMH水平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A 妇科恶性肿瘤 年轻化疗患者 卵巢功能保护
下载PDF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因子及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红玲 徐海勤 +1 位作者 梁沛枫 王海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2期2164-2169,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因子及其在产妇阴道分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298例拟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根据医院电子病历信息(3856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因子及其在产妇阴道分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298例拟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根据医院电子病历信息(3856例)分析的预测因子指导临床干预。统计预测因子,检测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3856例电子病例中有73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98%(732/3856),发生者年龄≥35岁、人工流产史1~2次、人工流产史≥3次、多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合并单发子宫肌瘤、合并多发子宫肌瘤、孕早期BMI≥25 kg/m^(2)、产前宫底高度为32~39 cm、产前宫底高度≥40 cm、羊水过多、产次为2次,产次≥3次、产前PLT<50×10^(9)个/L、产前PLT<20×10^(9)个/L、边缘性/部分性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PPH史、新生儿体质量≥4000 g、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胎盘植入、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阴道助产、子宫切口延裂、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延长(min)时间为10~29 min、第三产程延长(min)时间≥30 min、胎盘粘连或植入、分娩中体温35.1℃~35.9℃或37.5℃~37.9℃、分娩中体温≥38℃或≤35℃、分娩中心率50~59或100~119次/min、分娩中心率≥120或<50次/min、分娩中收缩压为90~99 mm Hg或140~159 mm Hg、分娩中收缩压为≥160 mm Hg或<90 mm Hg、分娩中舒张压90~99 mm Hg或40~49 mm Hg、分娩中舒张压≥100 mm Hg或<40 mm Hg、分娩中氧饱和度92~95%、分娩中氧饱和度≤91%、分娩中呼吸为20~24次/min、分娩中呼吸≥25或≤10次/分、分娩中意识仅为可发声及分娩中无应答,疼痛均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工流产史、胎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早期BMI、产前宫底高度、羊水过多、产次、产前PLT、前置胎盘、PPH史、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体温、胎盘植入、第一次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子宫切口延裂、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延长、胎盘滞留/粘连、新生儿体质量、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氧饱和度、呼吸及意识均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12%,发生产后出血者和未发生产后出血者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553.72±23.56)ml、(86.42±11.17)ml;常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40%,发生产后出血者和未发生产后出血者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574.28±27.32)ml、(104.63±15.84)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发生产后出血者及未发生产后出血者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年龄≥35岁、人工流产史1~2次等均为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据此指导临床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24 h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测因子 阴道分娩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中Livin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B淋巴细胞瘤-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红玲 杨红琴 王海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1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第2个线粒体来源的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Smac)、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宁县中医医院接受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第2个线粒体来源的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Smac)、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宁县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测确诊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增生期31例、分泌期2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并选择60例正常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不同内膜组织的Livin、Smac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Livin、Smac及Bcl-2蛋白在不同病情、不同临床分期之间表达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ivin、Smac及Bcl-2蛋白在异位内膜细胞、在位内膜细胞及正常内膜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Bcl-2蛋白在在位内膜细胞、正常内膜细胞增生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分泌期(P<0.05);Livin、Bcl-2蛋白在异位内膜细胞的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Smac在正常内膜细胞分泌期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Livin、Smac及Bcl-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异位内膜组织中,Livin与Smac呈负相关(r=-0.142,P=0.011);Livin与Bcl-2呈正相关(r=0.479,P=0.001);Bcl-2与Smac呈负相关(r=-237,P=0.02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中Livin、Smac、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使得异位内膜细胞增生及抗凋亡能力加强,三者协调共同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膜组织 B淋巴细胞瘤-2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