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与CTA、DSA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丽娟 肖春 +2 位作者 孙广宏 赵启蒙 叶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ICVD患者(缺血组)及79例无ICVD患者(对照组)的TCCD和(或)TCD及颈动脉超声资料,观察颅外动脉及颅内动脉超声征象,并与CTA或DSA结果进行对照。采用Logis...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ICVD患者(缺血组)及79例无ICVD患者(对照组)的TCCD和(或)TCD及颈动脉超声资料,观察颅外动脉及颅内动脉超声征象,并与CTA或DSA结果进行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CDU检测指标与ICVD的相关性。结果经CTA或DSA证实,缺血组颅内动脉狭窄22例(22/107,20.56%),颅外动脉狭窄77例(77/107,71.96%);对照组颅内动脉均无狭窄,颅外动脉狭窄34例(34/79,43.04%)。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颅外动脉的IMT、斑块数量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U诊断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CTA或DSA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30),诊断颅外动脉狭窄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83)。ICA狭窄(P=0.005)、软斑/溃疡斑(P=0.002)、VA狭窄(P=0.029)与ICVD的发生相关。结论 CDU诊断ICVD患者颈动脉狭窄与CTA或DS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ICA狭窄、软斑/溃疡斑、椎动脉狭窄是ICV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超声检查 多普勒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及股骨径预测出生体重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红梅 马成华 刘虹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71-472,共2页
为探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及股骨径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0例足月单胎孕妇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其分为巨大儿与非巨大儿两组,比较两组间胎儿双顶径及股骨径,并分析两径线及其总和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双顶... 为探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及股骨径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0例足月单胎孕妇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其分为巨大儿与非巨大儿两组,比较两组间胎儿双顶径及股骨径,并分析两径线及其总和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双顶径及股骨长度以及双顶径与股骨径之和(BF)均与出生体重有明显相关性,其中BF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最好(r=0.770,P<0.05)。应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及股骨长径可以较好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双顶径 股骨径 出生体重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TI-RADS 3~5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宋铖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3~5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300例共419个结节(TI-RADS 3~5类)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二维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3~5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300例共419个结节(TI-RADS 3~5类)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二维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均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TI-RADS 3~5类结节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二维超声显示TI-RADS 3、4、5类结节分别为138个、174个、107个。病例检查证实良、恶性结节分别为284个、135个。超声造影提示恶性结节135个。超声造影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二维超声明显增加(P<0.05),而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大于二维超声、超声造影(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鉴别诊断甲状腺TI-RADS 3~5类结节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超声造影 甲状腺影像与报告系统
下载PDF
超声评分法诊断胎盘植入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探讨
4
作者 袁红梅 杨雪峰 +1 位作者 张丽 孙广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依据超声评分法诊断各种类型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妊娠晚期疑似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并根据超声评分法进行诊断分型,术后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62个疑似胎盘植入病例中,术后... 目的探讨依据超声评分法诊断各种类型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妊娠晚期疑似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并根据超声评分法进行诊断分型,术后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62个疑似胎盘植入病例中,术后经病理证明胎盘植入58例,超声评分法的诊断率为89.62%,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率为93.1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58例,采用超声评分法确诊52例,粘连型、植入型及穿透型的确诊率为66.62%、96.83%、85.72%;磁共振成像确诊54例,粘连型、植入型及穿透型的确诊率为91.60%、93.72%、92.84%;磁共振成像对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优于超声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盘植入的精确分型诊断方面,要走出单靠超声征象数量来判断植入程度的误区,需要寻找合适的超声方式以达到胎盘植入分型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超声评分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聚焦超声增强聚桂醇消融正常兔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君 丁彦军 +2 位作者 乔伟 刘政 李泞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同步辐照对聚桂醇消融正常兔肝的增效作用。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随机分为聚焦超声组(6只)、聚桂醇组(10只)及聚焦超声+聚桂醇组(10只),分别给予聚焦超声辐照、聚桂醇及聚桂醇联合聚焦超声同步辐照处理。聚焦超...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同步辐照对聚桂醇消融正常兔肝的增效作用。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随机分为聚焦超声组(6只)、聚桂醇组(10只)及聚焦超声+聚桂醇组(10只),分别给予聚焦超声辐照、聚桂醇及聚桂醇联合聚焦超声同步辐照处理。聚焦超声焦点的平均声强30.0W/cm^2,工作占空比50%。48h后观察处理区形态学及超声造影表现,测量血流灌注缺损区最大径。采用量筒法测定消融体积;消融灶HE染色后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比较聚桂醇组与聚焦超声+聚桂醇组肝脏灌注缺损区最大径及消融体积。结果聚焦超声组实验兔肝处理区未产生消融灶,消融体积为零。聚桂醇组与聚焦超声+聚桂醇组可见相似的黄白色消融灶,两组实验兔肝超声造影灌注缺损区平均最大径分别为(0.73±0.15)mm、(0.91±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P=0.038);两组平均消融体积分别为(0.19±0.06)ml、(0.47±0.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2,P=0.001),聚焦超声+聚桂醇组平均消融体积约为聚桂醇组的2.5倍。两组消融灶HE染色均表现为典型的肝细胞坏死性改变。结论聚焦超声同步辐照可增强聚桂醇对正常兔肝的消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聚桂醇 消融 肝脏
下载PDF
非钙化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诊断(附36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解玉君 周炳刚 +2 位作者 王文 杨莉丽 王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2051-2054,共4页
目的研究非钙化性原位乳腺导管癌(DCIS)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原位导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6例非钙化性DCIS的超声影像,总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9例(81%)超声成像显示肿块型,7例(19%)显示为非肿块... 目的研究非钙化性原位乳腺导管癌(DCIS)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原位导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6例非钙化性DCIS的超声影像,总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9例(81%)超声成像显示肿块型,7例(19%)显示为非肿块性病灶。29例肿块的超声成像表现为多样性,其中25例形态不规则(占86%),4例(14%)显示边界不清; 9例(31%)肿块出现成角和毛刺样改变,6例为非纵向生长肿块(占21%),26例患者出现肿块内血流信号,2例病灶边缘示低回声晕征,纵横比<1的23例。结论非钙化性DCIS的超声图像表现有较明显的特征,与浸润性癌相似,可以成为非钙化性DCIS的筛查、诊断的影像学方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钙化性原位乳腺导管癌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性质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袁红梅 高永英 刘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700-701,F0004,共3页
目的研究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分析斑块性质与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2例中青年脑卒中... 目的研究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分析斑块性质与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中有斑块者39例,占总数的62.9%,其中不稳定斑块者16例,稳定斑块者23例。在各危险因素中,吸烟、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对斑块的形成影响较大,而吸烟与高血糖对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有明显影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超声能够检测不稳定斑块,对合理干预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青年人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频彩超对体表肿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芸 宋铖 +1 位作者 李佳 景生虹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体表肿瘤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技术在胎儿胼胝体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锁耀宇 丁彦军 纪学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1期5499-5500,共2页
目的对比三维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联合容积对比增强(VCI)技术、Omniview技术、二维超声对胎儿胼胝体结构显示率及其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32孕周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000例,应用Omniview联合VCI技术... 目的对比三维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联合容积对比增强(VCI)技术、Omniview技术、二维超声对胎儿胼胝体结构显示率及其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32孕周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000例,应用Omniview联合VCI技术、Omniview技术、二维超声观察胎儿胼胝体结构,并对图像数据进行诊断及统计分析。结果Omniview联合VCI技术对胼胝体结构显示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Omniview技术及二维超声(F=667.017,P〈0.05)。结论应用Omniview联合VCI技术对胼胝体结构显示率达98.8%,能够准确评估胎儿胼胝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解剖切面 容积对比成像 胎儿胼胝体 三维超声
原文传递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14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孕妇3 798例,均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随访观察胎儿的出生或引产结果,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孕妇3 798例,均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随访观察胎儿的出生或引产结果,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为94.28%、特异度为99.95%、准确度为99.89%。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002,P=0.808)。结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是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有效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度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 早孕期 肢体畸形 筛查价值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在胆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宋铖 陈炜 袁红梅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S02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在胆囊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Voluson 730 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112例胆囊疾病进行三维表面模式重建并行二维对比研究。结果三维超声均获得较满意图像,直观地显示了胆囊疾病的表面特征、与胆囊壁...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在胆囊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Voluson 730 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112例胆囊疾病进行三维表面模式重建并行二维对比研究。结果三维超声均获得较满意图像,直观地显示了胆囊疾病的表面特征、与胆囊壁的关系、基底部的宽窄及有无蒂;清晰显示了胆囊内壁结构及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结论三维超声成像能清晰地显示胆囊疾病的形态特点和内部结构,有利于胆囊病变进程地评价和手术方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 胆囊疾病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