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技术的疗效比较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磊 田佳宁 +1 位作者 周战辉 李晶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排组(n=35)、双排组(n=32)和缝线桥组(n=39)。分别于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测量3组患者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撕裂发生率和慢性疼痛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分为慢性疼痛组(n=21)和非慢性疼痛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VAS明显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大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但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疼痛组女性占比、撕裂直径<1.0 cm占比和术后重度疼痛占比明显高于非慢性疼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吸烟史和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年龄、BMI、病程、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等)后,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相对于单排缝合技术和双排缝合技术,能更快地缓解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活动度,且术后再撕裂的发生风险低。但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均存在一定的慢性疼痛风险,且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技术 双排技术 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肩袖损伤 术后慢性疼痛
下载PDF
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光辉 王磊 +1 位作者 马银贵 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8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分期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研究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均较好,但后者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分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
下载PDF
菱形阻滞加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希峰 李文峰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1期1965-196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菱形阻滞加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H)和单纯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64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0.2%利多卡因阻滞液行膝关节菱形阻滞后,再注入玻璃酸钠2.5 ... 目的:对比观察菱形阻滞加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H)和单纯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64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0.2%利多卡因阻滞液行膝关节菱形阻滞后,再注入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共5次。对照组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2.5 mL,每周1次,共5次。结果:治疗第5周和治疗后6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但治疗组的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01)。结论:关节内注射SH配合菱形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注射SH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阻滞 透明质酸钠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脊柱手... 目的探究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脊柱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光辉 王磊 马银贵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4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宁夏第五人民医院骨科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抗炎治疗组(保守治疗组,30例)...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宁夏第五人民医院骨科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抗炎治疗组(保守治疗组,30例),一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治疗组,30例),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AKS膝、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显著大于保守治疗组(P<0.05),HSS评分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的优良率96.7%(29/30),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76.7%(23/30)(P<0.05),S-FMMFA评分、BBS评分、RMI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躯体、认知、角色、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较常规抗炎治疗更能有效提升骨关节炎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HSS评分 膝关节活动度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颈后路单开门手术不同锚定节段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王磊 王光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手术中锚定不同节段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活动度、轴性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门节段均为C3-7。根据锚定节段分为两组,A组48例... 目的研究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手术中锚定不同节段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活动度、轴性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门节段均为C3-7。根据锚定节段分为两组,A组48例患者,锚定节段为C3-7,使用锚定钉5枚。B组38例患者,锚定节段为C3,5,7,使用锚定钉3枚。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活动度变化、轴性症状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6.4±18.3)%,B组为(56.8±19.6)%,A组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角度为(9.27±5.42)°,B组为(9.06±4.89)°,A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22.9%(11/48),B组为23.7%(9/38),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再关门”现象。结论在“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锚定3个节段与锚定5个节段相比,具有同样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且术后并发症并不增加,但降低了内固定费用,手术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症 颈椎 减压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