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对策探讨——以宁夏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为例
1
作者 郑芳 侯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70-72,共3页
在学科发展、社会转型、技术变迁等新时代需求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变革。文章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发现及思考,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适应性对策。对策主要包括“重... 在学科发展、社会转型、技术变迁等新时代需求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变革。文章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发现及思考,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适应性对策。对策主要包括“重构授课内容体系,做足深度与广度”“紧扣讲授对象特点,有效衔接后序课程”“合理配置教师队伍,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紧扣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需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课程 适应性对策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下载PDF
2000-2022年宁夏不同地理分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时空非平稳性特征
2
作者 宋小龙 马明德 +3 位作者 王鹏 李陇堂 米文宝 宋永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3-868,共16页
地表植被是土壤、水体与大气之间重要的连接物质。研究不同地理分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非平稳性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13Q1 NDVI数据及其同期气象、地形、土壤、人类活动... 地表植被是土壤、水体与大气之间重要的连接物质。研究不同地理分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非平稳性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13Q1 NDVI数据及其同期气象、地形、土壤、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明确不同地理分区FV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下的FVC差异显著,南部山区拥有较好的FVC水平。2000-2022年宁夏FVC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南部山区FVC变化最为明显,平均增长速率为0.011/a。生长季多年平均空间格局分析说明宁夏高FVC主要集中在六盘山高山区、沿黄流域和清水河流域。23年间宁夏FVC低波动区域重点位于六盘山、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南华山以及吴忠市和银川市城建区域,中部干旱带高波动明显,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显示南部山区增长趋势明显,引黄灌溉区有递减趋势,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说明宁夏越往南部FVC改善越显著,Hurst趋势进一步表明了南部山区和引黄灌溉区具有高持续特点,南部山区高山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甘城子以西、贺兰山石炭井、中宁县、贺兰县月牙湖乡等区域未来将维持稳定不变,沙坡头区香山一带反持续性显著,FVC有将会得到改善,贺兰山部分地区FVC较低且持续性较强有维持现状风险。宁夏不同地理分区FVC与影响因素时空非平稳特征明显,空间序列回归系数说明人类活动对FVC产生重要影响,时间序列回归系数说明了历史时期气候因素对FVC影响波动性大。该项研究可为宁夏不同地域生态保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差异化对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非平稳性 生长季 地理分区 趋势分析 宁夏
下载PDF
近3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杨思雨 贾科利 李浩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LMDI模型分解法,利用1990-2020年宁夏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为突出,3... 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LMDI模型分解法,利用1990-2020年宁夏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为突出,30年面积增加了15.77×10^(4)hm^(2);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草地和面积不断减小,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增大。(2)宁夏碳排放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净碳排放增加了4 669.25×10^(4)t,增幅448.69%。(3)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逐步升高,空间上形成了沿黄县区碳排放风险高于中、南部县区的分布格局。(4)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碳排放强度、人均GDP和人口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较大,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单位GDP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小,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风险 LMDI模型 宁夏
下载PDF
OBE理念驱动的SRTP项目实施效果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
4
作者 王海仙 马睿 +2 位作者 陈浩楠 谢文丽 王芳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期71-73,共3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OBE教育理念有机融入SRTP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发挥该理念的最大优势。文章通过探...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OBE教育理念有机融入SRTP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发挥该理念的最大优势。文章通过探索分析宁夏大学自2016年开展SRTP项目以来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SRTP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域特色,以期完善以成果导向为任务驱动的SRTP培养模式,助力学校“创新、创意、创业”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SRTP项目 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苗红 张杉 常家玲 《开发研究》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8—2022年的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核心文献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核心文献发文趋势呈从波动上升到急剧下降的“倒V形”结构。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 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8—2022年的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核心文献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核心文献发文趋势呈从波动上升到急剧下降的“倒V形”结构。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已基本形成以MCDOWELL L、CUOMO D、HYNDMAN J、FARIA C、BRIDGEN J等为代表的发文作者,以多伦多大学、杜伦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高校为主的研究机构和以美、英、加等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研究区域。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热点由地理、性别、政治、空间、女性等传统议题逐步向身体、关怀伦理、女性主义地缘政治学等新兴议题扩展。研究议题持续呈现多元化特征,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研究前沿主要围绕地缘政治学展开,研究进展则大致经历了形成(1991—2003年)、发展(2004—2010年)与深化(2011年至今)3个阶段。加强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并介入社会问题将成为未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地理学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PDF
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晓雯 石云 +3 位作者 李建华 马小燕 赵娜 佘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1,共7页
乡村聚落用地的地域性分异规律是国土空间分类施治的科学依据。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对比研究1990—2020年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代表地市乡村聚落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乡村聚落用地的地域性分异规律是国土空间分类施治的科学依据。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对比研究1990—2020年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代表地市乡村聚落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部引黄灌区银川市乡村聚落用地空间结构呈高密度团状—宽带状—团状演变;中部干旱带吴忠市呈低密度分散—中密度散点状演变;南部山区固原市呈中密度团状嵌套分布。(2)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用地均进行了整合,用地先以新生、扩张为主,侵占农业生产、草地生态空间,2005年后有补偿农业生产、生态空间的趋势。(3)北部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大规模聚落发育欠佳,小规模聚落需整合。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演变规律共性与个性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演变 三生空间 地理分区 宁夏
下载PDF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推动宁夏区域协调发展
7
作者 刘小鹏 牛庆蕊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宁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国家所指、地区所需,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塑造高质量发展的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宁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国家所指、地区所需,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塑造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化、区域化、地方化经济地理格局,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 宁夏
下载PDF
半干旱区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静 王鹏 +1 位作者 陈红翔 韩永贵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7-1648,共12页
深入探究半干旱区景观格局变化规律,明确其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优化半干旱区景观格局、防范和治理生态风险、促进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景观... 深入探究半干旱区景观格局变化规律,明确其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优化半干旱区景观格局、防范和治理生态风险、促进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模型,结合地统计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盐池县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下降,其余地类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6.90%。(2)2000—2020年盐池县景观斑块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香浓多样性指数上升,最大斑块指数和蔓延度指数下降,表明景观格局呈破碎化、复杂化和分散化的发展态势。(3)2000—2020年盐池县生态风险指数由0.1465下降至0.1312,其中高、较高和中等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下降5.25%、24.21%和5.44%,而低和较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14.11%和20.79%,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4)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自然因素对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社会经济因素作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半干旱区
下载PDF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教学方法集锦
9
作者 郑芳 易洁琰 +1 位作者 李鸣骥 侯迎 《教育进展》 2021年第3期898-905,共8页
课程教学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最直接的环节,教学方法的应用是课程教学的最直观表现形式,从根本上影响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国家教育改革、学科演进、技术革新、政策变迁及社会需求等时代背景要求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应重点关注课程... 课程教学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最直接的环节,教学方法的应用是课程教学的最直观表现形式,从根本上影响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国家教育改革、学科演进、技术革新、政策变迁及社会需求等时代背景要求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应重点关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作者总结了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讨论式、“导演式”、体验及情境式、研究型与Seminar式、活动型(任务、项目)、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形式及教学效果,为其它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此外,论文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的要点及对任课教师的要求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时间序列的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提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嘉敏 何俊 +4 位作者 高富东 李敏 孙兆军 李茜 楠菲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影像中选取7期可以代表4个季度地物特征的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在影像预处理基础上,融入水体指数、植被特征和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的物候特征,掩膜去除研究区内其他地物,从而实现农田防护林的提取。同时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和土地利用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防护林提取的总体精度为85.16%,野外调查的50个采样点中有44个点被准确提取,精度达到88.00%。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多以林带的形式呈现,林带主要沿排水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序遥感影像 青铜峡市 物候特征 农田防护林 Landsat8 OLI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区柠条和新疆杨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策略
11
作者 柳利利 韩磊 +3 位作者 王娜娜 周鹏 马云蕾 马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9,共10页
【目的】探究柠条和新疆杨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策略,分析这2个树种在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关系、土壤水利用率的影响因子以及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为旱区防护林的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年生长季(5... 【目的】探究柠条和新疆杨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策略,分析这2个树种在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关系、土壤水利用率的影响因子以及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为旱区防护林的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年生长季(5—10月),在宁夏河东沙区选择柠条纯林、新疆杨纯林和柠条+新疆杨混交林,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和IsoSource混合模型,分析柠条和新疆杨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来源,采用相似性比例指数(PS指数)计算柠条和新疆杨在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关系;同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和根系生物量,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量化不同因子对林地植物土壤水利用率的影响;计算土壤储水量、土壤水分亏缺和土壤水消耗率,分析柠条、新疆杨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结果】1)在纯林和混交林中,整个生长季的柠条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层基本一致,而新疆杨则表现出不一致性。2)混交林中柠条和新疆杨在整个生长季的相似性比例指数(PS)为62.7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弱的水分竞争,在生长季不同时期,2个树种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层不同,能通过水分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分离来应对干旱。3)土壤含水量对3个林地的植物土壤水利用率的总效应最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与柠条纯林的土壤水利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混交林中柠条的土壤水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新疆杨纯林和混交林的植物土壤水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系生物量对3个林地的植物土壤水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4)混交林土壤储水量高于柠条和新疆杨纯林,而土壤水分亏缺和土壤水消耗率低于柠条和新疆杨纯林。【结论】柠条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策略基本一致,新疆杨在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分利用策略存在差异;混交林中的柠条和新疆杨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水分利用的差异来应对干旱,且混交林相比纯林可更有效降低土壤干旱化风险;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是影响3个林地植物土壤水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关系 氢氧稳定同位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土壤水分亏缺
下载PDF
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宋小龙 马明德 +4 位作者 李陇堂 米文宝 王鹏 吴月 任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57-1969,共13页
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是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揭示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以宁夏94个自治区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气象数据、旅游资源、... 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是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揭示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以宁夏94个自治区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气象数据、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源数据,借助ArcGIS软件,集成多种空间分析模型探究了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偏率为0.71、角度为1.74°的“南-北”两极椭圆形区域内,明显呈北部“一核”成熟增长和南部“一核”雏形发育的“双核”分布特征。(2)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空间差异显著,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与海拔、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其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以耕地为主,且交通以高速公路为主要快速可进入方式,总体上经济发展活跃和人口数量较多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和银川平原重点村数量相对较为密集。(3)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城镇人均收入是主导因素,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集聚产生影响,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交通配套、社会经济和资源禀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格局 地理差异 影响因素 宁夏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
13
作者 丛士翔 王融融 +2 位作者 常文静 余海龙 黄菊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目的]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的时空特征,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农业灾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灌溉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 [目的]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的时空特征,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农业灾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灌溉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近39年(1981—2019年)干旱等级的时空变化,并结合GIS技术评价其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SPI 12结果表明代际干旱趋势呈波动中加剧趋势(趋势线斜率范围为-0.004~0.003)。SPI 3结果表明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分布异质性明显,空间上呈现出南低北高的特征,而时间上则表现为连旱特征突出。春冬两季旱灾发生频率高于45%;夏、秋两季干旱现象不显著,干旱发生频率处于10.26%~43.59%之间;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评价结果表明代际旱灾危险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为旱灾危险性由南向北升高,时间上表现为春冬两季旱灾危险性较高,而夏、秋两季旱灾危险性较低。[结论]宁夏中部干旱带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异质性明显,沙坡头区、中宁县旱灾危险性高,未来应加强春、秋、冬三季的旱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宁夏中部干旱带 时空演变特征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时空特征和生态效率评价
14
作者 陈进 陶恩泽 +2 位作者 陶红 何浩亮 高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城市带2011—2020年耕地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评价生态效率,为构建低碳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碳减排,促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采用耕地碳排放估算模型和ArcGIS计算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城市带2011—2020年耕地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评价生态效率,为构建低碳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碳减排,促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采用耕地碳排放估算模型和ArcGIS计算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的时空特征,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模型SBM(松驰值测算模型)评估耕地生态效率值。[结果](1)2011—2020年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化肥和农用柴油是耕地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平罗县和中宁县是最大的耕地碳排放城市。(3)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强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耕地碳排放总量变化相似。(4)宁夏沿黄城市带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状态,利通区耕地生态效率较低,需要调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城市带耕地碳排放时空分布不均匀,且生态效率不稳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巩固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带 耕地碳排放 SBM超效率模型 生态效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自贤 佘璐 +2 位作者 王秀慧 杨璐 杨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的基础上引入PM10作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提出了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IRSEI),并基于IRSEI分析了宁夏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 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的基础上引入PM10作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提出了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IRSEI),并基于IRSEI分析了宁夏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以及宁夏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此外还深入讨论了不同的指标归一化方式对IRSEI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21年间IRSEI从0.329上升至0.426,总体上升了约29.48%;空间分布上,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北部、南部以及黄河流域沿岸,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2)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积远大于退化面积,21年间改善面积占比达到54.42%,且极强改善区域集中在宁夏南部,中部以较强改善为主,退化面积占比为14.98%,主要分布在北部城市区域。3)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64.02%,显著改善趋势的面积占比为29.18%,但仍有28.81%的区域呈现显著退化和轻微退化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修复与保护应重点关注呈现退化趋势的区域。4)不同的指标归一化方式对IRSEI影响显著,基于各期数据分别进行指标归一化容易高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年份的IRSEI,低估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年份的IRSEI,基于全局极值的指标归一化方式,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演变 主成分分析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宜居宜业视角下宁夏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16
作者 郑芳 王鑫 何铃瑶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6期63-69,共7页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从宜居宜业视角探究宁夏小城镇发展评价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宁夏典型小城镇为例,基于居、业系统的指标体系、现状调研与协调耦合度评价,确定宁夏小...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从宜居宜业视角探究宁夏小城镇发展评价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宁夏典型小城镇为例,基于居、业系统的指标体系、现状调研与协调耦合度评价,确定宁夏小城镇主要包括宜居宜业型与宜业偏向型,同时具有潜在的宜居偏向型小城镇。对宁夏小城镇进行问题诊断并设计针对性发展对策,有助于科学指导宁夏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加快城乡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视角 小城镇 发展对策 宁夏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思雨 张佳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1996、2008和2018年3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以及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 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1996、2008和2018年3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以及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现显著增加,尤以高植被覆盖度为甚。总体来看,高程在2400 m以下的植被覆盖度随高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随坡度增加,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1996和2018年2个年份的植被覆盖度在各坡向差异不大,但是2008年植被覆盖度有较明显的差异,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 植被覆盖度 高程 坡度 坡向 相关性
下载PDF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测度——以宁夏为例
18
作者 张杉 苗红 +1 位作者 王莘云 常家玲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80-86,96,共8页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宁夏为例,利用熵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有关指标,分别构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0—2019年宁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宁夏为例,利用熵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有关指标,分别构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0—2019年宁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两者间的耦合发展趋势及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系统的耦合度趋于稳定,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耦合协调类型分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失调和初级协调4个阶段,逐步实现由失调向协调的转变。基于研究阶段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水平,提出以下建议:以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为着力点,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政策背景为导向,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共同富裕 耦合协调度 动态演进 宁夏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及优化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19
作者 胡莉芬 卜晓燕 张明鑫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了解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借助GIS软件,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自然限制性因子包括DEM、植被、气象、水...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了解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借助GIS软件,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自然限制性因子包括DEM、植被、气象、水文等构建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定量评估2010年、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并对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进行空间可视化,进而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2.54%~67.31%;202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3.96%~72.62%,宁夏回族自治区10年间整体人居环境指数提高了近9.9%,但近一半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为32%~42%,表明10年间人居环境适宜性整体有了一定幅度提升,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整体人居环境不佳。(2)从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北部银川平原及南部山区整体上适宜性较高,中部荒漠带整体适宜性较低,中部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空间较大。(3)自然限制性指标中,水文是该地区影响人居环境最大的指标因子,其次是地被、温湿、地形指标。采取相关手段改善该区用水、灌溉条件是提高人居环境最主要和快捷的方式,其次应当坚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合理开垦及放牧,注重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适宜性分区 时空演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基于MSPA_(P)-MCR_(F)的干旱区层级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宁夏中卫市为例
20
作者 刘园园 马彩虹 +2 位作者 滑雨琪 李聪慧 杨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为例,探讨了层级生态网络的构建及其优化。结果表明:①干旱区生态源地识别中,需要将林地、草地和水体作为前景数据,并结合生态红线选择生态源地;②中卫市生态网络呈现出“四核三廊多点”的空间结构模式。识别出生态源地17个,占研究区面积的22.33%,其中1级和2级共计4个源地的能量因子显著高于其他源地,形成“四核”,其他源地形成“多点”,生成潜在生态廊道33条,其中一级生态廊道3条,形成“三廊”;③从生态源地质量提升、廊道加固、断裂点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生态网络优化策略,除1号、7号、9号源地之间的廊道较为稳定外,其他源地间连通性较低,生态网络稳定性较差,需要建立24个生态踏脚石,并发现38个亟待开展修复的生态断裂点;④优化后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有所提升,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分别提升9.5%,3.8%和4.2%,有利于促进生态物质及信息流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层级生态网络 干旱区 黄河上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