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佛教仪式中的行香研究
1
作者 王龙 王晓庆 《西夏学》 2023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在佛教典籍中,最先流行的是“香为佛使”的说法。目前汉地可考最早的行香偈,是出自唐代道宣的著作,而宋代道诚时称作“行香梵”的“如来妙色身”偈,实际上是唐代以后行香唱导时的叹佛梵。由于佛和十方诸天喜闻梵呗,故烧香有“烧香呗”,... 在佛教典籍中,最先流行的是“香为佛使”的说法。目前汉地可考最早的行香偈,是出自唐代道宣的著作,而宋代道诚时称作“行香梵”的“如来妙色身”偈,实际上是唐代以后行香唱导时的叹佛梵。由于佛和十方诸天喜闻梵呗,故烧香有“烧香呗”,行香时要唱呗赞。通过对两个编号西夏文本《佛前烧香偈》的译释,发现西夏文《佛前烧香偈》和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的《行香说偈文》有密切的关系,同为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用来请佛及十方凡圣赴会,以证明功德,其渊源可能就是道安制定的行香之法。地处河西的西夏不仅对唐五代时期河西“行香说偈”形式有所继承,而且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唐五代时期河西“行香说偈”与佛教相融合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佛教 仪式 佛前烧香偈 行香
下载PDF
塞北何以江南:论明代宁夏的江南营造
2
作者 杨浣 杨媛 《地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31-43,共13页
宁夏“塞北江南”形象的产生源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长期不懈的开发历史,“塞北江南”形象在明代的丰富和升华展现了宁夏地区逐渐内地化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五湖四海的移民,其中江南地区或者说泛中原的移民成为关键少数。明... 宁夏“塞北江南”形象的产生源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长期不懈的开发历史,“塞北江南”形象在明代的丰富和升华展现了宁夏地区逐渐内地化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五湖四海的移民,其中江南地区或者说泛中原的移民成为关键少数。明代地方官员们通过对边地的治理和革新,使宁夏这样的塞外之地“江南化”“中原化”和“内地化”。从边荒之地变为风景秀丽、耕读传家之地,成为“塞外的中原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宁夏 塞北江南
原文传递
俄藏7979号西夏文草书佛经考释
3
作者 王龙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3,共15页
俄藏7979号西夏文草书佛经,其内容是此前尚未发现过西夏文本的《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和《大乘庄严经论》的摘译。这三部佛经都保存有帙号,说明西夏时期曾完整翻译了这三个本子,这三部佛经也曾被... 俄藏7979号西夏文草书佛经,其内容是此前尚未发现过西夏文本的《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和《大乘庄严经论》的摘译。这三部佛经都保存有帙号,说明西夏时期曾完整翻译了这三个本子,这三部佛经也曾被编入西夏文《大藏经》中。从俄藏7979号摘译的内容来看,佛经的摘译者选取的主要是一些偈颂、咒语以及对偈颂的解释。佛经中保留的“帙号”字“■(low^(2),国)”来自勒尼语,而非党项语。结合西夏文《大藏经》编订的大致时间,可进一步考定该文献大概为仁宗或桓宗两朝从不同的文献中摘取编撰而成,其年代大概是1139-120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大乘庄严经论》摘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