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昕燕 王幼奇 +2 位作者 杨帆 陶红 白一茹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0期148-149,共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首门实验课程,其教学质量对未来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相应实验操作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项目、教学模式、考核方...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首门实验课程,其教学质量对未来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相应实验操作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项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以及与本专业相关联程度等几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升授课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改革 环境科学
下载PDF
气候带北移及其对中国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延斌 肖国举 李永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水热资源变化是全气候变化中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作物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汇集整理近年来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东北、西北、华北...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水热资源变化是全气候变化中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作物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汇集整理近年来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华南及青藏等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以及气候带北移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得出区域共性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半个世纪以来,冬夏气温增幅较春秋显著;北方地区增温2.5℃~3.0℃,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增温高达4℃。东北、华北、西南、以及西北东部降水减少率达10%~20%,西北中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超过10%。多元种植结构逐渐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一熟制向北推进200~300 km,两熟和三熟制向北推进500 km,作物多熟制面积扩大。复种指数以超过1.29%的速率逐年提高。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种植界限北移、面积扩大。喜温耐旱作物面积扩大,强冬性作物逐渐被冬性和弱冬性作物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带北移 种植制度 作物产量 粮食安全
下载PDF
西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延斌 肖国举 +2 位作者 仇正跻 戴君丽 李永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4,共7页
探究西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含量以及不同碳氮含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西北半干旱区彭阳县白阳镇、城阳乡和草庙乡,采用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取样的研究方法... 探究西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含量以及不同碳氮含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西北半干旱区彭阳县白阳镇、城阳乡和草庙乡,采用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取样的研究方法,在地膜玉米的成熟期进行整株取样,围绕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及碳氮比(C/N)变化趋势,开展土壤碳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测定玉米籽粒的产量组成和实际产量,深入理解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对指导农田生态系统合理培肥、提高土壤养分利用和生产水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耕层土壤SOC,TN含量及C/N分别分布于4.00~14.00 g/kg,0.80~1.30 g/kg,5.00~13.00之间,且TN随SOC呈上升趋势。总体看,一定阈值内,土壤SOC,TN含量及C/N增加,对玉米增产呈现积极的正效应。耕作层土壤SOC含量为4.00~14.00 g/kg,SOC含量每增加1 g/kg,玉米增产0.79%~12.20%。耕作层土壤TN 0.80~1.10 g/kg时,TN含量,每增加0.1 g/kg,玉米增产4.6%~12.40%;TN含量1.10~1.30 g/kg时,TN含量,每增加0.1 g/kg,玉米减产11.86%~20.05%。耕层土壤C/N在5.00~13.00时,玉米增产1.55%~24.09%。在其他既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西北半干旱区存在通过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来增加作物产量的潜力。一定阈值内,保持较高水平的土壤碳氮含量对西北半干旱地区节本增效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研究土壤碳氮含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地膜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