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黄土丘陵防护林体系建设探索──以彭阳县白岔村生态林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锡林 米占国 《宁夏科技》 1997年第2期41-43,共3页
林草建设是黄土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主体和骨干,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田,草原防护林体系建设,必须实行乔灌草结合,以灌木为主、林果结合,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保持水土,又增加经济收入,这是黄土丘陵地区... 林草建设是黄土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主体和骨干,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田,草原防护林体系建设,必须实行乔灌草结合,以灌木为主、林果结合,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保持水土,又增加经济收入,这是黄土丘陵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水土保持 立地条件类型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数学模型研究──以彭阳县崾岘乡白岔村为例
2
作者 郭富国 《宁夏科技》 1997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应用农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白岔村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农、林、牧各有侧重的不同战略开发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村级农业用地结构以农林牧并重的开发模... 本文应用农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白岔村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农、林、牧各有侧重的不同战略开发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村级农业用地结构以农林牧并重的开发模式效益最优,依次为农牧并重型、农林并重型、林牧并重型、牧主型、林主型,以农主型最差。影响系统稳定性最活跃的因素掉人口、粮食和劳力约束。优化结构扣除非生产用地的比例为农占350%、林占35.1%、牧占29.9%。新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建设,开发以杏为主的林果业和以肉兔、肉牛为主的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经济模式 线性规划 数学模型 黄土丘陵
下载PDF
黄土高原四种能源灌木林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晗生 周泽生 +2 位作者 李立 米占国 苏文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对4种能源灌木林的研究表期:同一树种生长量由于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产量则由于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树种产量高低的顺序是:沙棘、柠条、沙柳、紫穗槐。4种能源灌木树种高密度(1333株/亩)林地的土壤水分高于或相近于中密度(66... 通过对4种能源灌木林的研究表期:同一树种生长量由于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产量则由于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树种产量高低的顺序是:沙棘、柠条、沙柳、紫穗槐。4种能源灌木树种高密度(1333株/亩)林地的土壤水分高于或相近于中密度(666株/亩)的林地,其中耗水程度高的能源灌木树种为沙棘和紫穗槐,柠条和沙柳较低。从而可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发展和营造能源灌木林选择适宜的造林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土壤水分 生长量 产量 能源灌木林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主要能源林树种速生性研究
4
作者 王晗生 周泽生 +1 位作者 李立 弋效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采用logistic方程模拟树种生长过程,确定了10个能源林树种的速生期并划分出短速型、持续型和中间型3个高生长类型。根据生长和平茬效果,选择了沙棘等7个抗旱适应性及萌蘖性强、较速生的能源林树种。
关键词 能源林 LOGISTIC方程 速生性
下载PDF
薪炭林地土壤物理特性及养分状况研究
5
作者 杨咏元 王晗生 +1 位作者 周泽生 米占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薪炭林地土壤的对比分析表明:试区土壤为黄绵土土体构型,质地为轻壤土或中壤土质;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加,薪炭林地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比农地对照提高了7.5%;土壤有机质也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土壤水解氮的含量,以豆... 通过对黄土高原薪炭林地土壤的对比分析表明:试区土壤为黄绵土土体构型,质地为轻壤土或中壤土质;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加,薪炭林地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比农地对照提高了7.5%;土壤有机质也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土壤水解氮的含量,以豆科柠条、刺槐、紫穗槐等树种林地含量高于山杏、沙柳等其它树种林地的含量;还对林地有效水的含量及利用状况、土壤的渗透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炭林地 土壤物理 养分改变
下载PDF
黄土丘陵地区村级农业用地分类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富国 《宁夏科技》 1997年第2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土地类型 黄土丘陵地区 开发利用 用地分类 土地资源 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评价 经济林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讨──以党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富国 《宁夏科技》 1997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从总结彭阳县白岔村党岔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提出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持续发展 探讨
下载PDF
优化农业结构 促进脱贫致富──白岔村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8
作者 郭富国 米占国 《宁夏科技》 1997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生态农业建设 建设成效 脱贫致富 “两高一优”农业 人均纯收入 优良品种 畜牧业 冬小麦 目标管理
下载PDF
野草窑洞培植食用菌技术模式
9
作者 蔺建斌 《食用菌》 1997年第4期28-29,共2页
宁夏南部山区,群众比较贫困。笔者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自1993年以来,利用当地丰富的野草资源和随处可挖的土窑洞开展食用菌生产,先后建立试验、示范户28户,年投料70000kg,生产鲜菇100000kg,经济收入170000元... 宁夏南部山区,群众比较贫困。笔者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自1993年以来,利用当地丰富的野草资源和随处可挖的土窑洞开展食用菌生产,先后建立试验、示范户28户,年投料70000kg,生产鲜菇100000kg,经济收入170000元以上,种植户一次性投入500元,年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在贫困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995年获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励。现将这套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类 野草窑洞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