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承志宗教题材小说中的人道精神
1
作者 李有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7-92,共6页
当代文学中的宗教因素多为佛教、基督教等,伊斯兰教仅有零星的涉及,整体的描写或反映几乎是没有的,也即当代文学中伊斯兰教因素基本上是个空白。自新时期文学以来,是张承志首次有意识地将伊斯兰教引入当代文学中,这是他的贡献,很多研究... 当代文学中的宗教因素多为佛教、基督教等,伊斯兰教仅有零星的涉及,整体的描写或反映几乎是没有的,也即当代文学中伊斯兰教因素基本上是个空白。自新时期文学以来,是张承志首次有意识地将伊斯兰教引入当代文学中,这是他的贡献,很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张承志宗教题材的小说作品,目的并不完全在于描写宗教本身,包括宗教的神秘体验及境界,而是通过宗教来写处于底层的民众苦难史,描写民众为信仰和尊严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这是一种在他看来属于真正维护心灵的人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底层 《心灵史》 人道精神 信仰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东干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和侃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东干学研究 综述 东干族 回族研究 历史 文化 语言 历史人物
原文传递
刚烈壮美的长篇世界——试论红柯《西去的骑手》中涉及的文化系统及人物描写 被引量:5
3
作者 白草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4,共5页
《西去的骑手》是以在西北地区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马仲英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系统,即西北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单纯而又丰富神秘的人物形象马仲英的描写中,体现出了西北的生命之感。小说的立意即在于通过... 《西去的骑手》是以在西北地区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马仲英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系统,即西北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单纯而又丰富神秘的人物形象马仲英的描写中,体现出了西北的生命之感。小说的立意即在于通过西北地域文化中刚烈、壮美的"血性"精神,来恢复中原文化中固有的刚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仲英 文化系统 人物描写 生命之美
原文传递
试论张承志对《野草》《故事新编》的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草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2,共5页
《野草》和《故事新编》是张承志最喜爱的鲁迅的两部作品。尽管张承志没有专文讨论这两部作品,但在他的散文或学术随笔中,曾多处涉及。张承志的解读或阐释包含有三种因素:第一,个人真实、深切的体验;第二,回到鲁迅作品原点;第三,研究鲁... 《野草》和《故事新编》是张承志最喜爱的鲁迅的两部作品。尽管张承志没有专文讨论这两部作品,但在他的散文或学术随笔中,曾多处涉及。张承志的解读或阐释包含有三种因素:第一,个人真实、深切的体验;第二,回到鲁迅作品原点;第三,研究鲁迅作品的参照即不变的世相和不平的世间。这是对鲁迅作品生命力的一种积极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故事新编》 鲁迅作品 原点 个性化解读
原文传递
试论杨度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评杨度《金铁主义说》
5
作者 马海国 马妍 《民族论坛》 2013年第5X期10-13,共4页
杨度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以民族国家的整体性为归宿点,认为当时中国民族的认同方式有三种,国家利益、中华民族的文化、君主和民主。只有考虑到这三个因素才能实现中国历史稳定的转型,以此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础... 杨度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以民族国家的整体性为归宿点,认为当时中国民族的认同方式有三种,国家利益、中华民族的文化、君主和民主。只有考虑到这三个因素才能实现中国历史稳定的转型,以此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础,亦能消融和聚合因民族差别而造成分裂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度 国家整体性 现代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