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悠久的历史轨迹 丰厚的文化积淀——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学科简介
1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宁夏社会科学院 历史轨迹 历史文化 文化积淀 学科简介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伊斯兰文化 地理位置 传统文化 游牧文化
下载PDF
宁夏社会科学院重点扶持学科--文化学
2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宁夏社会科学院 文化学 学科 文化经济化 经济文化化 软实力 改革开放 经济实力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交互坐标看宁夏文学
3
作者 牛学智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宁夏文学是西部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风格化存在。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其风格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域文学的某些共性。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些共性折射出的正是地域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在素材、... 宁夏文学是西部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风格化存在。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其风格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域文学的某些共性。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些共性折射出的正是地域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在素材、情节、故事乃至主题、价值模式、话语方式上的尴尬“竞赛”,一般以地域文学牺牲其地域性而收场,造成了地域文学的某种普遍性“空转”和拔着头发升高自己的现象。文章实证分析了宁夏文学的代表性文体小说和理论批评内外部原因,希望能引起理论批评界和创作界的重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宁夏文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治东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亲近大自然,去乡村感悟、体验农村生活乐趣,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 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亲近大自然,去乡村感悟、体验农村生活乐趣,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与现代对接,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内生动力 宁夏
下载PDF
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治东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在千百年的农业劳动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依黄河之利,创立了包括工程类、特产类、物种类、聚落类和民俗类等在内的各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在有效节约水土资源、维护生... 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在千百年的农业劳动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依黄河之利,创立了包括工程类、特产类、物种类、聚落类和民俗类等在内的各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在有效节约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土壤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和塑造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传统农耕文化 现代农村治理
下载PDF
关于宁夏文化资源资本化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鲁忠慧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9-73,共5页
宁夏具备文化资源资本化的现实基础和文化资源资本化的现实机遇,宁夏将文化资源又好又快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创新是关键,而创新群体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宁夏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资本化 文化创新
下载PDF
宁夏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之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鲁忠慧 安蕊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小省区办大文化"战略目标的推动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全区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力求在客观反映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发展宁夏文化产业提出一些个人的拙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现状 发展思考
下载PDF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学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87-91,96,共6页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就其终极目的而言,全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析,认为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就其终极目的而言,全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析,认为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审美转化、整体人文形象内涵和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上进行精致细深的工作,方可普遍性提升宁夏文化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现代审美转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学智 《民族艺林》 2018年第4期64-71,共8页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就其终极目的而言,全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对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析,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就其终极目的而言,全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对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析,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审美转化、整体人文形象内涵和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上进行精深细致的工作,方可普遍提升宁夏文化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宁夏 现代审美转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忠慧 《新西部》 2021年第9期52-55,共4页
2020年以来,宁夏文化产业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努力地保持文化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的局面。展望“十四五”,创新驱动依然是宁夏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产业数字化数字产... 2020年以来,宁夏文化产业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努力地保持文化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的局面。展望“十四五”,创新驱动依然是宁夏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数字经济必将成为带动宁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宁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路径,非遗、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宁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文化产业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新增长点 创新驱动 数字化 产业化 文博资源
下载PDF
2022宁夏文化旅游发展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忠慧 《新西部》 2022年第7期44-49,共6页
2021年以来,宁夏旅游业围绕文化旅游业“十四五”规划,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建设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心任务,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生态发展大局、黄河流域发展全局、宁夏发展布局相融合,发挥“六大”品牌引领作用,突出融合发... 2021年以来,宁夏旅游业围绕文化旅游业“十四五”规划,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建设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心任务,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生态发展大局、黄河流域发展全局、宁夏发展布局相融合,发挥“六大”品牌引领作用,突出融合发展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价值不断突显、消费链条不断延长。宁夏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的出台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宁夏文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品牌价值 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业 宁夏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品牌引领 相融合
下载PDF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及发展趋势
12
作者 鲁忠慧 《新西部》 2020年第19期67-71,共5页
宁夏的文化产业发展,是与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推动密切相关的,并直接影响着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成效。2019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宁夏通过实施银川都市圈文化旅游核心区、贺兰山东麓生态文化旅游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 宁夏的文化产业发展,是与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推动密切相关的,并直接影响着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成效。2019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宁夏通过实施银川都市圈文化旅游核心区、贺兰山东麓生态文化旅游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大六盘红色生态度假板块、大沙坡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宁夏东部旅游环线建设“六大行动”,借力宁夏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旅游业持续向好,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 历史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 贺兰山东麓 休闲度假旅游 文化与旅游 顶层设计 沙坡头
下载PDF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13
作者 鲁忠慧 《新西部》 2019年第19期67-70,共4页
去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为抓手,以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目标,借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扶持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同时注重对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 去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为抓手,以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目标,借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扶持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同时注重对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文化产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 示范区建设 市场体系 产业体系 现代文化 融合发展 产业园区
下载PDF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14
作者 鲁忠慧 《新西部》 2018年第7期57-61,共5页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但是,文化企业规模小、融资难,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文化产品"走出去&qu...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但是,文化企业规模小、融资难,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能力弱,新兴业态发展相对滞后等等,依然是宁夏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消解的困境。市场主体力量的强大即文化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的强大是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因此,繁荣发展宁夏文化产业的对策应该围绕推动和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来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宁夏自治区 发展报告 产业发展环境 文化企业 发展不平衡 “走出去” 企业规模
下载PDF
现代性、社会分层与当代小说批评理论——以几位重要作家小说叙事主题为例
15
作者 牛学智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0,共7页
如果把范围无限度扩大到“中国当代小说”,问题就太复杂了,根本不是这里妄想解决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恐怕也非这里能胜任,因为前面还有个“中国当代小说”。慎重起见,也为着论题相对比较集中,这里的社会分层,... 如果把范围无限度扩大到“中国当代小说”,问题就太复杂了,根本不是这里妄想解决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恐怕也非这里能胜任,因为前面还有个“中国当代小说”。慎重起见,也为着论题相对比较集中,这里的社会分层,仅作为一个视角来使用。引入社会分层视角,文学艺术常用的审美现代性自我设限就会被打破,从而进到现代社会机制、现代文化系统来衡量现代意义的人的问题。因为,内在于社会分层这样一个思考问题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审美现代性 社会分层 自我设限 叙事主题 小说批评理论 文学艺术 思考问题
下载PDF
表征与融通——对《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书写范式的考察
16
作者 贾峰 《学术评论》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21世纪以来,艺术史的书写在中外都出现了井喷现象,大量艺术史专著的出版,让读者一时之间产生了选择的纠结与困扰。客观来讲,这些著作中不乏经典之作,但大都是沿用常规性的写作范式,难有新意可言,甚至有东拼西凑之嫌。2016年1月,中央美... 21世纪以来,艺术史的书写在中外都出现了井喷现象,大量艺术史专著的出版,让读者一时之间产生了选择的纠结与困扰。客观来讲,这些著作中不乏经典之作,但大都是沿用常规性的写作范式,难有新意可言,甚至有东拼西凑之嫌。2016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军教授的《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正式出版,作者在欧洲从事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跨媒介的文化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跨媒介 写作范式 西北大学文学院 艺术史
下载PDF
宁夏扶贫文化中内生动力研究
17
作者 马珍 《智库时代》 2019年第50期144-145,共2页
在宁夏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全区干部群众以什么样的精神意志或精神风貌来推进扶贫工作,是完成扶贫工作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会对推动扶贫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自强自立精神,实现脱贫致富,打赢脱... 在宁夏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全区干部群众以什么样的精神意志或精神风貌来推进扶贫工作,是完成扶贫工作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会对推动扶贫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自强自立精神,实现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贫困地区人们扶贫与扶志的结合,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提供网络扶贫支持力度等措施培养贫困地区人民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扶贫文化 自立自强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美术史书写的“破”与“立”
18
作者 程波涛 贾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活中国美术历史写作范式的多种可能和可行性,构筑更加完备的美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如其他人文学科研究一样,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新文科教育以文化人等方面的新动能,进而对塑造新时代人的精神品格、美育素养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美术史 书写维度 问题意识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学研究内卷的一个反思——以2022—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立项名单为例
19
作者 牛学智 《艺术广角》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文学研究的研究总会周期性地引起一定的议论,这表明文学研究堕入了某种模式化或程式化陷阱。目前,已有零零星星的文章开始注意当代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一些突出弊病,这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批评,早已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通过对2... 对文学研究的研究总会周期性地引起一定的议论,这表明文学研究堕入了某种模式化或程式化陷阱。目前,已有零零星星的文章开始注意当代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一些突出弊病,这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批评,早已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通过对2022—202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项中的当代文学立项题目归纳与分析,可以见到其中存在的普遍性局限,以及透过人为的设置致使当代文学研究或批评之路越走越狭隘、越走越狭窄的现状,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对理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反思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内卷
下载PDF
开卷思人:重读《美的历程》
20
作者 贾峰 《华夏文化》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李泽厚先生一生著述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先后出版他的著作60余种,加之海外译介版本,计有百部之多,诚可谓著作等身。在这些著作中,涉及哲学、思想史、文化、美学、伦理学和文学创作等领域,因此他被学界称为当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 李泽厚先生一生著述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先后出版他的著作60余种,加之海外译介版本,计有百部之多,诚可谓著作等身。在这些著作中,涉及哲学、思想史、文化、美学、伦理学和文学创作等领域,因此他被学界称为当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然而在大众心中他似乎只是一位著名美学家,这一片面而又具有普遍性认知的学术身份,并非没有原因,这就是他的《美的历程》太过有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众对其学术成就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历程》 文学创作 李泽厚先生 学术身份 学术成就 著作等身 海外译介 思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