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视域下期刊编辑主体性创新的冷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东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6-249,共4页
作为学术期刊出版活动主体的编辑,要坚守学术阵地,不断地进行主体性创新,才能提高期刊在学术界的竞争力。在编辑出版活动中,期刊编辑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其主体性创新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和能力的创新是其主体性创新不断发挥的介质,而... 作为学术期刊出版活动主体的编辑,要坚守学术阵地,不断地进行主体性创新,才能提高期刊在学术界的竞争力。在编辑出版活动中,期刊编辑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其主体性创新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和能力的创新是其主体性创新不断发挥的介质,而结构性组配创新和风格定位创新则是其主体性创新发挥的不竭动力,学术道德意识的规范是其主体性创新发挥的底线。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时效性科学创新为现实社会服务,在提高社科期刊的学术地位的同时,也使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编辑 主体性创新 冷思考
下载PDF
《宁夏政报》(1950.3—1954.9)的文献价值与现实意义
2
作者 李习文 白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7,共4页
通过对《宁夏政报》(1950.3-1954.9)的背景及所刊文章的大体介绍,全面、系统、翔实地再现了自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至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的四年间之历史巨变,从政务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宁夏"在新生期的成长历程,从而凸显了... 通过对《宁夏政报》(1950.3-1954.9)的背景及所刊文章的大体介绍,全面、系统、翔实地再现了自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至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的四年间之历史巨变,从政务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宁夏"在新生期的成长历程,从而凸显了该刊物的文献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蝴 解放初期 宁夏
下载PDF
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的历史侧影》评介
3
作者 张东祥 《西夏研究》 201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的历史侧影》从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的收藏概况、海内外研究评述、文书考证等方面入手,从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系统展现了文书所描绘的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社...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的历史侧影》从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的收藏概况、海内外研究评述、文书考证等方面入手,从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系统展现了文书所描绘的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社会状况,梳理出宋夏至元初西北地区社会发展和宗教文化的详细脉络,对认识当时游牧民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书既有严密的史料和文书考证,又能详加辨析,精审考订,架构严谨,内容丰富,学术视角和研究思路呈现多元化,堪称西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 社会文书 西北边疆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明清回儒心性论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晓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9-24,共6页
"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伊斯兰哲学关注的问题。明清时期,回儒学者积极会通中国传统哲学和伊斯兰文化,诠释、建构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心性论,详细论述了人性、人心及其关系。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 "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伊斯兰哲学关注的问题。明清时期,回儒学者积极会通中国传统哲学和伊斯兰文化,诠释、建构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心性论,详细论述了人性、人心及其关系。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明清回儒,关于心性的阐释不仅丰富了儒学心性论的维度,也丰富了伊斯兰哲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心 尽心知性 明清 回儒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新解: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宣言”——基于现代性四个基本向度的学理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5,共4页
马克思生前尽管没有明确使用"现代性"的概念,但对"现代性"问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亦是现代性思想的一大"源头"。资本逻... 马克思生前尽管没有明确使用"现代性"的概念,但对"现代性"问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亦是现代性思想的一大"源头"。资本逻辑、历史流变、矛盾裂变、全球性通常被视为马克思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视角。通过重新研读《共产党宣言》发现,这四个基本视角在《共产党宣言》中均有充分的体现,《共产党宣言》可界定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宣言书",这是对《共产党宣言》作出的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现代性 资本逻辑 全球化
下载PDF
复调与启蒙是对立的——严家炎“鲁迅复调小说”理论质疑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有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以复调小说理论研究鲁迅的小说,看似开启了鲁迅研究的又一个新局面,然而,严格地说,此文在使用该理论时,存在严重误置的情况。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实际上指的是人物各自独立的意识以及相互间的交锋;而严...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以复调小说理论研究鲁迅的小说,看似开启了鲁迅研究的又一个新局面,然而,严格地说,此文在使用该理论时,存在严重误置的情况。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实际上指的是人物各自独立的意识以及相互间的交锋;而严文在分析鲁迅作品时,未加界定,无限放大,凡是情节、性格、理念甚至情感色彩等方面存在对照、对立或任何不同之处,均被视为不同"声音"。鲁迅小说揭示了中国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出孤立、孤独、荒诞的美学风格,"反对话"则是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由鲁迅启蒙主义文学所决定的。启蒙与复调实际上处于对立状态,不可并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复调理论 反对话 启蒙文学观
下载PDF
善恶何故:“真性”“禀性”与明清回儒的人性观
7
作者 马晓琴 和侃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古今中外的先贤见仁见智,各成一家。真性与禀性是明清回儒学者为阐述此问题提出的两个哲学概念,深受宋明儒学善恶论之"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概念的影响。在回儒思想体系中,真性源自先天,乃人的本性...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古今中外的先贤见仁见智,各成一家。真性与禀性是明清回儒学者为阐述此问题提出的两个哲学概念,深受宋明儒学善恶论之"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概念的影响。在回儒思想体系中,真性源自先天,乃人的本性,具有纯善无恶的特征;禀性是人之现实的自然属性,具有善恶两重性质,它是造成现实世界个体人性差异及其行善作恶的根本。"真性""禀性"学说是明清回儒会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果,表征着回族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回儒 人性 善恶
下载PDF
五典学说与新时代伦理建设
8
作者 马晓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206,共5页
五典学说是明清回儒学者会通伊儒两种文化而建构出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人伦观,颇富中国人伦文化的气质。在人伦次序的安排上,五典学说将夫妇之伦置于人伦首端,反映了回儒学者轻等级、重人伦的伦理思想。由于轻等级、重人伦,五典学说具有浓... 五典学说是明清回儒学者会通伊儒两种文化而建构出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人伦观,颇富中国人伦文化的气质。在人伦次序的安排上,五典学说将夫妇之伦置于人伦首端,反映了回儒学者轻等级、重人伦的伦理思想。由于轻等级、重人伦,五典学说具有浓厚的对等性、双向性特征。这一双向、平等的伦理要求,所形成的和谐人伦关系,对于新时代如何进行伦理重建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 五典学说 人伦次序 伦理重建
下载PDF
一部别致的批评“概念史”——读旷新年《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概念》
9
作者 李有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旷新年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概念》主要以文献征引的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十一个核心概念,即文学、人的文学、人民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形象思维、文艺反映论、文艺与政治... 旷新年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概念》主要以文献征引的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十一个核心概念,即文学、人的文学、人民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形象思维、文艺反映论、文艺与政治,做了一番历时性的钩沉、梳理。其中每一个概念都包含着一种变迁史,从中可感知到时代的变化。每一时代都在建构着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观念,而观念的消失又标示了新时代的开始。这是旷新年新著体例及论述上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征引 核心概念 观念史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何以成人:回儒论小世界的起源与复归
10
作者 马晓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89-93,共5页
作为人的小世界,是伊斯兰创世论中的重要内容。明清回儒学者在坚持伊斯兰创世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伊斯兰人类起源学说进行了全新诠释,建构了完整的小世界起源观,论述"人何以成人"及人的最终归宿。身处... 作为人的小世界,是伊斯兰创世论中的重要内容。明清回儒学者在坚持伊斯兰创世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伊斯兰人类起源学说进行了全新诠释,建构了完整的小世界起源观,论述"人何以成人"及人的最终归宿。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回儒,将伊斯兰神学进行了儒学化的解释,是一种巧妙而智慧的创造。历史上回儒学者开创的以汉文化著述解释伊斯兰文化的学术形式,以及以回儒文化丰富中国文化的历史经验,对当下文明、文化间的对话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 伊斯兰 创世观 回回
下载PDF
军民融合立法关系论
11
作者 张东祥 《行政与法》 2020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推动我国军民融合立法能够有效回应和调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军民融合法律的过程中,立法者应妥善处理好三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立法效益与立法成... 推动我国军民融合立法能够有效回应和调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军民融合法律的过程中,立法者应妥善处理好三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立法效益与立法成本的关系;军事立法与其他立法的关系。要从法律上对复杂的安全环境提出蕴涵中国智慧的化解之道,为我国军民融合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公共利益 立法效益 军民融合立法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12
作者 刘家俊 《重庆行政》 2022年第2期79-8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形成了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党的十九届六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形成了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领域 三重维度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 根本性转变
下载PDF
清真寺金石存藏和保护的调研与思考
13
作者 薛雯乔 雷晓静 《中国穆斯林》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2016-2018年,以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主要成员的《清真寺金石图录》工作组用3年多时间,深入到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除海南、西藏、贵州)开展清真寺金石实地调研。这是继10年前国家“十一五”文化项... 2016-2018年,以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主要成员的《清真寺金石图录》工作组用3年多时间,深入到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除海南、西藏、贵州)开展清真寺金石实地调研。这是继10年前国家“十一五”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铭刻类)”清真寺金石调研后,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性清真寺金石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将金石资料收录时限延展到当代(立石时间截止于20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古籍 清真寺 总目提要 金石 专题调研 调研与思考
原文传递
对清真寺金石的再认识
14
作者 薛雯乔 武杰 《中国穆斯林》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真寺历史碑刻进行过一系列发掘、辑录、点校、考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①。近十年,各地新修史志中更加重视对金石资料的收录记载。清真寺金石,具有金石文化永久性、公开性、唯一性、时代性、群...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真寺历史碑刻进行过一系列发掘、辑录、点校、考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①。近十年,各地新修史志中更加重视对金石资料的收录记载。清真寺金石,具有金石文化永久性、公开性、唯一性、时代性、群体性、本土性等特质。金石,因材质不易损毁而相对保存长久,也因以石头为载体伪造者少,可信度高而被历史学家称为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广为重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唯一性 金石 本土性 公开性 群体性 可信度 时代性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的根源——基于城乡间要素不平等交换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芬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7,共6页
揭示了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根源,认为这是由城乡间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所导致的,而财政分权体制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城乡间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提供了深层的动力。认为要实现我国人口城镇化和... 揭示了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根源,认为这是由城乡间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所导致的,而财政分权体制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城乡间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提供了深层的动力。认为要实现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间要素的平等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巴彦淖尔历史上的商贸与各民族的经济交往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燕 和侃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中国北部边疆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体系的交汇之地。历史上,各民族也因为不同经济类型而产生大量的经济交换关系,使曾经的荒野之地逐渐兴旺发达,出现了商业集镇,大量的驼运和河运使草原与中原各地物流通达,商业繁荣,汉族和回族的经济活... 中国北部边疆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体系的交汇之地。历史上,各民族也因为不同经济类型而产生大量的经济交换关系,使曾经的荒野之地逐渐兴旺发达,出现了商业集镇,大量的驼运和河运使草原与中原各地物流通达,商业繁荣,汉族和回族的经济活动加深了他们与内蒙古当地少数民族的交往,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在文化上互相交融。交换模式也是一种社会整合模式,农牧经济互动把交换与社会的关联性推向了结构性的层面。农业、牧业、商业构建了一种互惠互补型的经济生态,从而改变了游牧社会的经济基础,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其中,民族间的经济互动与文化嵌入对消解两者之间的张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地方社会差异性与互补性的经济生产模式建构了族群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族群的经济生产模式,也维系着边疆社会结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淖尔 商贸 经济交往
原文传递
教化:明清回儒人道思想的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晓琴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
教化,为儒家用语,乃古代中国重要的齐人之术,在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回儒学者汲取吸收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提出了“顺主忠君”“仁政德治”“仁政德治”“尊老爱幼,仁爱友助”“为人刚正,诚信做人... 教化,为儒家用语,乃古代中国重要的齐人之术,在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回儒学者汲取吸收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提出了“顺主忠君”“仁政德治”“仁政德治”“尊老爱幼,仁爱友助”“为人刚正,诚信做人”“义利适中,禁止高利”“诚信经商,禁止屯聚”“合理消费,反对铺张”等人道伦理思想,对古代回族人民发挥了重要的教化功能,于今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 人道 教化 明清
原文传递
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的成功典范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晓琴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共5页
中华文明是一个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体系,"伊儒会通"是中华文明交流互鉴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以儒诠经是伊儒会通的实践路径和成功典范。在中华大地上,伊儒会通之所以成功,以儒诠经之所以可能,不但跟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有... 中华文明是一个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体系,"伊儒会通"是中华文明交流互鉴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以儒诠经是伊儒会通的实践路径和成功典范。在中华大地上,伊儒会通之所以成功,以儒诠经之所以可能,不但跟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有关,亦跟伊斯兰教积极适应中国社会、努力融入中国文化、认可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因此形成的在地化、本土化、民族化文化遗产,为新时代宗教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儒诠经 伊儒会通 文明互鉴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回儒的本体论:最高存在的本质与属性
19
作者 马晓琴 和侃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最高存在的本质与属性"是伊斯兰哲学本体论范畴的核心命题。明清时期,回儒穆斯林学者以伊斯兰教经典为根据,借鉴伊斯兰哲学论述,运用古汉语独特的表述方式,详细阐释和论述了最高存在的本质和属性,形成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 "最高存在的本质与属性"是伊斯兰哲学本体论范畴的核心命题。明清时期,回儒穆斯林学者以伊斯兰教经典为根据,借鉴伊斯兰哲学论述,运用古汉语独特的表述方式,详细阐释和论述了最高存在的本质和属性,形成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伊斯兰本体论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 明清 真主本质 真主属性 伊斯兰哲学 本体论
原文传递
“唤起人们对文明的尊重”——读张承志散文集《越过死海(2011—2015)》
20
作者 李有智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1,共5页
《越过死海(2011—2015)》是张承志第十三本散文集,正如书名所标示,这本文集收录的是其2011年至2015年5年间作品,共计36篇,其中《代后记:全集却不全,杀青若汗颜》一篇,亦为10卷本《张承志作品系列》(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12卷本... 《越过死海(2011—2015)》是张承志第十三本散文集,正如书名所标示,这本文集收录的是其2011年至2015年5年间作品,共计36篇,其中《代后记:全集却不全,杀青若汗颜》一篇,亦为10卷本《张承志作品系列》(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12卷本《张承志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后记。读张承志的散文,依然是那样令人深感愉悦,不仅仅是情感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上海文艺出版社 阿勒克足球 心灵史 李敬泽 东方出版社 尔麦里 电子信箱 中国学术期刊 优稿优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