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截骨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世印 王海荣 张功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42-643,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截骨与髋臼成形在纠正先天性髋脱位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以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为主的一期综合手术矫正先天性髋脱位的全部畸形。结果 :术后 2年随访评分 ,手术矫正的 3 2髋中 ,优 2 5髋 ,良 3髋 ,优良率87.5 % ,可 2髋 ,... 目的 :探讨股骨截骨与髋臼成形在纠正先天性髋脱位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以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为主的一期综合手术矫正先天性髋脱位的全部畸形。结果 :术后 2年随访评分 ,手术矫正的 3 2髋中 ,优 2 5髋 ,良 3髋 ,优良率87.5 % ,可 2髋 ,差 2髋。结论 :关节间的压力和髋臼的包容差是引起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以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为主的综合手术是大龄先天性髋脱位纠正畸形的理想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截骨 大龄 先天性髋脱位 治疗
下载PDF
重症臀肌挛缩症治疗中重建盆三角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军 李昌林 +6 位作者 张连贵 王海荣 张志学 杨孝军 陈志军 张志 罗永立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为探讨重症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中重建盆三角的意义 ,分析 17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采用臀股后外侧切口 ,“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间挛缩的纤维束带 ,“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臀小肌 ,松解完全成功后 ... 为探讨重症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中重建盆三角的意义 ,分析 17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采用臀股后外侧切口 ,“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间挛缩的纤维束带 ,“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臀小肌 ,松解完全成功后 ,将“Z”形松解延长的束带断端重叠部分横向缝合 2~ 3针 ,重建盆三角。结果 ,本组 17例随访 1~ 2年 ,平均 1年 2个月 ,疗效达优者 13例 ,良 2例 ,可 2例 ,优良率 87 1%。重建盆三角恢复其正常的肌臀动力转矩、收缩性、延展性及稳定性是重症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臀肌挛缩症 盆三角重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管内囊肿诊治8例
3
作者 王世印 王海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87-487,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囊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119例
4
作者 杨孝军 张连贵 +1 位作者 李青菊 罗永立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478-478,共1页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 119例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 46例 ,腰椎管狭窄症 19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5 4例 ,手术后 3天~ 2周即可扶拐行走。术式保护了脊柱后柱的完整性 ,且术式简单易行 ,可早...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 119例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 46例 ,腰椎管狭窄症 19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5 4例 ,手术后 3天~ 2周即可扶拐行走。术式保护了脊柱后柱的完整性 ,且术式简单易行 ,可早期下地活动 ,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经胫骨干前外侧切口梯形钢板内固定85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杨孝军 张连贵 +1 位作者 李青菊 张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423-423,共1页
采用胫骨前外侧切口梯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85例 ,其中胫腓骨近段 3例 ,中段 34例 ,远段48例 ,均为不稳定型、闭合性骨折。随诊 4~ 2 4个月 (平均 14个月 ) ,术后 1~ 2周持拐行走 ,6~ 8周逐渐负重 ,骨折完全愈合时间 12~ 2 0... 采用胫骨前外侧切口梯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85例 ,其中胫腓骨近段 3例 ,中段 34例 ,远段48例 ,均为不稳定型、闭合性骨折。随诊 4~ 2 4个月 (平均 14个月 ) ,术后 1~ 2周持拐行走 ,6~ 8周逐渐负重 ,骨折完全愈合时间 12~ 2 0周 (平均 16周 ) ,骨愈合率达 97.6 % ,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感染、钢板外露或骨外露 ,踝膝关节功能正常。提示此方法符合内固定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梯形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