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
1
作者
游国斌
《温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75-80,共6页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注,是当时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直接诱发的必然结果。他们所诉求的现代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在经济上求中国自身之工业化;在政治上求民主政治之实现;在文化上求民族精神之复兴。他们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必...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注,是当时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直接诱发的必然结果。他们所诉求的现代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在经济上求中国自身之工业化;在政治上求民主政治之实现;在文化上求民族精神之复兴。他们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前提,必须立足于本国,立足于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知识界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
1
作者
游国斌
机构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75-80,共6页
文摘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注,是当时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直接诱发的必然结果。他们所诉求的现代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在经济上求中国自身之工业化;在政治上求民主政治之实现;在文化上求民族精神之复兴。他们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前提,必须立足于本国,立足于传统。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知识界
中国现代化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Intellectual circle
Chinese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
游国斌
《温州大学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