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04例乌灵胶囊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嘉麟 周莉 +11 位作者 王忠 邢佳 高翔 焉石 侯震 刘小北 曹利民 陆文惠 单利华 吕莹 常和生 郭蓉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0-996,共7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的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ADR/ADE以及处理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04例,其中发生ADE19例,发生率0.63%,发生ADR15例,发生率0.50%。ADR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食欲减退、口干、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尚未发现与ADR/ADE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乌灵胶囊的ADR发生率低,属于偶见,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医院集中监测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下载PDF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欧阳欣 于挺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2组在行常规内科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1.0g静脉滴注,1次/d,疗程...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2组在行常规内科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1.0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巴曲酶剂量分别为10、5、5U,隔日滴注,共3次。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2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巴曲酶剂量分别为10、5、5U,隔日滴注,共3次。2组治疗前后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脑功能总显效率分别为35.19%和59.26%(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巴曲酶 脑梗塞
下载PDF
40例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时序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美华 翁秋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8期94-97,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各种非运动症状发生前后的时序进行分析,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出现早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问卷"结合部分常见的运动症状进行调查,并结合性别、病...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各种非运动症状发生前后的时序进行分析,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出现早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问卷"结合部分常见的运动症状进行调查,并结合性别、病程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对非运动症状发生前后时序进行排列评估。结果在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味觉或嗅觉减退或丧失是最先开始出现的症状,在确诊帕金森病前就开始出现(平均发病前1.2个月出现),且发生率高[57.5%(23/40)];其次出现时间较早的症状依次是皮炎、感到难以入睡或失眠、因为头晕或失去知觉而摔倒,这3个症状平均在确诊后半年内出现,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5%(5/40),27.5%(11/40),5.0%(2/40)];较晚出现的症状有幻觉(看到或听到一些你知道或者被告知并不存在的事情)、发声困难或异常、有不明原因的疼痛(并非已知原因导致如关节炎)、流涎、色觉异常,这5个症状平均在确诊发病6年以后才出现。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中,首先出现的是味觉或嗅觉的减退,且早于运动症状;其次是皮炎,睡眠障碍,头晕,较晚出现的是幻觉、发声困难或异常、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流涎、色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时序性 发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