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吕战虎 曹乐 +4 位作者 宋庆华 郭清河 吴永平 苗旭东 任甜甜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27-30,34,共5页
目的研究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对41例(41足)中重度外翻患者进行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统计术后并... 目的研究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对41例(41足)中重度外翻患者进行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术前、术后负重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感染、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HVA(37.71±4.09)°、IMA(14.32±2.40)°与术后HVA(10.97±4.80)°、IMA(6.47±1.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为(5.90±1.20)分,术后为(1.1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OFAS评分为(46.66±5.54)分,术后为(85.56±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外翻具有矫形能力强、稳定性好、并发症少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 软组织松解术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Paget病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林海 林光豪 +4 位作者 陈芝武 王扬剑 叶朝辉 魏鹏 傅燕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Paget病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3例男性会阴部Paget病患者,RayA2期2例,RayB期1例.切除肿瘤后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10 cm^10 cm&#...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Paget病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3例男性会阴部Paget病患者,RayA2期2例,RayB期1例.切除肿瘤后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10 cm^10 cm×12 cm.设计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同时携带股外侧皮神经重建皮肤保护性感觉,恢复自主神经功能.无张力直接缝合部分供区,难以直接缝合的供区部分2例行植皮处理,1例植皮坏死后行皮肤牵张器闭合.结果 3例皮瓣均成活,平均切取面积约为12 cm×14 cm.平均随访3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平均达S3,自主神经功能部分恢复,表现为部分皮肤有排汗功能,皮温正常,同时排尿功能与性功能与术前基本无差异.供区创面均愈合,外观和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重建感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于修复会阴部Paget病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在供、受区的保护和重建上均达到满意的疗效,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部 PAGET病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重建感觉 皮肤牵张器
原文传递
整形外科中与局部麻醉相关的疼痛管理:文献综述
3
作者 陈林海 叶开 +2 位作者 杨婧 郭明君 魏鹏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6期841-845,共5页
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术后疼痛的管理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现今广泛开展整形日间/门诊手术的形势下。本文通过回顾整形外科的疼痛性质、了解整形外科手术相关疼痛管理的发展,突出说明整形外科中与局部麻醉相关的围手术期... 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术后疼痛的管理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现今广泛开展整形日间/门诊手术的形势下。本文通过回顾整形外科的疼痛性质、了解整形外科手术相关疼痛管理的发展,突出说明整形外科中与局部麻醉相关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方法和理念,进一步明确疼痛管理在整形外科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整形 麻醉 局部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CTA辅助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小腿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4
作者 林剑 王扬剑 +3 位作者 徐毅 魏鹏 郑雪红 张伟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CTA辅助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21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3例,女8例。小腿外侧9例,外踝6例,小腿前内侧6例。缺损面积3 cm×7 cm~8 cm×9 cm,... 目的探究CTA辅助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21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3例,女8例。小腿外侧9例,外踝6例,小腿前内侧6例。缺损面积3 cm×7 cm~8 cm×9 cm,所有患者均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定位穿支走行、管径大小、长度、穿出位点,以距离创面最近的合适穿支血管设计螺旋桨皮瓣,供区创面植皮覆盖或直接关闭。结果本组21例患者通过术前CTA检查均找到可用的腓动脉穿支血管,以距离创缘最近的合适穿支血管为轴心设计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创面,3例供区局部取皮植皮覆盖,18例直接关闭。术后随访6~24个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等对症处理后顺利存活,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疗效满意。结论采用CTA辅助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创面,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更加精确,可以大大减少血管变异对手术的影响,最大程度保证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CTA 腓动脉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对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评估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姜月茗茗 魏鹏 +3 位作者 卢剑 叶朝辉 华祖广 张盛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69例患者共85条下肢皮瓣穿支,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SMI、CEUS及超声造影模...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69例患者共85条下肢皮瓣穿支,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SMI、CEUS及超声造影模式下的超微血管成像(CEUS+SMI)检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4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术中定位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4种模式显示穿支血管能力(显示率和准确率)的差异。结果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74.11%、85.88%、88.23%、95.29%;以术中所核实的穿支显示和定位作为参考标准,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探查的准确率分别为60.00%、76.47%、78.82%、92.94%,CEUS+SMI与CDFI、SMI、CEUS比较均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χ^(2)=25.631、8.900、6.986,P<0.001、=0.003、=0.008)。同时CEUS+SMI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CDFI的检查时间[(26.5±8.4)min vs(43.4±11.1)min],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6,P=0.001)。结论CEUS+SMI定位下肢穿支血管的能力明显优于CDFI、SMI和CEUS,同时可大大缩短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成像 穿支 皮瓣
原文传递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骨髓炎创面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光豪 陈芝武 +5 位作者 郑钧水 杨专 任甜甜 虞煜 王扬剑 魏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骨髓炎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76岁,平均53.2岁,缺损面积为5 cm×4 cm^...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骨髓炎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76岁,平均53.2岁,缺损面积为5 cm×4 cm^13 cm×6 cm,均为慢性创面。术前应用微泡增强超声、超声三维血管重建及定位膜联合CTA辅助设计皮瓣。对骨髓炎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待创面稳定后,切取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肌皮瓣进行修复,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予抗感染、抗痉挛、抗凝等治疗,应用红外热像仪对皮瓣血供进行观察。结果17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面积为6 cm×4 cm^13 cm×7 cm,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1例出现皮缘坏死,仔细换药后愈合,遗留色素沉着,余16例皮瓣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等相关并发症。随访4~23个月,所有皮瓣质地、色泽良好,稍突出于皮肤表面,供区愈合可,无相关并发症,同时骨髓炎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较为满意。结论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骨髓炎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肌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 重建
原文传递
自由式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扬剑 华祖广 +3 位作者 魏鹏 任甜甜 徐毅 徐又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自由式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12例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8.5岁。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7例,纤... 目的探讨自由式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12例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8.5岁。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7例,纤维肉瘤1例,黑色素瘤1例。病程5个月~10年,中位数7.5年。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并标记至少1条穿支血管备用。术中行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创面范围为5.0 cm×3.5 cm~8.5 cm×6.5 cm。在病灶缘1~3 cm范围自深筋膜深面再次探查确认穿支血管并标记,以距离病灶缘最近、口径>0.5 mm的穿支血管为皮瓣旋转点,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并切取自由式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皮瓣切取范围8.0 cm×3.5 cm~12.5 cm×6.0 cm;皮瓣大桨修复创面,供区在皮瓣小桨辅助下直接关闭。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皮瓣弹性、质地良好,未见明显臃肿及瘢痕增生,外观满意;髋、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大腿皮肤血供来源广泛,穿支血管丰富,以此为基础设计自由式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操作简便,是修复大腿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中、小面积创面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皮瓣 自由式穿支皮瓣 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大腿
原文传递
微血管吻合工具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屹冰 任甜甜 +2 位作者 王扬 宋庆华 魏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1-784,共4页
微血管手工吻合技术由Carrel于1912年发明,目前已成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手术技术之一.这种血管吻合方法疗效确切,但有耗时费力的缺点,且缝线作为异物残留也会引发炎性反应.近年来血管吻合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但提高了血管吻合质量,还可加... 微血管手工吻合技术由Carrel于1912年发明,目前已成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手术技术之一.这种血管吻合方法疗效确切,但有耗时费力的缺点,且缝线作为异物残留也会引发炎性反应.近年来血管吻合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但提高了血管吻合质量,还可加快手术速度.Carrel提出的理想血管吻合4个原则是血管吻合工具改进的目标,现相继出现了负压环吻合器、血管支架吻合器、卡扣样吻合器、纤维蛋白胶、P407等新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工具 血管吻合技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近仪 吴敏杰 +3 位作者 魏鹏 雷秀强 潘宇晓 吴欢乐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12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后转至康复科的71例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年份分为常...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后转至康复科的71例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年份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2018—2019年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36例),之后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综合组(35例)。综合组采取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辅以心理康复、认知训练,治疗过程中强化运动和平衡功能训练,并开展引导式教育。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均分别使用Fugl-Meyer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价。结果治疗后常规组FMA和BI评分分别为(44.51±6.60)分和(49.24±13.11)分,综合组分别为(50.28±7.20)分和(59.36±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837,均P<0.001)。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综合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老年患者 综合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Fugl-Meyer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积分法 BARTHEL指数
原文传递
分期诱导膜与胫骨滑移植骨治疗感染性距骨缺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战虎 王良勇 +2 位作者 宋庆华 汤志辉 刘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介绍分期诱导膜与胫骨滑移植骨治疗感染性距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患者,男性,18岁,因交通伤致距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一期踝关节融合术后感染引起距骨骨髓炎,行距骨部分切除,经两阶段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填充... [目的]介绍分期诱导膜与胫骨滑移植骨治疗感染性距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患者,男性,18岁,因交通伤致距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一期踝关节融合术后感染引起距骨骨髓炎,行距骨部分切除,经两阶段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填充骨缺损,在控制感染后取出骨水泥行胫骨滑移和自体體骨植骨融合。[结果]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VAS评分由术前6分降低到术后3个月3分,术后8个月1分。A0FAS术后8个月功能评分71分。术后8个月影像检查显示骨性融合。[结论]诱导膜与胫骨滑移植骨治疗感染性距骨骨缺损是一种可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胫骨滑移 植骨 距骨骨髓炎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德华 孙郁文 +2 位作者 李跃红 周坚龙 陈林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宁波市第九医院共收治5例男性踝部外伤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45岁,右侧3例,左侧2例。病因:交通伤2例、压砸伤3例。其中4例合并骨折,1例合并钢板...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宁波市第九医院共收治5例男性踝部外伤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45岁,右侧3例,左侧2例。病因:交通伤2例、压砸伤3例。其中4例合并骨折,1例合并钢板和骨外露,2例合并局部感染,1例皮肤撕脱伤。术前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3.0 cm^4.0 cm×6.0 cm。清创后设计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术中于深筋膜浅层长屈肌和趾长屈肌间寻找目标穿支,充分显露穿支蒂部,保留蒂部长度≥2 cm并携带少量筋膜组织。在深筋膜浅层完全切取皮瓣后旋转皮瓣拟覆盖创面,确认皮瓣血供良好后与创面疏松缝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均常规补液、抗感染、抗痉挛、抗血栓形成治疗,踝关节中立位抬高并以石膏制动,监测皮瓣的温度、颜色、张力和返流情况,并逐步进行康复锻炼。观察患者术后修复效果。结果5例皮瓣均成活,穿支点距内踝5.5~8.5 cm,切取皮瓣面积:4.0 cm×6.5 cm^4.0 cm×10.0 cm,供区除1例植皮外其余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12个月,无皮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瘢痕增生,与局部皮肤性状相近,踝关节活动可,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软组织性状相近,血供稳定可靠,供受区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损伤 螺旋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