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肺部感染首诊的4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池云 陈琳 +1 位作者 顾吉娜 胡耀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0,共2页
自1981年HIV被发现以来,呼吸道被证实是容易受侵犯的部位。尸检发现肺部受累的比例为70%~100%,随着HARRT的广泛应用,该比例逐渐下降,但直到近期,肺部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致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肺部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感染者 临床特点 HIV感染者 首诊 HARRT 肺部受累
原文传递
主动筛查与预防控制措施对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吉娜 陈琳 +4 位作者 刘鹏 蔡挺 邬兴炳 潘红 赵伟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81-2483,共3页
目的评估主动筛查(ASC)结合接触隔离、普遍去定植措施在预防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对入住综合ICU估计住院日>48h的患者1 373例进行ASC,其中干预前560例、干预后813例... 目的评估主动筛查(ASC)结合接触隔离、普遍去定植措施在预防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对入住综合ICU估计住院日>48h的患者1 373例进行ASC,其中干预前560例、干预后813例;监测MDROs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率,对MDROs阳性定植患者进行接触隔离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O)、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的医院感染率。结果患者干预前入ICU时ASC的MRSA、ESBLs-ECO、ESBLs-KPN检出率分别为3.04%、51.61%、14.11%,干预后分别为2.95%、55.10%、15.62%,干预措施前后MDROs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SC阴性患者相比,ASC阳性患者更易获得相应细菌的ICU感染;干预前MRSA、ESBLs-ECO、ESBLs-KPN的日感染率分别为3.37‰、3.37‰、3.55‰,干预后日感染率分别为1.38‰、1.53‰、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结合接触隔离、普遍去定植措施能有效降低MRSA、ESBLs-ECO、ESBLs-KPN的ICU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筛查 多药耐药菌 预防控制 措施
原文传递
集束化预防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顾吉娜 邬兴炳 陈琳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33-35,共3页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line,CL)在ICU的广泛应用,其相关血流感染也日益突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而且会显著增加其病死...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line,CL)在ICU的广泛应用,其相关血流感染也日益突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而且会显著增加其病死率[1-2]。近年来研究发现,合理的CL置管、维护及改进方案能减少患者CLABSI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 预防措施 革兰阴性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洋葱假单胞菌 三通开关 白色假丝酵母菌 痰培养结果
原文传递
老年医学科患者艰难梭菌检测结果与定植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顾吉娜 金慧 +6 位作者 蔡雅卫 陈琳 沈林海 韦凌娅 倪晓平 胡耀仁 邬兴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83-2185,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老年医学科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的检出率,并分析定植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14日开展横断面调查,留取老年医学科78例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并利用多重... 目的研究医院老年医学科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的检出率,并分析定植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14日开展横断面调查,留取老年医学科78例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并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艰难梭菌定植高危因素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艰难梭菌培养阳性36例,阳性率46.15%,均为无症状携带患者;36株艰难梭菌中有tcdA+/tcdB+基因14株占38.89%,tcdA-/tcdB-基因18株占50.00%,tcdA-/tcdB+基因4株占11.11%;患者年龄、住院日、1个月内鼻饲管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为其定植高危因素。结论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艰难梭菌定植率高,年龄、住院日、1个月内鼻饲管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为其定植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危险因素 细菌定植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ICU多药耐药菌主动筛查结果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琳 顾吉娜 +4 位作者 刘鹏 蔡挺 邬兴炳 潘红 赵伟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844-4846,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主动筛查结果,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869例综合ICU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主动筛查其出入ICU时MDROs阳性率,分析MDROs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主动筛查结果,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869例综合ICU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主动筛查其出入ICU时MDROs阳性率,分析MDROs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4例患者入ICU时检出MDROs阳性率为41.89%,出ICU时增至500例检出MDROs阳性率为57.54%(P<0.01);细菌种类均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O)为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患者来源、导尿管的使用、入住非感染控制护士管理的床位为MDROs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DROs极易在ICU传播,住院时间、患者来源、导尿管的使用、入住非感染控制护士管理的床位与MDROs定植/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筛查 多药耐药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背景下感控医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琳 杨小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 探讨感控医师在急性呼吸道防控中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方法 分析发现医院感染防控存在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建设不足等问题,国家及医疗机构通过制定相应法律、制度、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大财力投入、保障职称晋升等促进感控医师积... 目的 探讨感控医师在急性呼吸道防控中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方法 分析发现医院感染防控存在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建设不足等问题,国家及医疗机构通过制定相应法律、制度、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大财力投入、保障职称晋升等促进感控医师积极加入医院感染管理。结果 医院感染防控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结论 感控医师应当把握机遇、勇于挑战,全面提升专业水平,积极投身感控事业,为医院感染防控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急性传染病 医院感染管理 感控医师 挑战 机遇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丹毒12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吉娜 陈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47,共2页
目的分析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菌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 目的分析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菌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患者行乳腺切除术,12例患者均有术后患侧的淋巴水肿。丹毒发生于乳腺癌手术治疗后1—18年(平均8.0年),4例患者存在复发。8例患者感染部位为手术同侧上肢,1例患者为手术侧胸壁,另1例患者为手术侧下肢,多部位感染者有2例。5例患者行血培养,2例阳性,1例为似马链球菌,另1例为肺炎克雷伯菌。6例患者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其中2例初始治疗失败,更换抗生素后,1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上肢及胸壁容易发生丹毒,病原学上需警惕革兰阴性菌,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需注重淋巴水肿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毒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脓毒症的肠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金鹏锋 陈琳 +1 位作者 胡耀仁 蔡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1-1445,共5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并导致出现有生命危险的器官功能障碍。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脓毒症相关患者或动物模型中,肠道免疫细胞凋亡增加、免疫功能受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和增殖能力下降、黏液产生...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并导致出现有生命危险的器官功能障碍。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脓毒症相关患者或动物模型中,肠道免疫细胞凋亡增加、免疫功能受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和增殖能力下降、黏液产生减少、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肠道正常微生物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潜在致病微生物增多和致病力增强;肠道产生的蛋白或脂质类组织损伤因子增多,这些因子、致病微生物和其产物均可通过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下腔静脉途径进入系统,诱发或加重系统炎症反应失控和器官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 脓毒症相关患者 肠道上皮细胞 肠道免疫细胞
原文传递
布鲁菌病四例报告及临床思考
9
作者 邬兴炳 顾吉娜 陈琳 《现代医学》 2015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牧区伴随发热症状的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表现为发热、疲劳、多汗、关节...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牧区伴随发热症状的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表现为发热、疲劳、多汗、关节疼痛、睾丸痛、肝脾大等,但缺乏特异性,羊及其制品为主要传染源。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行实验室检查中血培养的采集方式及时间至关重要,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非牧区 发热 诊断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一例
10
作者 赵真真 张宏彬 +3 位作者 华奇峰 邱立艳 顾吉娜 金银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9-1340,共2页
本文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性,55岁,因捕杀竹鼠时手部皮肤破损后发热伴全身骨痛5 d入院。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散在多发模糊小结节影,多处小叶间隔增厚,以两肺中、外带为著,局部呈... 本文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性,55岁,因捕杀竹鼠时手部皮肤破损后发热伴全身骨痛5 d入院。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散在多发模糊小结节影,多处小叶间隔增厚,以两肺中、外带为著,局部呈“铺路石征样”改变;纵隔多发淋巴结轻度肿大,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马尔尼菲篮状菌 HIV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