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巍 章永江 +1 位作者 陈光烈 沈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114-2115,共2页
目的 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技术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和优缺点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经CT和MR诊断的48例初发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显微镜组比较,术后神经内镜组的肿瘤全切率较高... 目的 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技术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和优缺点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经CT和MR诊断的48例初发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显微镜组比较,术后神经内镜组的肿瘤全切率较高(85%vs 57.14%),患者痊愈率提高(75% vs 53.6%),复发率下降(15% vs 21.4%),虽然内镜组的手术时间(min)延长[(115±45.2) vs(95±38.5)],但是患者总住院天数(d)下降[(6.7±3.9) vs(9.8±6.7)],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及全景化视野等优点,较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过程更微创,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经蝶 垂体瘤 显微镜 神经内镜
下载PDF
池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徐华 高宜录 金国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池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灌注后,观测10个尸颅的池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结构和血供。结果池段动眼神经与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丘动脉、副丘动脉等毗邻;90%的中脑穿动脉发出滋养动脉至池段动眼神经。... 目的探讨池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灌注后,观测10个尸颅的池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结构和血供。结果池段动眼神经与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丘动脉、副丘动脉等毗邻;90%的中脑穿动脉发出滋养动脉至池段动眼神经。结论池段动眼神经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外伤、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手术均可引起动眼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段动眼神经 应用解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徐华 高宜录 金国华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为鞍区手术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及其血供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观测10个尸颅的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毗邻结构及血供。结果:动眼神经海绵窦段下方与展神经,内侧与颈内动脉水平段、垂体、垂体柄,外下方与滑车神经、眼神经,外上方与颞叶毗邻... 目的:为鞍区手术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及其血供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观测10个尸颅的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毗邻结构及血供。结果:动眼神经海绵窦段下方与展神经,内侧与颈内动脉水平段、垂体、垂体柄,外下方与滑车神经、眼神经,外上方与颞叶毗邻。动眼神经海绵窦段30%既接受脑膜垂体干又接受海绵窦下动脉血供,30%单独接受脑膜垂体干血供,40%单独接受海绵窦下动脉血供。结论:动眼神经海绵窦段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在鞍区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及其滋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 海绵窦段 血供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人胚中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的研究
4
作者 卞林 惠国桢 +3 位作者 陆华 蒋云召 苗宗宁 蒋震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人胚 中脑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以海绵窦综合征为表现的鼻腔及鞍区占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5
作者 陈婉露 黄蓉 +2 位作者 唐凯 李珍珠 王波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球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或淋巴结外快速生长的肿瘤肿块[1]。据文献[2]报道,90%以上的鼻部淋巴瘤为NK/T细胞来源,极少见B细胞来源,但本例DLBCL患者患病部位不只有鼻腔,还...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球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或淋巴结外快速生长的肿瘤肿块[1]。据文献[2]报道,90%以上的鼻部淋巴瘤为NK/T细胞来源,极少见B细胞来源,但本例DLBCL患者患病部位不只有鼻腔,还有鞍区和海绵窦,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71岁。因“头痛二十余天,加重5 d伴双侧眼睑下垂”于2023年2月15日入院。20多天前患者出现头部右侧间歇性胀痛,伴右侧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外 患病部位 NK/T细胞 海绵窦综合征 双侧眼睑 鞍区占位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凌晖 蒋佩龙 +1 位作者 刘岩 林松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00例的近期疗效,并随访复发情况,分析复发因素。结果 300例中,压迫神经责任血管为动脉者256例(85.3%),为静脉者37例(12.3%),未发... 目的了解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00例的近期疗效,并随访复发情况,分析复发因素。结果 300例中,压迫神经责任血管为动脉者256例(85.3%),为静脉者37例(12.3%),未发现明确血管压迫者7例(2.3%)。术后有167例(55.7%)疼痛完全缓解,133例(44.3%)明显缓解或部分缓解,加用药物治疗后完全缓解。术后随访1~5年,有37例(12.3%)复发。病程超过5年、责任血管为静脉、血管压迫程度为中重度、伴有蛛网膜粘连和卡压、术中使用垫片数量≥2片的患者更容易在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存在一定复发率,病程较长、责任血管为静脉、中重度压迫、伴有蛛网膜粘连和卡压、使用垫片数较多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复发因素
下载PDF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华 汪建华 +2 位作者 张顺 邱广平 陈飞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X线辐射剂量、透视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三维组手术时间(39.15±9.96)min明显少于二维组[(54.40±7.70)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5,P=0.000);三维组X射线辐射剂量(184 902.4±53 479.4)mGy.cm2明显少于二维组[(239 734.5±48 555.2)mGy.c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P=0.002);三维组透视时间(840.35±381.7)s明显少于二维组[(1 161.45±503.25)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P=0.029)。结论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时间、X射线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三维重建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路径图
下载PDF
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创伤5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徐华 陈光烈 陈炜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715-1716,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创伤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预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5级,5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创伤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预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5级,5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12.7%),中残23例(41.9%),重残14例(25.5%),植物状态2例(3.6%),死亡9例(16.3%)。结论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开颅 疗效
下载PDF
椎动脉寰椎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徐华 高宜录 金国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寰椎部的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解剖观察椎动脉寰椎部的形态结构,测量椎动脉寰椎部及其毗邻结构。结果:椎动脉寰椎部可分为寰枕段及寰枢椎段2部分;椎动脉寰椎部有恒定而连续的4个血... 目的:研究椎动脉寰椎部的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解剖观察椎动脉寰椎部的形态结构,测量椎动脉寰椎部及其毗邻结构。结果:椎动脉寰椎部可分为寰枕段及寰枢椎段2部分;椎动脉寰椎部有恒定而连续的4个血管襻;周围有丰富的椎旁静脉丛,第2颈椎神经前根恒定地紧贴于椎动脉寰椎部寰枕段背侧。结论:对椎动脉寰椎部的解剖及其毗邻结构的研究,对于远外侧手术入路中避免椎动脉的损伤有重大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30例颅内转移瘤的CT扫描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光天 项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36,共2页
随着临床工作经验积累与CT扫描的应用,颅内转移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征被进一步认识,临床诊治中也有新的改进。本院从1986年2月~1990年11月共收治颅内转移瘤3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30例颅内转移瘤中,脑膜、颅骨... 随着临床工作经验积累与CT扫描的应用,颅内转移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征被进一步认识,临床诊治中也有新的改进。本院从1986年2月~1990年11月共收治颅内转移瘤3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30例颅内转移瘤中,脑膜、颅骨转移2例,脑转移28例。其中22例(24次)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6例临床查出原发癌肿又经头颅CT证实,2例临床症状与CT扫描均支持诊断。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约3:1。年龄在36~78岁之间,发病高峰为中、老年(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转移瘤 CT
下载PDF
影像学及脑干诱发电位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飞宇 陈光烈 孙晓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核磁共振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光天 张三希 +3 位作者 刁宏涛 任浩君 陈光烈 丁方 《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5期21-23,共3页
1987年1月~1990年10月,选择本院部分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在CT监护下进行非手术治疗。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年龄1~80岁,其中14岁以下2... 1987年1月~1990年10月,选择本院部分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在CT监护下进行非手术治疗。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年龄1~80岁,其中14岁以下26例,15~59岁147例,60岁以上27例。致伤原因:车祸84例,坠落68例,跌伤28例,打击伤14例,金属异物戳伤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急性 外伤性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增殖成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永江 申长虹 陈光烈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32-435,440,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持续生存能力及地塞米松对其存活、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兔BMSCs,予不同浓度(0、10-9、10-8、10-7、和10-6mol/L)地塞米松,分别于1、3、5、7 d时观察地塞米松对BMSCs增殖的影响,作用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持续生存能力及地塞米松对其存活、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兔BMSCs,予不同浓度(0、10-9、10-8、10-7、和10-6mol/L)地塞米松,分别于1、3、5、7 d时观察地塞米松对BMSCs增殖的影响,作用1~4周后检测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饥饿0~7 d,复苏1、3和7 d后,观察BMSCs的持续生存能力。结果:培养1 d地塞米松10-6mol/L组测得的OD值结果最高,而对照组结果最低,培养3、5、7 d时,地塞米松10-9mol/L组测得的OD值最高;同时,在2~4周10-9mol/L组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最明显;复苏1和3 d,对照组与饥饿1~7 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7 d,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SCs具有较强的持续生存能力,地塞米松对BMSCs有增加存活、促进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存活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皮下移植的成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永江 申长虹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10%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取兔骨髓中的BMSCs,成骨细胞诱导,以5×107/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10%CHA,在联合培养1、3、7天,扫描电镜检查。联合培... 目的探讨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10%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取兔骨髓中的BMSCs,成骨细胞诱导,以5×107/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10%CHA,在联合培养1、3、7天,扫描电镜检查。联合培养7天的10%CHA+BMSCs细胞复合物,埋植入自体皮下,以单纯10%CHA为对照(n=4),分别观察6、12周取出做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 BMSCs与10%CHA联合培养1、3、7天,扫描电镜显示细胞能在10%CHA很好地黏附生长。皮下回植6周,10%CHA/BMSCs细胞复合物组可见大量骨组织形成,单纯10%CHA组未见骨组织生成;12周时,细胞组骨组织较6周时明显增多,单纯10%CHA组未见骨组织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0%珊瑚羟基磷灰石 自体移植 组织工程骨
下载PDF
尿激酶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光天 《浙江医学》 CAS 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各类手术中,利用CT定位及监护,将尿激酶注射入脑内血肿腔内,定时留置与反复引流交替,是新近开展的一种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方法相对较简单而且较安全的手术.1988年2月~1990年1月我院用此法治疗10例高血压脑出血... 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各类手术中,利用CT定位及监护,将尿激酶注射入脑内血肿腔内,定时留置与反复引流交替,是新近开展的一种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方法相对较简单而且较安全的手术.1988年2月~1990年1月我院用此法治疗10例高血压脑出血,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高血压 手术 脑出血
下载PDF
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
16
作者 陈炜毅 任浩君 +2 位作者 周巍 陈光烈 沈峰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微创钻孔 负压引流 治疗 儿童 急性硬膜外血肿 手术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外伤性脑积水80例临床体会
17
作者 陈炜毅 陈光烈 任浩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治疗 CT MRI 开颅去骨板减压术 手术时间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颅显微手术切除鞍区大型肿瘤12例体会
18
作者 陈光烈 郎黎琴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我科自1993年7月至1997年6月对12例直径>3cm的鞍区肿瘤行经顿显微手术,获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鞍区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附21例报告
19
作者 陈光烈 任浩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8期607-607,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治疗 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
下载PDF
CTA在脑动脉瘤初步筛选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75-7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CT脑血管成像(CTA)检查在脑动脉瘤初步筛选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疑似动脉瘤患者进行CTA检查,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图像处理工作站重建,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术... 目的探讨CT脑血管成像(CTA)检查在脑动脉瘤初步筛选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疑似动脉瘤患者进行CTA检查,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图像处理工作站重建,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术后结果比较。结果 CTA检查诊断32例患者患有动脉瘤37个,2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例较小动脉瘤术前CTA检查漏诊,诊断符合率95.65%;对20例DSA或手术证实的动脉瘤大小与CTA检查比较,瘤体长轴、瘤体短轴、瘤颈宽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检查安全、无创,显影清晰,能明确诊断脑动脉瘤,临床可作为脑动脉瘤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