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及预防
1
作者 赵国芳 周增辉 +1 位作者 王丰民 洪剑平 《现代实用医学》 1995年第4期171-171,共1页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及预防赵国芳,周增辉,王丰民,洪剑平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用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端侧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0.96%~3%[1,2],发生后的病死率在50%以上...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及预防赵国芳,周增辉,王丰民,洪剑平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用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端侧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0.96%~3%[1,2],发生后的病死率在50%以上[3]。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 机械吻合 食管胃 吻合器 空肠造瘘 肠外营养支持 胸心血管外科 胸腔积液 超胸顶吻合 胸内
下载PDF
钝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晚期诊治特点
2
作者 赵国芳 周增辉 +3 位作者 王丰民 洪剑平 沈海波 周宏泉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钝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樊丽珠 应芸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总结14例升主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归性分析1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由于患者手术创伤大,体外转流及手术历时长,加之术后抗凝治疗、呼吸机应用所导致的术后出血、低心排及呼吸道感染等,手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中有1... 目的:总结14例升主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归性分析1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由于患者手术创伤大,体外转流及手术历时长,加之术后抗凝治疗、呼吸机应用所导致的术后出血、低心排及呼吸道感染等,手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中有1例出血,2例有低心排出量。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合并症,加强呼吸道护理。正确使用抗凝药物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升主动脉瘤 护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徐震 董彩军 马振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 目的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77、3.370、3.445、2.762和2.659,P<0.05)。结论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病变 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肋间二孔法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连续200例经验及慢性疼痛的评估
5
作者 赵国芳 杨明磊 +5 位作者 徐湘 倪俊俊 董彩军 郑恩阔 曾招龙 李军芳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 描述单肋间二孔法胸腔镜(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的方法并总结其经验,评估该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连续有217例患者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了单肋间二孔法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2014年... 目的 描述单肋间二孔法胸腔镜(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的方法并总结其经验,评估该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连续有217例患者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了单肋间二孔法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2014年1月至6月,同一术者在该院连续完成了80例传统三孔法VATS肺叶和肺段切除术。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慢性疼痛的数据。结果 200例患者(其中肺癌173例,良性疾病27例)成功进行了单肋间二孔法VATS手术(其中肺叶切除141例,肺段切除59例),17例患者因各种原因中转为三孔VATS或开放手术。200例行单肋间二孔法VATS手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0.1±56.1)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10.5±5.3)枚;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2.9)d。其中4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在术后30d内死亡。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随访成功的92例单肋间二孔组患者与71例三孔组患者,单肋间二孔组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和疼痛分值均明显低于三孔组[25.0%vs 43.7%,χ^2=6.300,P=0.012;(2.3±0.8)分vs(3.6±1.6)分,t=3.912,P〈0.001]。结论 单肋间二孔法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对大多数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这项技术相比传统三孔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慢性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