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管结石上皮Survivin及PCNA表达与肝胆管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苗尊 李明主 顾忻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上皮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肝胆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胆管上皮Survivin及PCNA表达阳性率。结果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上皮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肝胆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胆管上皮Survivin及PCNA表达阳性率。结果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上皮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42.1%和70.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PCNA阳性率为0,而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上皮PCNA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强度为++或+++。其中肝胆管结石组的PCNA与病程长短和结石大小呈正相关,肝胆管癌组的Survivin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701,P<0.01)。结论肝胆管结石上皮组织高表达Survivin及PCNA,提示肝胆管结石上皮有癌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PCNA 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癌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雷 蒋存兵 朱柯磊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PTGD联合MC治疗。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GD联合M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安全性较好,临床疗效较满意,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老年 急性梗阻性胆囊炎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治经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启勇 郑必春 +5 位作者 王伟林 沈岩 张珉 吴健 吴应盛 郑树森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1693-1694,共2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SPN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病理诊断、术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男5例,女43例,男...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SPN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病理诊断、术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男5例,女43例,男女比例1∶8.6;发病年龄15~64岁,平均31.8岁。33例患者(68.8%)无任何症状,因体检发现异常。≤2cm的肿块B超、CT和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8.6%(2/7)、0.0%(0/6)、50.0%(2/4)。手术方式采用胰体尾切除23例(47.9%);胰腺区段切除+胰尾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20.8%);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18.8%);胰腺肿块剜除术3例(6.3%);全胰切除+血管重建1例(2.1%);腹腔镜胰腺手术2例(4.2%)。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误诊率为12.2%,但无一例误诊为胰腺癌。随访2~58个月,患者均存活。结论 SPN的诊断应综合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互相验证;还宜参考好发年龄、性别,遇到年轻女性患者要着重考虑;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虽然诊断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与胰腺癌可作较好鉴别,用于指导手术。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患者术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从更换Gate选取来评估“API技术”中的凋亡细胞存在 被引量:1
4
作者 钟以胜 潘长穿 +2 位作者 潘亚梁 李明主 沈关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API技术”中的凋亡细胞存在并评估“API技术”和常规亚G1峰细胞凋亡检测法的一致性。方法:以0.15μmol· L-1喜树碱诱导MOLT 4细胞凋亡,结果分析从流式细胞术的 FL2 W/FL2 A坐标和 DNA直方图中选取细胞凋亡域Gate来评估... 目的:研究“API技术”中的凋亡细胞存在并评估“API技术”和常规亚G1峰细胞凋亡检测法的一致性。方法:以0.15μmol· L-1喜树碱诱导MOLT 4细胞凋亡,结果分析从流式细胞术的 FL2 W/FL2 A坐标和 DNA直方图中选取细胞凋亡域Gate来评估“API技术”中细胞凋亡域的存在。并分别比较由“API技术”分析获得的细胞凋亡率和由DNA直方图分析得到的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差别。结果:采用不同的 Gate选取方法在“API技术”中找到相同的细胞凋亡域,而“API技术”中的细胞凋亡域与前述两种方法找到的细胞凋亡域并不吻合,由“API技术”分析的细胞凋亡率为(24.75±3.45)%,由传统DNA直方图获得的细胞凋亡率为(5.56±1.17)%,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极显著性(n=8, P<0.01)。结论:“API技术”和亚 G1 峰检测法的细胞凋亡域不一致,“API技术”对细胞周期特异性凋亡的检测结果与亚G1峰检测结果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特异性凋亡 API技术 GATE
下载PDF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干预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郁亚波 卓奇峰 张建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058-1059,共2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一种造影术,它通过特制的器械进入患者十二指肠,完成对患者胆总管以及胰管的造影,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但因其有创操作的特性,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障碍,为此,探究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一种造影术,它通过特制的器械进入患者十二指肠,完成对患者胆总管以及胰管的造影,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但因其有创操作的特性,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障碍,为此,探究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在采取ERCP检查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行ERCP检查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结石患者 护理干预 胆总管 并发症 复发性 检查后 ERCP检查
下载PDF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宗杨 冯济业 +5 位作者 王金波 李元洪 胡义辉 王金发 张晶晶 李明主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比较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与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半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三种方法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取的105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其中35例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术(A组),35例行... 目的比较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与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半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三种方法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取的105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其中35例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术(A组),35例行Pringle法肝癌切除术(B组),35例行半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C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差异。A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较小,手术并发症较少。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术定位精确、清晰,术中操作简单,可减轻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sson蒂横断 肝切除术 肝癌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卓奇峰 陈鲧 +1 位作者 陈明良 牟一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2期165-167,173,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在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20例已行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MV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胆管细胞癌术后生存相关,危险度...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在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20例已行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MV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胆管细胞癌术后生存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79、1.56、1.32;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33、1.45。CA19-9阳性组MVD值大于CA19-9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P<0.05);淋巴结转移组MVD值大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P<0.05)。结论 MVD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应立平 冯济业 +2 位作者 王金波 吴宗杨 李元洪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复发性肝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发性肝癌的34个肿块经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短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变...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复发性肝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发性肝癌的34个肿块经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短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变化及并发症。结果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的肿块30个,不完全消融(non-complete ablation,NCA)4个,CA率88.23%(30/34)。其中肿块直径≤3 cm的CA率为96.00%(24/25),3-5 cm为66.67%(4/6),≥5 cm为66.67%(2/3)。24例患者共有12例术前AFP升高,术后11例下降,其中转阴6例,另有1例升高。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治疗复发性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尤其适合治疗小病灶(直径≤3 cm),其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射频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保脾对比切脾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柯磊 李定耀 +1 位作者 陈磊 徐顶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保脾组(n=11)和腹腔镜切脾组(n=...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保脾组(n=11)和腹腔镜切脾组(n=28)。经倾向性得分配对后,两组各10例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保脾组与脾切除组手术时间[(175.3±47.6)min vs (187.6±56.7)min,P=0.15]、切除病灶直径[(31.6±3.7)mm vs (35.8±5.7)mm,P=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脾组[(45.5±13.4)mL vs (105.9±34.7)mL,P<0.001]。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80% vs 100%,P=0.531)、胰漏发生率(40% vs 50%,P=0.650)无统计学差异。保脾组术后白细胞(WBC)峰值[(10.6±4.7)×10^9/L vs (15.3±5.9)×10^9/L,P<0.001]以及术后近期血小板(PLT)峰值[(534.0±149.4)×10^12/L vs (718.0±200.9)×10^12/L,P<0.001]低于切脾组,生活质量(QOL)评分[(39.3±8.3) vs (27.0±9.5),P<0.001]优于切脾组。无一例发生爆发性感染。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和腹腔镜切脾胰体尾切除术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血液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联合脾脏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 倾向性得分
下载PDF
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建雷 李明主 丁力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恢复和激素水平以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入肝胆外科治疗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共28例,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结节性肝硬变。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长链... 目的观察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恢复和激素水平以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入肝胆外科治疗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共28例,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结节性肝硬变。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长链脂肪乳剂(LCT),B组为中/长链混合乳剂(MCT/LCT)。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7 d的皮质醇、血胰岛素、胰高糖素;G/I;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糖(Glu)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的TBi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A组的总胆红素(TBi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较术后第1天有所降低,术后第7天A组的总胆红素(TBil)仍呈下降趋势,且降低幅度缓慢,而B组的TBil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7天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4天B组的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在术后不同时间均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皮质醇、胰岛素、胰高糖素及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均较术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上述各指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上述各指标降低的水平均与术前基本一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天,B组胰高糖素及G/I比值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B组胰高糖素及G/I比值也较A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第4、7天,B组的血糖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A组的血糖水平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1天未见明显变化,还处在较高水平。结论中/长链脂肪乳剂可能是肝脏外科患者更为理想的脂肪能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激素 肝脏外科
下载PDF
肝动脉造影联合肝脏超声造影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焕军 忻畅 +2 位作者 卓奇峰 陈磊 陈明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2期27-3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联合肝脏超声造影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肝细胞肝癌(直径3 cm)患者的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68例患者术前单独接受肝脏造影B超检查,54例术前...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联合肝脏超声造影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肝细胞肝癌(直径3 cm)患者的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68例患者术前单独接受肝脏造影B超检查,54例术前诊断肝癌,术前对于肝癌的诊断率为79.4%,35例患者术前单独接受肝动脉造影,其中25例术前诊断为肝癌,术前诊断率为71.4%;28例患者术前同时接受肝脏超声造影和肝动脉造影检查,联合诊断为肝癌27例,肝脏造影B超联合肝动脉造影对于肝癌的诊断率可达到96.4%,结果提示肝脏造影B超和肝动脉造影单独诊断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联合检查后分别与肝动脉造影、肝脏造影B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肝脏超声造影联合肝动脉造影可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有助于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动脉造影 肝癌 肝占位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38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柯磊 李定耀 +1 位作者 蒋存兵 陆才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疗经验,以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11年4月经手术证实的38例Mirizzi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 38例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16例(42.1%),按Csendes分型,I型20例,Ⅱ型14例,Ⅲ型3例...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疗经验,以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11年4月经手术证实的38例Mirizzi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 38例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16例(42.1%),按Csendes分型,I型20例,Ⅱ型14例,Ⅲ型3例,Ⅳ型1例。12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15例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加深认识可有效避免胆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临床特点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肝脏造影B超在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肝占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明良 严焕军 +1 位作者 忻畅 卓奇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6期87-9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造影B超在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肝占位患者42例(50个病灶),回顾其超声常规检查及造影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病灶5个,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灌注... 目的探讨肝脏造影B超在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肝占位患者42例(50个病灶),回顾其超声常规检查及造影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病灶5个,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灌注,门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肝转移性肝癌病灶16个,5个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增强,11个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2个在门静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4个表现为缓慢退出,肝血管瘤病灶13个,表现为动脉期及门脉期缓慢向心性增强,肝实质期也表现为增强,肝囊肿病灶16个,未见明显增强,恶性肿瘤均经过病理证实,肝血管瘤、肝囊肿均术中探查证实。结论超声造影对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可指导术中诊疗方案及整体治疗方案,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或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基因2在肝细胞癌中的杂合性缺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济业 张晶晶 +2 位作者 王金发 吴宗杨 应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04-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的杂合性缺失(LOH)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6例HCC患者的临床手术组织样本,对位于Mfn2附近的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LOH分析。结果:所有样本中4个微卫星位点发生LOH的...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的杂合性缺失(LOH)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6例HCC患者的临床手术组织样本,对位于Mfn2附近的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LOH分析。结果:所有样本中4个微卫星位点发生LOH的总频率为39.3%(22/56),在D1S2667,D1S2740,D1S434和D1S228位点发生LOH的频率分别为34.1%(14/41),31%(9/29),37.1%(13/35),37%(17/46)。对LOH的发生率和乙肝病毒(HBV)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HBV阴性者在D1S434,D1S228位点的LOH频率显著高于HBV阳性者(P<0.05);AFP阳性者在D1S2667位点的LOH频率显著高于AFP阴性者(P<0.05)。LOH频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HCV感染,有无癌栓,肝内是否多发,有无肝硬化,肿瘤的大小,有无包膜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C患者的Mfn2基因易发生LOH,LOH的发生率与HBV感染,血清AFP值的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Mfn2的LOH可能在HBV阴性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杂合性缺失 线粒体融合基因2 乙肝病毒
下载PDF
胰腺癌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被公认为早期和无远处转移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1]。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胰腺外科水平的提高,胰腺癌的切除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不断下降,但胰腺癌...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被公认为早期和无远处转移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1]。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胰腺外科水平的提高,胰腺癌的切除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不断下降,但胰腺癌术后的远期生存率仍很不理想,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高,5年生存率10%~20%[2]。本文回顾20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探讨影响胰腺癌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的因素,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手术切除 预后因素 淋巴转移 远期生存
下载PDF
2017年鄞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旭姣 马坚 +3 位作者 应建飞 鲁勇 夏超群 方晶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了解2017年鄞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病原菌培养,另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11450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 目的了解2017年鄞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病原菌培养,另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11450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26株(4.6%),其中革兰阳性菌264株(50.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48株(47.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14株(2.7%),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病原菌检出率以普外科最高。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未检出耐药菌;大肠埃希菌未检出阿米卡星耐药株;肺炎克雷伯菌除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外,耐药率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几乎都耐药。结论本地区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且耐药情况普遍;故了解病原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PTC和ERC在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忻畅 胡义辉 +3 位作者 严焕军 卓奇峰 张建雷 陈明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2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和内镜逆行肝胆管造影途径(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ERC)在胆道恶性梗阻中放置支架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6例因胆道恶性梗阻放置支架...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和内镜逆行肝胆管造影途径(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ERC)在胆道恶性梗阻中放置支架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6例因胆道恶性梗阻放置支架引流的患者,按其放置方法的不同分成经PTC组(包括因ERC组失败后改行PTC的8例)42例和ERC组132例,其中ERC组又包括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并比较各组患者的成功率、引流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经ERC及PTC胆道引流的成功率分别为95.2%和100.0%。两者在胆道引流效果、术后胰腺炎、胆道出血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ERC组胆道感染、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PTC组(P<0.05)。结论经ERC及经PTC胆道引流的方法均切实可行,且各有优势,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恶性梗阻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肝胆管造影 胆道支架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系统化整体护理 肝移植术后 治疗效果 胆管狭窄 胆道并发症 心理干预 胆道狭窄
下载PDF
切口局部镇痛对肝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益峰 郁亚波 +3 位作者 陈磊 卓奇峰 蒋存兵 陈明良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5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切口局部镇痛方式在肝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切口局部镇痛组(A组)20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联合切口镇痛泵镇痛;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20例,术后采用芬... 目的观察切口局部镇痛方式在肝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切口局部镇痛组(A组)20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联合切口镇痛泵镇痛;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20例,术后采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自控泵镇痛;对照组(C组)20例,术后根据数字评价量表法(NRS)评分系统应用盐酸曲马朵注射液镇痛。比较各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后6、12、24、48小时NRS评分A、B组均显著低于C组,术后12小时内NRS评分A组低于B组,术后12小时后两组接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A、B组接近,且均低于C组;术后2 4小时A LT水平A、C组接近,均低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结论切口局部镇痛方式治疗肝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镇痛 肝癌 手术后 急性疼痛
下载PDF
肿瘤灭活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后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主 李定耀 +1 位作者 陈明良 李元洪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肝移植前等待期经过肿瘤灭活时其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肝硬化伴肝癌病人14例术前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进行肿瘤灭活并与同组5同期未行肿瘤灭活者比较其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影...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肝移植前等待期经过肿瘤灭活时其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肝硬化伴肝癌病人14例术前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进行肿瘤灭活并与同组5同期未行肿瘤灭活者比较其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组19例,随访6~61月,18例获无瘤存活,其中术前行RFA的4例病理见肿瘤坏死;10例TACE中有9例肿瘤有坏死,已平均存活18.1月。未行治疗的6例中1例于术后4个月骨转移,带瘤存活12个月后死亡。结论肝硬化伴肝癌在移植术前等待期用TACE或射频消融行肿瘤灭活,对提高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肿瘤 肿瘤灭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