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0
1
作者 陈志丽 王红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4.44%和75.00%,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分别为(12.33±3.11)、(10.39±3.18)s,泪液分泌长度分别为(10.11±2.31)、(12.93±3.10)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泪液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能促进泪膜的稳定性,减少泪液分泌与角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干眼症 泪膜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春元 王惠云 陈志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酶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收治的DR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酶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收治的DR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酶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NO和ET-1均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TT及APTT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DR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凝血酶
下载PDF
黄斑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素琼 蔡舂元 胡曙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分析正视,高、中、低度近视眼球与黄斑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2014-05来本院眼科就诊患者,挑选志愿参与研究并且处于18~28岁年龄段,矫正视力≥1.0,眼内压≤21mmHg的青少年,共计276例276眼纳入本次研究。视力情况分布为... 目的:分析正视,高、中、低度近视眼球与黄斑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2014-05来本院眼科就诊患者,挑选志愿参与研究并且处于18~28岁年龄段,矫正视力≥1.0,眼内压≤21mmHg的青少年,共计276例276眼纳入本次研究。视力情况分布为:正视49眼,低度近视72眼,中度近视104眼,高度近视51眼。使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器对黄斑中心区厚度,内环、外环的颞、上、鼻、下各个区域的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视网膜体积进行检测,将正视,高、中、低度近视人群的眼球黄斑各部位厚度与视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视组与低、中、高度近视组的黄斑中心区厚度分别为(225.38±20.97)μm,(230.97±19.15)μm,(227.01±16.92)μm,(231.91±18.97)μm,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280.92±12.71)μm,(278.15±11.90)μm,(270.05±12.07)μm,(267.93±11.08)μm。低、中、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组的黄斑中心区厚度差异(F=1.253,P=0.291)及中心凹厚度差异(F=1.034,P=0.378)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近视组的黄斑内环、外环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度近视组组间比较,中度近视组黄斑的内环、外环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与低度近视组相比明显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高度近视组相比,黄斑内环、外环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矫正视力正常的近视青少年患者,其黄斑中心的视网膜仍保持正常厚度,但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其它视区的视网膜厚度逐渐变薄,并且变薄的量从黄斑外环向内环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厚度 视力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英 陈志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54-856,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高龄白内障患者71例123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6~96岁。将123眼随机分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组(A组,55眼)和超声乳化组(B组,68眼)再分别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研究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高龄白内障患者71例123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6~96岁。将123眼随机分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组(A组,55眼)和超声乳化组(B组,68眼)再分别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5)。两组分别有42眼和54眼出现角膜水肿。两组之间发生I级、Ⅱ级及Ⅲ级角膜水肿的眼数无显著差异(χ2=0.81,P〉0.05);但A组发生Ⅲ级的比例少于B组。A组患者角膜水肿术后消退时间快于B组,其中术后1d消退的眼数A组多于B组(χ2=6.45,P〈0.05)。术后两组内皮细胞计数分别是(2341±238)个/mm2和(2181±282)个/mm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O.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结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式,其疗效与超声乳化手术相近,且费用较低,更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龄 小切口 超声乳化术 疗效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志丽 陈海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4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1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1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程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前房渗出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减少术后不适,促进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老年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药膜治疗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曙辉 林素琼 +2 位作者 陈海英 陈志丽 潘文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74-2475,2515,共3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药膜治疗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药膜治疗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霉唑药膜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1.35%、43.24%及94.59%,对照组分别为36.36%、42.42%及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为〈0.3、0.3-0.5、0.6-0.8、≥1.0者分别占2.70%、13.51%、59.46%和24.33%,对照组分别占9.09%、24.24%、51.52%和15.15%,观察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药膜治疗角膜外伤后真菌感染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可行、易被接受,可以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观察大样本应用后是否存在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克霉唑 角膜外伤 真菌 角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