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保护素保护关节软骨细胞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智 徐洪伟 +3 位作者 徐宏光 张晓玲 马明明 徐永明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08-913,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对间歇性循环牵张力(ICMT)加力诱导下退变的关节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获取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传代至P2代进行实验,对细胞用FX-5000TM细胞体外力学刺激装置进行力学刺激,建立关节软骨细胞体外退变模型。P...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对间歇性循环牵张力(ICMT)加力诱导下退变的关节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获取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传代至P2代进行实验,对细胞用FX-5000TM细胞体外力学刺激装置进行力学刺激,建立关节软骨细胞体外退变模型。P2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ICMT 3 d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对细胞进行8%压强的ICMT,0.5 Hz,10 h/d,加力3 d)、OPG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OPG培养细胞)、ICMT 3 d+OPG组(对用含有OPG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进行加力3 d)。培养3 d后收集各组细胞,应用倒置相差光学显微镜观察关节软骨细胞的表型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四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OPG和不同ICMT作用时间下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的变化。RT-PCR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细胞中二型胶原、蛋白聚糖、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9(SOX-9)、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MP-13、p65、磷酸化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MT 3 d组细胞发生梭形改变,细胞外基质减少;ICMT 3 d+20 ng OPG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细胞外基质的丢失得到改善。ICMT 1 d组、ICMT 2 d组、ICMT 3 d组、5 ng OPG组、10 ng OPG组和20 ng OPG组与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CMT 1 d组、ICMT 3 d组细胞中二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ICMT 3 d组细胞中MMP-13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CMT 3 d组比较,ICMT 3 d+10 ng OPG组细胞中二型胶原、SOX-9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ICMT 3 d+20 ng OPG组细胞中二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ICMT 3 d+10 ng OPG组、ICMT 3 d+20 ng OPG组细胞中MMP-13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CMT 3 d组比较,ICMT 3 d+5 ng OPG组、ICMT 3 d+10 ng OPG组、ICMT 3 d+20 ng OPG组MMP-13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ICMT 3 d组比较,ICMT 3 d+10 ng OPG组、ICMT 3 d+20 ng OPG组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结论OPG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可以抑制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从而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关节软骨细胞 间歇性循环牵张力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荣 徐维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2016-12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患者...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2016-12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患者均给予铝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13.3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传统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应激性溃疡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史德军 朱浩玮 +2 位作者 张杰彪 李之斌 叶勇健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KP治疗的50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23例)和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KP治疗的50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23例)和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伤椎椎体高度压缩率、VAS评分及ODI。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单侧组明显少于双侧组(P<0.01);每椎骨水泥注入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水泥渗漏:单侧组2例,双侧组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及伤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3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OVCF均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较双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入路 椎弓根旁入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掌侧单切口联合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5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德军 吴巍巍 +2 位作者 兰观华 江志强 陈一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掌侧单切口联合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0月对25例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单切口、掌背侧联合人路放置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2—115min。平均84min。术中... 目的探讨经掌侧单切口联合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0月对25例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单切口、掌背侧联合人路放置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2—115min。平均84min。术中出血量10—80ml,平均22ml。术中桡动脉挫伤1例,术后B超检查未形成血管栓塞及血管瘤;伸肌腱粘连1例,经局部理疗及功能锻炼,术后5个月好转。25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4.1月。术后6~13周(平均8.3周)骨折愈合。按Gartland和Werley计分法评价,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0%(23/25);放射学评价按Lidstrom评分标准,桡骨关节面恢复优良率88.0%(22/25)。结论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单切口、掌背侧联合入路的方法能清晰地同时显露桡骨远端掌背侧关节面,避免背侧辅助小切口,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单切121 联合入路 桡骨远端 骨折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调控β-catenin通路治疗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一洲 叶勇健 +1 位作者 李之斌 陈丹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791-794,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疗效和分子机制。方法24只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小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模,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组...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疗效和分子机制。方法24只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小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模,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组织。术后第4天开始,金匮肾气丸组给予金匮肾气丸溶液含生药1g/mL 0.2mL/天,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8周后,摘取小鼠双侧股骨进行Micro-CT、病理染色和qRT-PCR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密度[(0.90±0.07)mg/mm^3比(1.21±0.10)mg/mm^3,P<0.05]、骨体积分数[(26.31±2.90)%比(42.10±5.35)%,P<0.05]和骨小梁数目[(2.39±0.29)N/mm比(3.51±0.42)N/mm,P<0.05]均降低,骨小梁间距增加[(0.34±0.08)mm比(0.21±0.05)mm,P<0.05],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变化[(0.12±0.01)mm比(0.12±0.03)mm,P>0.05],骨小梁面积分数减少[(12.89±4.36)%比(22.52±2.32)%,P<0.05],骨髓腔内脂肪空泡面积比[(13.01±4.95)%比(3.03±0.66)%,P<0.05]和直径[(32.03±5.62)μm比(23.22±1.90)μm,P<0.05]均增加。β-catenin及其下游Osterix和ALP基因表达减少[β-catenin:(0.39±0.14)比(1.04±0.34);Osterix:(0.36±0.13)比(1.11±0.35);ALP:(0.27±0.08)比(1.00±0.12);P均<0.05]。金匮肾气丸治疗后,小鼠股骨骨密度升高[(1.15±0.12)mg/mm^3比(0.90±0.07)mg/mm^3,P<0.05],骨体积分数[(34.24±4.01)%比(26.31±2.90)%,P<0.05]和骨小梁数目[(2.72±0.25)N/mm比(2.39±0.29)N/mm,P<0.05]均升高,骨小梁间距减少[(0.26±0.03)mm比(0.34±0.08)mm,P<0.05],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变化[(0.12±0.02)mm比(0.12±0.01)mm,P>0.05],骨小梁面积分数增加[(20.17±4.88)%比(12.89±4.36)%,P<0.05],髓腔内脂肪空泡面积[(6.96±3.58)%比(13.01±4.95)%,P<0.05]和直径[(25.43±3.91)μm比(32.03±5.62)μm,P均<0.05]均减少。β-catenin、Osterix和ALP的mRNA表达升高[β-catenin:(0.877±0.224)比(0.387±0.139);Osterix:(0.881±0.187)比(0.362±0.134);ALP:(0.812±0.145)比(0.272±0.077),P均<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延缓去卵巢小鼠骨量丢失,其可能作用机制是促进β-catenin及下游Osterix、ALP成骨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金匮肾气丸 骨质疏松症 Β-CATENIN 卵巢
下载PDF
闭合克氏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6
作者 许光阳 吴可晚 滕晓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3期318-319,共2页
外伤致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表现为手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背伸不能的一种畸形称为骨性锤状指。X线侧位片可见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撕脱骨块向背侧移位。自2009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闭合克氏针阻挡加压骨折... 外伤致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表现为手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背伸不能的一种畸形称为骨性锤状指。X线侧位片可见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撕脱骨块向背侧移位。自2009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闭合克氏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锤状指 骨折块 克氏针 治疗 加压 撕脱骨折 远节指骨 伸肌腱断裂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志强 徐德洪 吴巍巍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关节腔内注射...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7.3%)明显高于对照组(41.3%),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20m步行时间及C反应蛋白、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注射液 美洛昔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髋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余霄 张迪峰 +3 位作者 宋蒙胜 陈泽铭 杨凯 庞清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股骨头颈、螺钉以及髋臼受力状况,从力学角度对股骨颈及髋臼进行受力分析。方法收集1名健康成年女性髋部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及相关功能模拟建立Pauwells角>...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股骨头颈、螺钉以及髋臼受力状况,从力学角度对股骨颈及髋臼进行受力分析。方法收集1名健康成年女性髋部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及相关功能模拟建立Pauwells角>5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钉术后短缩模型,分为正常无短缩组、短缩2.5 mm组、短缩7.5 mm组、短缩12.5 mm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 2012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不同股骨颈短缩模型的髋臼表面、股骨头表面、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应力云图等相关数据。结果股骨颈无短缩、短缩2.5 mm、短缩7.5 mm和短缩12.5 mm的情况下,股骨颈上方空心钉最大拉伸应力以及股骨颈骨折端最大应力值逐渐增大;股骨颈下方以及内侧皮质区受到的最大压缩应力值逐渐减小;股骨头表面最大应力分别为14.9、15.0、16.3、16.3 MPa,髋臼表面最大应力则分别为10.1、10.1、10.5、11.7 MPa。结论股骨颈短缩后髋关节力学环境发生变化,随着颈短缩程度的加剧髋臼的应力峰值不断增高,当股骨颈重度短缩时,导致负荷分布不均,髋关节复杂活动能力下降,并且股骨颈骨折术后短缩的改变可能在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颈短缩 有限元分析 髋关节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