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209-210,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并发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研究及随访期间血压...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并发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研究及随访期间血压控制情况、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服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期间以及结束之后服用降压药种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规范患者的服药情况,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卒中 高血压管理模式 慢性疾病管理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心血管系统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碧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476-47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8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并对发生心血管系...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8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并对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1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共有42例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病率为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2.452)、热程(OR=1.337)、C-反应蛋白(OR=1.563)、发热程度(OR=1.31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OR=2.452)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外心血管系统损害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CD4^+/CD8^+比值升高(OR=0.679)则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年龄、热程、高C-反应蛋白、发热程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及低血清CD4^+/CD8^+比值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心血管系统损害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根据这些高危因素制定防止措施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心血管系统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建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肝素辅助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768,P<0.05;x2=4.4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肝素辅助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768,P<0.05;x2=4.493,P<0.05)。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低分子肝素配合常规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肺心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健康管理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制建立的必由之路——关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是人一生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中,但能否取得成功,群众能否满意尚待关注,众多专家学者也对医改方案中的众多具体内容褒贬不一。医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是人一生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中,但能否取得成功,群众能否满意尚待关注,众多专家学者也对医改方案中的众多具体内容褒贬不一。医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和重点,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医药卫生 体制 改革
原文传递
益生菌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碧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71-873,共3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口服,连续给药7d,分别在腹泻病程的第3天和第7天收集2次粪便,进行粪便涂片菌群分析,在治疗后第7天观察2组患儿肠道屏障功能,对比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20例痊愈或有效,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93例痊愈或有效,总有效率为77.50%,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D-乳酸、血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能有效改善小儿肠道菌群平衡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提高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轮状病毒 腹泻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