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赛华 胡静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小牛血清白蛋白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小牛血清白蛋白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g/kg、1.0g/kg和2.0g/kg的黄葵胶囊灌胃,共8周。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肾组织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系膜基质增生,黄葵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41.51±3.84)%比(58.23±4.52)%、(46.31±4.14)%、(50.25±4.37)%、(56.04±4.42)%,P<0.05;CD4:(21.73±2.86)%比(37.61±3.47)%、(26.59±2.97)%、(32.44±3.11)%、(35.31±3.32)%,P<0.05;CD4/CD8:(0.64±1.16)比(1.75±1.68)、(0.86±1.31)、(1.23±1.52)、(1.52±1.54),P<0.05];CD8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74±2.46)%比(21.49±2.07)%、(30.81±2.27)%、(26.33±2.05)%、(23.17±2.15)%,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和U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r:(68.62±5.74)μmol/L比(45.21±6.72)μmol/L、(62.17±7.23)μmol/L、(58.06±6.18)μmol/L、(52.45±6.85)μmol/L,P<0.05;BUN:(17.29±2.43)mmol/L比(7.26±2.01)mmol/L、(14.67±2.28)mmol/L、(11.05±2.17)mmol/L、(9.14±2.37)mmol/L,P<0.05;UA:(114.37±9.27)μmol/L比(65.68±7.12)μmol/L、(87.53±8.76)μmol/L、(80.49±8.49)μmol/L、(72.66±8.27)μmol/L,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IL-6、ICAM-1和TGF-β1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黄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6:(0.27±0.04)比(0.15±0.01)、(0.22±0.02)、(0.19±0.02)、(0.17±0.01),P<0.05;ICAM-1:(0.26±0.02)比(0.12±0.03)、(0.21±0.03)、(0.18±0.02)、(0.15±0.03),P<0.05;TGF-β1:(0.42±0.03)比(0.21±0.02)、(0.36±0.02)、(0.31±0.03)、(0.27±0.01),P<0.05]。结论黄葵胶囊可保护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脏组织,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黄葵胶囊
下载PDF
解毒护肝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和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赛华 胡静娜 +1 位作者 梅璟妍 马卫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研究解毒护肝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和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护肝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2.7、5.4和10.8g/kg)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 目的:研究解毒护肝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和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护肝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2.7、5.4和10.8g/kg)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及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小肠组织occludin-5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脂肪细胞堆积,肝细胞增大,肝索排列紊乱,伴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肝细胞形态尚规则,肝索排列整齐,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模型组小肠黏膜绒毛萎缩,上皮细胞脱落,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黏膜紧密,水肿减轻,浸润的炎性细胞不明显。试验组ALT、AST、LDH和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随解毒护肝颗粒剂量的增加,试验组ALT、AST、LDH和TNF-α显著降低;而试验组occludin-5显著高于模型组,且随解毒护肝颗粒剂量的增加,试验组occludin-5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护肝颗粒可改善肝及小肠的组织结构,保护损伤的肝脏,减轻炎症反应,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解毒颗粒 免疫性肝损伤 炎症因子 紧密连接蛋白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