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保护与开发现状及管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竞争 包若绮 +2 位作者 焦海峰 尤仲杰 史金芬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9期86-89,共4页
浙江渔山列岛先后被国家海洋局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文章详述渔山列岛基本情况、保护与开发现状,针对渔山列岛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渔山列岛... 浙江渔山列岛先后被国家海洋局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文章详述渔山列岛基本情况、保护与开发现状,针对渔山列岛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山列岛 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洋公园 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牡蛎中HIV-1蛋白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其抑制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红丹 汪秋宽 +1 位作者 何云海 徐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8-132,共5页
牡蛎HIV-1蛋白酶抑制肽的制备是以其对HIV-1蛋白酶的抑制率及IC50值为指标,以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对牡蛎进行酶解时间单因素和加酶量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37℃、时间5 h、酶加量20%、底物浓度37.5%... 牡蛎HIV-1蛋白酶抑制肽的制备是以其对HIV-1蛋白酶的抑制率及IC50值为指标,以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对牡蛎进行酶解时间单因素和加酶量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37℃、时间5 h、酶加量20%、底物浓度37.5%。把酶解液经过凝胶柱和HPLC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粗提取物中含有很多肽,对HIV-1蛋白酶的抑制率最高的肽在浓度为1 000μg/m L时达到81.95%,IC50值为68.66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酶解 HIV-1蛋白酶抑制肽
下载PDF
舟山嵊泗县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瑜 刘红丹 +2 位作者 王建庆 毋瑾超 林忠洲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舟山市嵊泗县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客观分析了嵊泗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以期为今后浙江省乃至全国各海岛县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海岛 生态文明 示范区 嵊泗
下载PDF
海岛风能海水淡化组合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典勇 施慧雄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利用风能作为海水淡化的动力能源是目前较新颖的研究课题,国际上报道的还不多。根据东南沿海丰富的海岛风能资源和海岛缺淡水的现状,就如何利用洁净能源——风能和从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将风力发电与海水淡化装置进行... 利用风能作为海水淡化的动力能源是目前较新颖的研究课题,国际上报道的还不多。根据东南沿海丰富的海岛风能资源和海岛缺淡水的现状,就如何利用洁净能源——风能和从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将风力发电与海水淡化装置进行组合。通过对不同功率的离网型和并网型风力发电机技术特征的分析,设计了风能发电与不同规模海水淡化装置的组合,研究表明,30 t/d以下的海水淡化装置可以利用储能电池把风能聚集起来,作为海水淡化的动力能源,大于3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必需并网。该研究还以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为实例,在测得该岛风能效益时间表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不同功率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与300 t/d和50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相配套,并对制水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不计投资利息,50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产水的单位成本为2.77元/t,间隙性生产(单纯的风力发电制水)产水的单位成本为1.43元/t,有望低于市政供水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海水淡化 组合 产水成本
下载PDF
盘活存量围填海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以杭州湾新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海波 朱志海 +2 位作者 毋瑾超 何从颖 张肖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文章参考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以杭州湾新区盘活存量围填海为例,估算盘活存量围填海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同时针对盘活存量围填海,提出摸清家底、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围填海 海域综合管理 海洋生态 集约用海
下载PDF
宁波市陆海及河海管理分界线的界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和福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B07期64-75,共12页
宁波市东临东海,杭州湾和三门湾分别从其北边和南边挟裹,象山港从中间嵌入陆域,与上海、舟山隔海相望,东西宽为175 km,南北长为192 km,海域面积为9758 km2,大陆岸线全长为1594km,辖区浅海面积为4524.84 km2。宁波市海岸线由于自然和人... 宁波市东临东海,杭州湾和三门湾分别从其北边和南边挟裹,象山港从中间嵌入陆域,与上海、舟山隔海相望,东西宽为175 km,南北长为192 km,海域面积为9758 km2,大陆岸线全长为1594km,辖区浅海面积为4524.84 km2。宁波市海岸线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不断变化,其中自然的滩涂淤涨使岸线向海推进,人为接连岛工程使海岸线长度增加,而滩涂围垦往往把曲折海岸线变成直线岸线,使总体岸线缩短,这些海岸线变化给陆海管理分界线的确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宁波市主要入海河流有钱塘江和甬江,对于入海河流河海管理分界线和部门管理权限尚不清楚,区域管理同样存在多头管理和低效率现象。通过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宁波市海岸线、海岸带和主要入海河流分布特征以及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国际海岸线、海岸带和河海分界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宁波市海岸线和入海河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管理现状和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们对宁波市海塘或海堤为界的陆海管理分界线、滩涂或淤涨型岸滩的陆海管理分界线、稳定岸滩的陆海管理分界线、港口码头海域界线、其它海岸工程界址线的界定和大潮高潮痕迹线为围海(涂)内界线的界定以及对钱塘江入海口的河海管理分界线和甬江的河海管理分界线的界定提出了初步建议,旨在为贯彻实施海洋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宁波市海岸带区域开发管理和有效保障海洋管理职能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海岸带 河海分界线
下载PDF
宁波象山港养殖贝类污染物现状调查分析
7
作者 吴蓓莉 吴佳莉 +2 位作者 柴丽月 王剑萍 胡卓琼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2010—2015年期间连续对宁波象山港海水贝类养殖区进行了监测采样,历年共采集样品294批次,并分析了贝类体内的微生物、重金属、贝类毒素、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状况.结果表明:宁波市沿岸贝类产品总体上良好,但仍有部分指标超标,在29... 2010—2015年期间连续对宁波象山港海水贝类养殖区进行了监测采样,历年共采集样品294批次,并分析了贝类体内的微生物、重金属、贝类毒素、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状况.结果表明:宁波市沿岸贝类产品总体上良好,但仍有部分指标超标,在294份样品中有74份样品(包括2类区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影响因子是大肠杆菌,部分样品的菌落总数、重金属镉超出有关区域的标准含量.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多氯联苯项目均符合国家贝类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贝类 微生物 重金属 贝类毒素 多氯联苯 分析
下载PDF
溢油对东海浮游生物垂直迁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琳伟 王燕兵 +2 位作者 李共国 王自磐 杨和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以垂直下移率为指标,研究了正面敞开区、背面敞开区、背流区和湍流区4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溢油对东海浮游生物垂直迁移活动的影响。生态特征对大多数浮游生物垂直下移率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面敞开区(A)>背面敞开区(B)>背流区... 以垂直下移率为指标,研究了正面敞开区、背面敞开区、背流区和湍流区4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溢油对东海浮游生物垂直迁移活动的影响。生态特征对大多数浮游生物垂直下移率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面敞开区(A)>背面敞开区(B)>背流区(D)>湍流区(C)。方差分析表明:总浮游植物、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总桡足类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在4种生态特征之间的垂直下移率存在显著的差异。4种生态特征间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的垂直下移率除背流区与湍流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两两生态特征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对溢油污染表现出了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浮游生物 垂直迁移
下载PDF
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焦海峰 施慧雄 +4 位作者 刘红丹 尤仲杰 楼志军 黄滨 黄呈炜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于2009年3月的大潮期间对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0种,其中腔肠动物3种,多毛类11种,软体动物45种,甲壳类19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 于2009年3月的大潮期间对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0种,其中腔肠动物3种,多毛类11种,软体动物45种,甲壳类19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5307.06g/m2,总平均丰度为2323.20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Man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421~2.417、0.497~0.624、1.396~3.223和0.484~0.648,平均值为2.052、0.577、2.477和0.590。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无干扰或轻度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山列岛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下载PDF
嘉庚蛸精子发生组织学及性腺发育研究
10
作者 焦海峰 尤仲杰 金信飞 《齐鲁渔业》 2011年第8期3-5,共3页
对嘉庚蛸精子发生的组织学进行了报道,并对精子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根据生殖细胞的宏观发育将雄性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嘉庚蛸的性腺发育为周年性,精子成熟的... 对嘉庚蛸精子发生的组织学进行了报道,并对精子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根据生殖细胞的宏观发育将雄性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嘉庚蛸的性腺发育为周年性,精子成熟的季节在12月下旬,1月中下旬成熟的精荚就已经装配完成,具备生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庚蛸 精子 组织学 性腺发育
原文传递
浙江渔山列岛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被引量:18
11
作者 焦海峰 施慧雄 +3 位作者 尤仲杰 楼志军 刘红丹 金信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3-2178,共6页
为揭示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现状,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取样.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了调查海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结果表明: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 为揭示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现状,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取样.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了调查海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结果表明: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419.5ind.m-2,以去灰干质量(AFDM)计,平均生物量为565.53g.m-2,平均次级生产力为285.58g.m-2.a-1,P/B值为0.51.潮间带次级生产力受大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影响明显,5个关键生物种(条纹隔贻贝、偏顶蛤、覆瓦小蛇螺、日本笠藤壶和鳞笠藤壶)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为84.0%.研究海域P/B值低于其他海域,说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群落结构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渔山列岛 岩礁潮间带
原文传递
渔山岛岩石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焦海峰 彭小明 +3 位作者 尤仲杰 施慧雄 楼志军 刘红丹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518,共8页
为系统研究渔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该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取样,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和丰度,并分析了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0种... 为系统研究渔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该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取样,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和丰度,并分析了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0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的周年平均值分别为3.328±0.109、0.725±0.021、4.350±0.216和0.823±0.016。One-WayANOVA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R)在断面间表现出显著(H':F4,15=3.192,P<0.05)与极显著差异(R:F4,15=5.623,P<0.01),均匀度(J)和多样性指数(D)的季节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J:F3,16=6.575,P<0.01;D:F3,16=3.359,P<0.05)。渔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化明显,季节性的节律变化显著。ABC曲线分析表明:虽然仅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轻微的扰动,但潮间带生物群落已处于受潜在干扰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山岛 海洋特别保护区 底栖动物 多样性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海水中5种除草剂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琳 柴继业 +1 位作者 史西志 杨竞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5期1076-1079,1112,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DLLME-GC-MS)法,建立海水中5种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除草剂(敌草腈、扑灭津、炔苯酰草胺、嗪草酮、氨基丙氟灵)的检测方法。实验考察了萃取剂的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以及萃... 采用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DLLME-GC-MS)法,建立海水中5种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除草剂(敌草腈、扑灭津、炔苯酰草胺、嗪草酮、氨基丙氟灵)的检测方法。实验考察了萃取剂的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以及萃取溶液的pH和离子强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优的DLLME条件为萃取剂氯仿用量为100μL,分散剂乙醇用量为900μL,NaCl浓度为4.0%。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5种除草剂在0.1、0.5、1.0μg/L三个添加水平下,其平均回收率在83.4%-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1%-10.0%;敌草腈、扑灭津、炔苯酰草胺、嗪草酮、氨基丙氟灵在海水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24、0.010、0.025、0.015、0.030μg/L。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有机溶剂消耗少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海水中除草剂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GC-MS 除草剂 海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