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米沙坦、安体舒通及两者合用对心肌梗死后非心力衰竭大鼠作用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傅国胜 赵志宏 +3 位作者 陈国忠 于路 鲍晓峰 单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 评价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 (AMI)不伴有心功能异常大鼠的作用和相关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 2 4h后 ,随机分为 4组 :AMI组、替米沙坦组 (10mg·kg-1... 目的 评价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 (AMI)不伴有心功能异常大鼠的作用和相关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 2 4h后 ,随机分为 4组 :AMI组、替米沙坦组 (10mg·kg-1·d-1)、安体舒通组 (2 0mg·kg-1·d-1)和合用组 ,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 6w后 ,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形态学检测心功能和心室重塑过程 ,并检测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TNF -α水平。结果 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替米沙坦组和合用组显著降低LVEDP并增加了LVESP ,安体舒通组仅仅减少了LVEDP ,各组CVF表达均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合用组没有进一步的下降。AMI组心肌醛固酮和AngⅡ表达分别增加 3 3和 2 1倍 ,替米沙坦组和合用组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结论 AMI后组织特异性的激活RAS系统 ,替米沙坦干预可以改善心室重塑 ,抑制心肌RAS的表达 ,与安体舒通合用没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安体舒通 联合用药 心肌梗死 大鼠 心室重塑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健脾益肺化痰中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丽娜 罗汝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3期101-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血清CRP及...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血清CRP及PCT水平及治疗后PaO2/FiO2、CPI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ICU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FiO2、CPIS评分和血清CRP、PCT水平及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指标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FiO2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CP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评分两组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联合西药治疗VAP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肺化痰 中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艳芳 周红波 夏贵桃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置管长度为60~70cm,对照组按国内护理教科书要求置入45~55cm,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及误... 目的观察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置管长度为60~70cm,对照组按国内护理教科书要求置入45~55cm,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反流,2例患者发生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部,可有效地防止营养液从胃管末端侧孔流出后反流,促进营养液在胃内消化,可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肠内营养 反流 误吸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劳逸波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结论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钠血症,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低钠血症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染色体、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4 位作者 应建飞 俞燕红 贺明阳 安敏飞 周成杰 《浙江检验医学》 2009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我院ICU病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CO)的耐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期间20株分离自我院ICU病区患者临床标本的ECO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琼脂稀释法... 目的探讨我院ICU病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CO)的耐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期间20株分离自我院ICU病区患者临床标本的ECO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沙星的MIC值;采用PCR法联合检测细菌染色体介导DNA解旋酶gyrA和质粒介导的qnrA、qnrB、qnrS以及aac(6’)-Ⅰb-Cr变异体和与喹诺酮类外排有关的qepA等6种基因。结果20株ECO菌gyrA基因均存在突变,其中13、15号株gyrA基因经比对与美国NCBI中已登录的gyrA基因序列均不相同,为新亚型;检出aac(6’)-Ⅰb基因3株,经比对分别为aac(6’)-Ⅰb(2株)和aac(6’)-Ⅰb-Cr(1株);qnrA基因检出1株,经比对为qnrA1。结论本组ECO菌对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主要为gyrA基因突变所致,但也有aac(6’)-Ⅰb-Cr、qnrA1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机制 基因突变 GYRA基因 qnrA基因qnrB基因 qnrS基因、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忻刚 陈国忠 安敏飞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81-682,共2页
接受肝移植患者,术后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LI)较常见。如何使患者顺利度过ALI,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和质量的关键。呼气末正压(PEEPe)通气治疗在急ALI的广泛应用及带来的诸多临床益处,使得临床医生容易忽视... 接受肝移植患者,术后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LI)较常见。如何使患者顺利度过ALI,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和质量的关键。呼气末正压(PEEPe)通气治疗在急ALI的广泛应用及带来的诸多临床益处,使得临床医生容易忽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对肝移植术后ALI患者行机械通气时给予了不同水平PEEPe并进行自身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急性肺损伤 呼气末正压 血液动力学 血气分析 伤患者 肝移植患者 PEEPe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劳逸波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578-579,共2页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入住ICU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以“PIC...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入住ICU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以“PICW”为切换点,对有创序贯无创通气切换前后pH、PCO2、PO2、R、HR进行比较。结果因经济困难或疗效差不能坚持而自动出院10例,死亡2例。脱机拔管1次成功51例,2次成功2例。有创序贯无创通气切换前后各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以“PICW”为切换点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减少入住ICU及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率、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ICU分离株16S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4 位作者 应建飞 俞燕红 安敏飞 周成杰 贺明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了解分离于ICU的鲍氏不动杆菌(ABA)氨基糖苷类药物各种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mtA... 目的了解分离于ICU的鲍氏不动杆菌(ABA)氨基糖苷类药物各种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mtA、rmtB、rmtC、rmtD、npmA、aac(3)-Ⅰ、aac(3)-Ⅱ、aac(6′)-Iad、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16S rRNA甲基化酶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20株ABA菌株中检出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aac(3)-Ⅰ10%、aac(3)-Ⅱ15%、aac(6′)-Ⅰb 30%、ant(3″)-Ⅰ25%;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新亚型-aac(6′)-Iad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论ABA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严重、机制复杂,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为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ICU分离株发现aadA4/5、aph(3′)-Ⅰ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国忠 汪一萍 +4 位作者 应建飞 俞燕红 贺明阳 安敏飞 周成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35-2538,共4页
目的了解分离于ICU的大肠埃希菌(ECO)氨基糖苷类药物各种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ECO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株分离自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的ECO,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 目的了解分离于ICU的大肠埃希菌(ECO)氨基糖苷类药物各种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ECO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株分离自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的ECO,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mtB、npmA、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ant(4′)-Ⅰa/b、aadA4/5、aadA6/16、aph(3′)-Ⅰ、aph(3′)-Ⅱb、aph(3′)-Ⅵa、3种16S rRNA甲基化酶与12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20株ECO中检出aac(3)-Ⅱ8株(40%)、aac(6′)-Ⅰb 3株(15%)、ant(3″)-Ⅰ3株(15%)、aph(3′)-Ⅰ1株(10%)a、adA4/5 13株(65%)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ECO中发现aadA4/5和aph(3′)-Ⅰ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均为国内首次。结论ECO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严重、机制复杂,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为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aadA4/5 aph(3′)-Ⅰ
原文传递
ICU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4 位作者 应建飞 俞燕红 贺明阳 安敏飞 周成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了解分离自ICU的鲍氏不动杆菌(ABA)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AmpC酶、金... 目的了解分离自ICU的鲍氏不动杆菌(ABA)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存在情况;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碳青酶烯和AmpC酶等21种基因。结果20株ABA TEM阳性20株(100%),OXA-23群阳性10株(50%),ADC阳性15株(75%),其余基因均阴性;>50%菌株同时携带TEMβ-内酰胺酶、OXA-23群碳青酶烯酶和ADC AmpC酶3种基因;TEM阳性、OXA-23群阳性、ADC阳性各取1株测序,经比对分别为TEM-116型、OXA-73型、ADC-25型。结论ABA以携带TEM、OXA-23、ADC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为主,且多数以上分离株同时携带TEMβ-内酰胺酶、OXA-23群碳青酶烯酶和ADC AmpC酶3种基因,因此显示ICU分离ABA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呈高度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AMPC酶 TEM-116型 OXA-73型
原文传递
ICU患者鼻窦炎发生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芳 周红波 安敏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9-1040,共2页
医源性鼻窦炎(Ns)在ICU患者较为常见,它可引起通气相关性肺炎及败血症0’,并已被确定为不明原因发热的独立因素(16.2%)或复合因素(13.8%)。
关键词 鼻窦炎 发生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ICU产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国忠 俞燕红 +3 位作者 应建飞 鲁勇 汪一萍 周成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研究ICU产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分离产自ICU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44株,检测相关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经PCR筛查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S、aac(6... 目的研究ICU产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分离产自ICU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44株,检测相关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经PCR筛查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S、aac(6′)-Ib-cr、外排泵基因qepA以及gyrA基因突变。结果44株菌株中qnrA、qnrB基因均未检出,32株细菌检出了qnrS基因,阳性率为72.7%;11株细菌检出了aac(6′)-Ib-cr,阳性率为25.0%。仅4株qepA基因结果显示阳性,26株细菌存在gyrA基因的第83位密码子突变,阳性率为59.1%。所有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54.5%;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1.4%。另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达到了50.0%以上。结论ICU产菌株qnrS和aac(6′)-Ib-cr基因检出率较高,gyrA基因突变主要位于83位密码子,且具有较高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喹诺酮类 QNR aac-(6′)-Ib-cr QEPA GYRA
原文传递
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4 位作者 许小敏 金春光 应建飞 俞燕红 卢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47-3850,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耐药基因及亲缘性。方法采用PCR对20株MDR-ABA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转座子遗传标记、整合子遗传标记共36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并以耐药基因作为分子标志作聚类分析;同...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耐药基因及亲缘性。方法采用PCR对20株MDR-ABA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转座子遗传标记、整合子遗传标记共36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并以耐药基因作为分子标志作聚类分析;同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同源性检测以作参照。结果 20株MDR-ABA中,TEM、ADC、OXA-23群阳性率分别为100%、75%、50%,而其他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均为阴性;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阳性率分别为10%、15%、30%、25%;转座子遗传标记tnpU检出率为55%、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阳性15株(75%),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提示20株MDR-ABA可分为A、B两群,均存在克隆传播现象;而PFGE法通过图形条带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差异。结论 MDR-ABA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并可导致医院内克隆传播感染,聚类分析比PFGE更能反映菌株遗传信息,是分析同源性更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克隆传播 聚类分析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一种瞳孔测量用手电筒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丽芬 周红波 +1 位作者 王小丽 王艳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5期1861-1861,共1页
目前临床测量瞳孔大小主要用临床专业笔式手电筒照射患者瞳孔观察直接对光反射与间接对光反射情况,通常需每半小时到1小时就观察一次,病情不稳定时要实时监测。对于ICU的危重患者,精确测量瞳孔大小时通常需要双人配合,在人手相对不足、... 目前临床测量瞳孔大小主要用临床专业笔式手电筒照射患者瞳孔观察直接对光反射与间接对光反射情况,通常需每半小时到1小时就观察一次,病情不稳定时要实时监测。对于ICU的危重患者,精确测量瞳孔大小时通常需要双人配合,在人手相对不足、抢救或夜班时观察瞳孔操作费时、费力。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笔者设计了一款带有活动测量尺的瞳孔测量用手电筒,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观察 临床测量 设计 对光反射 瞳孔大小 危重患者 临床专业 实时监测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感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刚 郑钱雷 +2 位作者 徐前炜 黎良达 刘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41-1743,共3页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根据有无吞咽障碍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数据采用SP...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根据有无吞咽障碍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44例,感染率为48.89%,对照组患者感染23例,感染率为25.56%,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差于对照组,NIHS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增加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率,降低神经康复效果,临床上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急性脑卒中 感染 神经康复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染色体、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4 位作者 应建飞 俞燕红 贺明阳 安敏飞 周成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682-2685,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ICU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的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株分离自ICU患者临床标本的ECO,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琼脂希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值;采用... 目的探讨医院ICU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的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株分离自ICU患者临床标本的ECO,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琼脂希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值;采用PCR法联合检测细菌染色体介导DNA解旋酶gyrA和质粒介导的qnrA、qnrB、qnrS以及aac(6′)-Ⅰb-Cr变异体和与喹诺酮类外排有关的qepA等6种基因。结果20株ECO gyrA基因均存在突变,其中13,15号株gyrA基因经比对与美国NCBI中已登录的gyrA基因序列均不相同,为新亚型;检出aac(6′)-Ⅰb检出3株,经比对分别为aac(6′)-Ⅰb(2株)和aac(6′)-Ⅰb-Cr(1株);qnrA基因检出1株,经比对为qnrA1。结论ECO对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主要为gyrA基因突变所致,但也有aac(6′)-Ⅰb-Cr、qnrA1的因素,值得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一萍 陈国忠 +5 位作者 鲁勇 应建飞 俞燕红 安敏飞 周成杰 贺明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67-2970,共4页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intF、intD、intE、intR、intQ、flu、intS、intZ、intA)和两种细菌细胞分裂基因(dicB、kilR),并进行BIOCYC基因数...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intF、intD、intE、intR、intQ、flu、intS、intZ、intA)和两种细菌细胞分裂基因(dicB、kilR),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测到intD、intE、intR、in-tQ、intS等5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两种dicB、kilR基因均有检出;intF、flu、intZ、intA4种遗传标记均未检出;有14株检出>1种与细菌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2号株intR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CP002516.1序列相同(截止日为2011年3月9日);8号株intQ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相同AP010960.1序列99%相同。结论噬菌体原遗传标记或许是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及相关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大肠埃希菌 噬菌体原 遗传标记 细胞分裂基因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支原体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国忠 汪一萍 +5 位作者 安敏飞 周成杰 唐伯钦 贺明阳 应建飞 俞燕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人选2007年12月~2008年9月ICU住院患者共65例,对每例患者取其各种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培养,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生化及PCR方法鉴定。结...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人选2007年12月~2008年9月ICU住院患者共65例,对每例患者取其各种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培养,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生化及PCR方法鉴定。结果65份标本,血培养检出肺炎支原体8株(25.8%)、解脲脲支原体1株(5.6%);咽拭子培养检出肺炎支原体23株(74.2%);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培养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7株(94.4%),未检出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结论IC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且存在与细菌等混合感染现象,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抗菌谱覆盖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 解脲脲支原体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新型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国忠 汪一萍 +4 位作者 安敏飞 应建飞 俞燕红 周成杰 贺明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ICU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新型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新... 目的了解医院ICU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新型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新型整合子遗传标记(tnpU基因)、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基因);PCR阳性产物为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测序。结果tnpU基因检测到11株,阳性率55.0%;qacE△1-sul1基因检测到15株,阳性率75.0%。结论ABA存在严重的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多药耐药状况,与细菌转座子和整合子携带率高有关;氯己定预防术后医院感染需要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多药耐药 遗传标记 tnpU基因 Ⅰ类整合子 qacE△1-sul1基因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11种外排泵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国忠 汪一萍 +5 位作者 鲁勇 应建飞 俞燕红 安敏飞 周成杰 贺明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sugE、mdtI、tehA、oqxA、qacE△1、qacE、smr-2),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sugE、mdtI、tehA、oqxA、qacE△1、qacE、smr-2),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emrB、emrD、emrE、mdfA、sugE、mdtI、qacE△1、tehA、oqxA9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95.0%、100.0%、100.0%、100.0%、75.0%、100.0%、20.0%,未检测到qacE、smr-2基因;每株细菌中均检测到了6~9种基因。结论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外排泵基因携带率较高,或许是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 外排泵基因 抗菌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