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惠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4期538-538,共1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两组均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两组均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安全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慢性肺心病 临床观察 辅助治疗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中西医结合治疗 单纯西药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肺包虫囊肿破裂误诊38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勤 黄天明 +2 位作者 李保洲 李忠良 廖凯兴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肺包虫囊肿破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包虫囊肿破裂 38例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肺包虫囊肿破裂均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 ,误诊 1~ 8个月。误诊为肺炎11例 ,肺脓肿 4例 ,肺结核 13例 ,肺肿瘤 6例 ,胸膜炎 2例 ,... 目的 提高对肺包虫囊肿破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包虫囊肿破裂 38例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肺包虫囊肿破裂均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 ,误诊 1~ 8个月。误诊为肺炎11例 ,肺脓肿 4例 ,肺结核 13例 ,肺肿瘤 6例 ,胸膜炎 2例 ,液气胸 2例。临床表现有突发性呛咳 ,咳清水样痰液并混有粉皮样薄碎片 ,或咳脓痰 ,发热。Casoni试验均阳性。X线检查 :右肺包虫囊肿2 6枚 ,左肺包虫囊肿 12枚。病灶呈模糊大片状阴影 18例 ,类圆形阴影 8例 ,肺包虫囊肿顶见“新月征”4例 ,“水上浮莲征”4例 ,液气胸 2例 ,胸腔积液 2例。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 ,手术摘除包虫内囊2 9例 ,包虫囊肿肺叶切除 9例 ,38例全部治愈。结论 肺包虫囊肿破裂可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包虫囊肿破裂 误诊 原因 包虫病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砷中毒患者血流变学及血清NO、ET的变化比较
3
作者 冯翔 戎奇吉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3期201-201,共1页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砷中毒患者74例,均符合《微量元素砷与人体健康》中诊断标准。将74例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42.3±10.2)岁。中度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砷中毒患者74例,均符合《微量元素砷与人体健康》中诊断标准。将74例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42.3±10.2)岁。中度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5±9.8)岁。重度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4.6±9.3)岁。同时选取无高砷含量饮水史的25例健康体检者最为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患者 血清NO 血流变学 平均年龄 健康体检者 诊断标准 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医患关系中非理性因素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优化医患关系的非理性因素。医患双方应在理性因素为主导的前提下,有力遏制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目前,在非理性困惑与价值观迥异的医疗现状下,要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医疗氛围,就...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优化医患关系的非理性因素。医患双方应在理性因素为主导的前提下,有力遏制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目前,在非理性困惑与价值观迥异的医疗现状下,要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医疗氛围,就必须建立一套以控制和引导为特征的社会行为规范,重点培养以认同和信任为特征的社会情商,以良性疏导和理解作为社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非理性因素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