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行业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研究
1
作者 邓媛 杨屿海 袁庆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以126名语言服务从业者及397名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服务行业对具职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高,但现有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不能完全对接,学习者对行业需求的认识,以及自身信... 以126名语言服务从业者及397名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服务行业对具职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高,但现有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不能完全对接,学习者对行业需求的认识,以及自身信息技术能力、跨学科语言服务能力等有待提升。提出多渠道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路径,特别探讨了通过依托项目学习模式,提升学习者职业创新能力,以期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行业所需的优质语言服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服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CS-BiLSTM深度回声消除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春冬 王茹霞 +2 位作者 徐锦武 凌贤鹏 黄乔月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5期55-59,共5页
在全双工通信系统中,声学回声会降低用户的体验,针对在双向通话场景下自适应滤波算法消除声学回声效果不理想以及非线性声学回声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机制与BiLSTM网络相结合的CS-BiLSTM深度声学回声消除算法。首先通过构建BiL... 在全双工通信系统中,声学回声会降低用户的体验,针对在双向通话场景下自适应滤波算法消除声学回声效果不理想以及非线性声学回声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机制与BiLSTM网络相结合的CS-BiLSTM深度声学回声消除算法。首先通过构建BiLSTM网络提取语音的时序特征,之后引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提取回声信号的空间特征信息,并融合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提出一种新的损失函数,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改进后的CS-BiLSTM网络模型能够获得清晰的语音信号,具有更好的回声消除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线性回声和双向通话环境下,与其他几种参考算法相比,所提出的CS-BiLSTM算法在感知语音质量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更有效地实现了回声消除,此外,该算法结构简单且模型参数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消除 双工通信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语音信号获得 损失函数优化 回声系统模型 对比实验
下载PDF
结合LSTM与ResNet的声学回声消除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春冬 徐锦武 +3 位作者 王茹霞 凌贤鹏 黄乔月 郭桥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传统的声学回声消除(AEC)方法在双端讲话场景下较难实现快速收敛和动态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AEC方法。通过使用LSTM和ResNet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提取到声学回声的时序特征和... 针对传统的声学回声消除(AEC)方法在双端讲话场景下较难实现快速收敛和动态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AEC方法。通过使用LSTM和ResNet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提取到声学回声的时序特征和不同级别的抽象特征,且充分利用近端语音、近端麦克风语音和声学回声之间的幅度谱相似性的特点,引入它们之间的谱归一化互相关系数,构造了一种改进的理想二值掩蔽(iIBM)作为训练目标,此外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使模型参数量减少了3.42 MB。实验结果表明:双端通话环境下所提出的方法相比参考算法取得了更高的客观评价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回声消除 双端讲话场景 长短时记忆网络 残差神经网络 理想二值掩蔽 深度可分离卷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