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旅行:从阿拉卡塔卡到马孔多 被引量:2
1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林源(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6,共13页
一九六六年小说集Los dies mandamientos(《十诫》)在阿根廷出版,编者不知何人,当年哥伦比亚小说家、记者、剧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三十九岁,他在收入集子的小说后附上作者小传,小说是六年前写完的、出版后必将成为经典的“En... 一九六六年小说集Los dies mandamientos(《十诫》)在阿根廷出版,编者不知何人,当年哥伦比亚小说家、记者、剧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三十九岁,他在收入集子的小说后附上作者小传,小说是六年前写完的、出版后必将成为经典的“En este pueblo no bay ladrones”(《此镇无贼》),他的自画像有着独一无二的自传价值,引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克斯 加西亚 旅行 小说集 《十诫》 哥伦比亚 阿根廷 小说家
下载PDF
译与讹--关于文学翻译的对话
2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小海 周春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小海:我一直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史首先是一部翻译文学史。当代文学主体性的确立.是西方手法、技术加本土经验基础上杂糅而成的。是一个“他者”的激荡下融合而成的。这也并不奇怪,就像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人的“他者”意义,新鲜的养... 小海:我一直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史首先是一部翻译文学史。当代文学主体性的确立.是西方手法、技术加本土经验基础上杂糅而成的。是一个“他者”的激荡下融合而成的。这也并不奇怪,就像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人的“他者”意义,新鲜的养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中国当代文学史 对话 中国古典诗歌 “他者” 翻译文学史 文学主体性 经验基础
下载PDF
文学青年加西亚·马尔克斯
3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史国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5,共10页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九日,加西亚·马尔克斯首次来到巴兰基亚——哥伦比亚加勒比海边重要的工业港城,人口二十五万左右,当时他的父母还在这里生活——来此地与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刚出生的妹妹玛格特相见。
关键词 马尔克斯 加西亚 文学青年 加勒比海 哥伦比亚 基亚
下载PDF
存在上帝吗?--关于“上帝”议题的对话(节选)
4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小海 周春霞 《东吴学术》 2014年第4期34-41,共8页
斯塔文斯:我已年届五十,但对于上帝,更确切地说是对上帝观念,仍感到不确定,有时候甚至是愤怒。有时候我认为它可以被轻易取消。生活可以没有它;而有时候我坚信上帝无所不在,没有上帝或者说上帝观念,我所生活的世界的文化不会是... 斯塔文斯:我已年届五十,但对于上帝,更确切地说是对上帝观念,仍感到不确定,有时候甚至是愤怒。有时候我认为它可以被轻易取消。生活可以没有它;而有时候我坚信上帝无所不在,没有上帝或者说上帝观念,我所生活的世界的文化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节选 对话 议题 上帝观念 生活 愤怒
原文传递
诗歌与全球化——关于文学的对话
5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小海 周春霞 《东吴学术》 2012年第5期89-98,共10页
斯塔文斯:西方世界的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奇特的交叉路口:文学日益衰落;通过读者数量来衡量一本书成功与否;其他艺术,特别是通过视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艺术,吸引了人们所有的注意力。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边缘化、最小众的文学形... 斯塔文斯:西方世界的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奇特的交叉路口:文学日益衰落;通过读者数量来衡量一本书成功与否;其他艺术,特别是通过视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艺术,吸引了人们所有的注意力。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边缘化、最小众的文学形式。诗歌类书籍影响范围小、读者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裁 诗歌 全球化 对话 读者数量 交叉路口 西方世界 视觉技术
原文传递
辛格的打字机……和我的打字机
6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林源 《东吴学术》 2012年第3期140-148,共9页
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哈里·兰森人文研究中心,有人在艾萨克·辛格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大批令人有所感悟的材料:照片、手稿、与数百人的通信.而且是用十几种语言写成的,还有报纸、不少没有写完的故事、重要场合讲演的草稿... 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哈里·兰森人文研究中心,有人在艾萨克·辛格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大批令人有所感悟的材料:照片、手稿、与数百人的通信.而且是用十几种语言写成的,还有报纸、不少没有写完的故事、重要场合讲演的草稿、校样、泛黄的《犹太挺进日报》、请柬、文凭、孩子们的画作——这些东西足以证明他多姿多彩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字机 辛格 得克萨斯大学 人文研究 奥斯丁 艾萨克 故事
原文传递
经典及其意义
7
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 小海 周春霞 《作家》 2015年第8期18-22,共5页
斯塔文斯:在我们的对话中提及了很多经典著作。这一章节里我们就来说说何谓经典及其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让我来对“经典”提三点定义:第一,经典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读的书;第二,重读经典著作比第一次读更有体会;第三,经典能... 斯塔文斯:在我们的对话中提及了很多经典著作。这一章节里我们就来说说何谓经典及其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让我来对“经典”提三点定义:第一,经典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读的书;第二,重读经典著作比第一次读更有体会;第三,经典能塑造一个民族。我认为这三点真实可信。《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是一本众所周知而读者寥寥的书;每次翻阅《圣经》都使人更亲近它;《马丁·菲耶罗》塑造了阿根廷,而《百年孤独》塑造了拉丁美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百年孤独》 经典著作 “经典” 《圣经》 拉丁美洲 所有人 历险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