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总 廖顺勇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2期41-49,共9页
本文对四川省安岳圣泉寺中的地藏十王龛像作了详细介绍,论及地藏十五龛像的状况及独特价值。认为其雕造时代应属五代,但表达更为精深。此龛构图的回旋特点,与四川绵阳北山院第9号晚唐地藏十王龛像有接近之处。通过实地调查,本文认为在... 本文对四川省安岳圣泉寺中的地藏十王龛像作了详细介绍,论及地藏十五龛像的状况及独特价值。认为其雕造时代应属五代,但表达更为精深。此龛构图的回旋特点,与四川绵阳北山院第9号晚唐地藏十王龛像有接近之处。通过实地调查,本文认为在四川与重庆地区地藏十王题材至少可分为三个环系,即绵阳与资中的晚唐龛像、内江与安岳并大足部分五代龛像、大足所存北宋及南宋龛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圣泉寺 地藏十王 龛像
下载PDF
四川省安岳县偏岩乡佛岩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亮 王丽君 +6 位作者 张科 张媛媛 干倩倩 司程文 王晓华 贺越洋 白彬 《南方民族考古》 2017年第2期37-52,321-327,共17页
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偏岩乡凤龙村,现存17龛。造像规模不大,但保存较好,题材有菩提瑞像、一佛五十二菩萨、佛道合龛等。依据纪年题记、造像题材分析,佛岩摩崖造像的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其中菩提瑞像龛内容清晰、年... 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偏岩乡凤龙村,现存17龛。造像规模不大,但保存较好,题材有菩提瑞像、一佛五十二菩萨、佛道合龛等。依据纪年题记、造像题材分析,佛岩摩崖造像的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其中菩提瑞像龛内容清晰、年代明确,为相关题材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一佛五十二菩萨作为发展序列中年代较晚者,当能充实这一题材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县 佛岩 摩崖造像 晚唐五代
原文传递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亮(摄影) 胡盛 +6 位作者 韩明 白彬 王丽君 张媛媛 干倩倩 王晓华 司程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5,共11页
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该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 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该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前后蜀 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变 地藏十王变
全文增补中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保护修补材料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盛 韦荃 +1 位作者 蒋成 付成金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0,共7页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石刻区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地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风化、开裂、裂隙、脱落、缺失和非保护性修补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从病害治理和提高石刻造像稳定性角度开展了保护修补材料的筛选工作。通过现场勘查、矿化分... 四川省安岳石窟圆觉洞石刻区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地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风化、开裂、裂隙、脱落、缺失和非保护性修补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从病害治理和提高石刻造像稳定性角度开展了保护修补材料的筛选工作。通过现场勘查、矿化分析和岩石工程物理特性测试,完成保护修补材料配方的筛选和施工工艺的现场试验,并对修补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修补效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石窟圆觉洞 病害机理 修补材料 实验室筛选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四川安岳玄妙观唐代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亮 江滔 +5 位作者 雷玉华 白彬 付成金 王丽君 寇小石(绘制) 江滔(拍摄)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9-582,I0005,583-627,共50页
玄妙观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鸳大镇玄庙村四组集圣山北面山腰,小地名巷子湾。造像区地理坐标北纬30°10′24.7″,东经105°12′20.4″,海拔364米(图一)。该造像点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唐... 玄妙观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鸳大镇玄庙村四组集圣山北面山腰,小地名巷子湾。造像区地理坐标北纬30°10′24.7″,东经105°12′20.4″,海拔364米(图一)。该造像点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唐代造像二十六龛,是盛唐时期一处重要的道、佛造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造像 佛造像 玄妙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唐时期 四川安岳 唐代造像 安岳县
原文传递
四川安岳香坛寺地藏十王龛像
6
作者 张总 傅成金 廖顺勇 《美成在久》 2015年第6期42-49,共8页
香坛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石鼓乡双渠村[图一],共有六龛(碑)五十九尊像,主要镌造地藏与十王地藏像[一],全部刻在一块巨石北侧上部[图二]。龛上方有人字形沟槽及榫孔,当为古时防雨之龛檐与引流举措。现今岩外的木构屋殿,是村民二○○○年... 香坛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石鼓乡双渠村[图一],共有六龛(碑)五十九尊像,主要镌造地藏与十王地藏像[一],全部刻在一块巨石北侧上部[图二]。龛上方有人字形沟槽及榫孔,当为古时防雨之龛檐与引流举措。现今岩外的木构屋殿,是村民二○○○年集资所建,可起防风遮雨的保护作用。此块巨石位于双渠村北一处坡地上,长达十一点五米,最宽处约六米,高约五米,南端较尖,北面较平。龛像都雕凿于北侧,距地面一点八米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养人 转轮王 十王经 阎罗王 地藏菩萨
原文传递
大足、安岳石刻数珠手观音造像考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小强 廖顺勇 《四川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4,共10页
数珠手观音在众多观音形象中,是一种出现较晚的造像题材,是观音信仰在中国传播逐渐世俗化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足、安岳两处石刻有15身五代、宋代数珠手观音造像,从组合题材逐渐演变为单龛造像,并一直是观音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数珠手观音在众多观音形象中,是一种出现较晚的造像题材,是观音信仰在中国传播逐渐世俗化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足、安岳两处石刻有15身五代、宋代数珠手观音造像,从组合题材逐渐演变为单龛造像,并一直是观音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数珠手观音具有较为独特的地域性,是世俗化佛教的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安岳石刻 数珠手观音 十圣观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