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徽桐城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治理措施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余祖文
方海维
肖满开
方向群
陈春秋
高双武
-
机构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桐城市植保植检站
安庆市植保植检站
桐城市嬉子湖镇农业站
-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65-69,共5页
-
文摘
2001年5月,在双季稻北缘地区安徽省桐城市发现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后,开展了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和治理措施的研究,主要结果为①稻水象甲在桐城的寄主是水稻,其他禾本科植物稗草、李氏禾、狼尾草和雀麦只是偶然寄主。②在桐城,稻水象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初见期在3月下旬,早稻秧苗揭膜后即可为害,随早稻移栽向大田扩散。5月中旬为早稻大田成虫盛发期,田间成虫高峰期约20 d。第1代幼虫5月底初见,6月中旬大量转株为害,6月中旬后期陆续化蛹。第1代成虫于7月上旬始见,先集中于双季晚稻(双晚)秧田为害,随双晚移栽,分散到大田为害,田间终见期在8月中下旬。③稻水象甲虫卵产于稻苗基部叶鞘,每鞘卵量3~4粒。稻水象甲在双季早、晚稻大田初期,由田边向田中逐渐扩散。该虫在田间成虫激增期和减退期为聚集分布,在田间虫量高峰期呈随机分布。④成虫在有水饥饿和无水饥饿情况下,平均存活17.1,4.2 d;成虫平均寿命为56.5 d。⑤桐城稻水象甲与我国北方单季稻和南方典型双季稻区的稻水象甲相比,发生代次和消长规律略有不同。⑥通过人为控制,能够减缓稻水象甲的扩散速度。并提出了以植物检疫和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开展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桐城
稻水象甲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
Keywords
Tongcheng
Rice water weevil
Occurrence law
Integrate management
-
分类号
S435.112.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安庆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生特征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肖满开
储甲松
毕璋友
唐学友
王俊
-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市植检植保站
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市宜秀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
文摘
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类型、症状表现时间、不同时间种植类型水稻发病差异、当前主要发病品种(或组合)、白背飞虱在本地发生规律、田间病丛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有典型和非典型、重症和轻症之分;在双季早稻、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混栽地区,以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发生较普遍,早稻发病较轻,这与白背飞虱在本地的发生期同各种时间种植类型水稻易感病生育期吻合程度有关;不同类型水稻发病程度不同,籼型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粳、糯稻,似与白背飞虱嗜食杂交稻的习性有关;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如奥两优28、华安3号等部分品种发病严重;病丛(株)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田间
特征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