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广玉米拱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解决贫困山区温饱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鸣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玉米拱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安康地区针对秦巴贫困山区玉米生产上的春寒低温和阴雨秋涝等主要自然灾害,研究和摸索出的一套抗灾丰产综合配套技术,现已在秦巴山区广泛应用.仅安康地区几年来累计推广15.78万公顷,平均产量3259.5kg/ha,... 玉米拱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安康地区针对秦巴贫困山区玉米生产上的春寒低温和阴雨秋涝等主要自然灾害,研究和摸索出的一套抗灾丰产综合配套技术,现已在秦巴山区广泛应用.仅安康地区几年来累计推广15.78万公顷,平均产量3259.5kg/ha,较对照增产1936.5kg/ha,增产幅度高达146.4%.累计增产粮食30557.9万公斤,基本解决了这一区域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摆脱山区粮食生产困境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营养钵育苗 移栽
下载PDF
山旱地紧凑型玉米辗灾高产栽培实践与认识
2
作者 崔鸣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提高秦巴低山丘陵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技术产量水平,从1989年引进掖单13等紧凑型玉米,开展高产技术开发。几年实践表明,掖单13采用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较中单2号等平展型品种具有增加光照强度,植株矮健;增株增叶面积,光合时间长;... 为提高秦巴低山丘陵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技术产量水平,从1989年引进掖单13等紧凑型玉米,开展高产技术开发。几年实践表明,掖单13采用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较中单2号等平展型品种具有增加光照强度,植株矮健;增株增叶面积,光合时间长;经济系数和净同化率高;高产稳产,增产潜刀大等优势。安康地区1991~1992年示范推广紧凑型夏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1.07万公顷、产量为5961.2kg/ha,增产量为2079.8kg/ha,增产幅度高达5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紧凑型 抗灾高产 栽培 山旱地
下载PDF
山旱地夏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3
作者 崔鸣 龙祖林 +1 位作者 郭成强 李安生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9-40,共2页
山旱地夏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比直播夏玉米一般增产幅度在50%以上,投入产出比提高41.6%,单位产量成本降低29.6%,亩新增纯收益48.86元。该技术为山旱地夏玉米抗灾夺高产开辟了一条新途经。
关键词 玉米 移栽 技术经济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优化模式初探
4
作者 陈长发 李佰智 朱英琦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10,共3页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密度是首要因子,高肥旱平地公顷产量要达到12t,密度应为7万~7.5万/hm2,应施碳铵600~750kg/hm2.并配施磷肥0.9~1.2t/hm2;一般旱地公顷要达到10.5t产量,应主攻穗重...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密度是首要因子,高肥旱平地公顷产量要达到12t,密度应为7万~7.5万/hm2,应施碳铵600~750kg/hm2.并配施磷肥0.9~1.2t/hm2;一般旱地公顷要达到10.5t产量,应主攻穗重和粒重,公顷密度为4.5~5万,施碳铵1.2~1.5t,配施磷肥750kg。紧凑型杂交玉米栽培特点不同于平展型玉米,需要增加肥料投入,增加种植密度。本文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提出的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科学地调节氮、磷用量和移栽密度三因子最佳投入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高产栽培 优化模式 玉米
下载PDF
紧凑型杂交玉米新组合340×478引种观察初报
5
作者 崔鸣 李龙业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9-30,共2页
1988年10月上旬,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莱阳农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山东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紧凑型夏玉米新组合340×478进行产量验收,亩产达到1008.88公斤,创我国夏玉米最高产量纪录。 1989年,我们从莱州市玉米研究... 1988年10月上旬,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莱阳农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山东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紧凑型夏玉米新组合340×478进行产量验收,亩产达到1008.88公斤,创我国夏玉米最高产量纪录。 1989年,我们从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引进此玉米新组合,在丘陵地区的安康市长岭乡罗家梁村、长岭村和城郊金川大队安排了3家农户进行试验。以当地推广的当家品种中单二号为对照、进行了夏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品种和回茬直播品种对比试验其结果分析与讨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新组合 引种 紧凑型 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