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网后方椎管成形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辛欣 李国庆 +5 位作者 岳晨 张勇 冯建宏 肖东波 张群 周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全椎板切除后钛网椎管后方成形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术中遗留椎管缺损行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5个月,平均1年9个月。治疗前... 目的:探讨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全椎板切除后钛网椎管后方成形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术中遗留椎管缺损行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5个月,平均1年9个月。治疗前后的VSA和JOA的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无钛网移位及下沉,未见腰椎不稳及复位丢失。术后钛网成形椎管内未见硬膜外瘢痕对脊髓神经卡压。结论:钛网椎管成形术对于维持下腰椎脊柱后方椎管完整性,减缓脊柱退变及不稳的发生,预防硬膜外瘢痕化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化/外科学 椎管狭窄/外科学 脊椎滑脱/外科学 椎体成形术/方法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冯建宏 辛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99-801,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设为对照组,余75例行微创经椎间...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设为对照组,余75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以及椎间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类似,但前者手术损伤更小,出血量与引流量更少,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 椎间融合 并发症
下载PDF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勇 张群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8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 目的观察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0例骨折适时愈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的sICAM-1及sVCAM-1水平,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液黏稠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沉,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CAM-1及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液黏稠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沉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愈合延迟会导致骨折患者处在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同时改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故动态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诊断及了解病情的指标,预防骨折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血液流变学指标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阳斌 李家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1期3459-3461,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分别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康复治疗及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C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分别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康复治疗及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均<0.05),C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A、B组(P均<0.01)。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月后B、C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组间比较C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单纯应用2种方法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 全程康复治疗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明新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1例。实验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骨... 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1例。实验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但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9%vs 22.0%X2=5.145 P=0.023);实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vs 65.9%X2=4.232 P=0.040)。结论: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适合于基础情况较佳且复位情况良好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较为复杂,但患者能够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温习兵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0期3081-3082,共2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方法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腰硬麻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方法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腰硬麻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麻联合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氧供(DO2)减少、氧摄取率(ERO2)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麻联合麻醉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麻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MRI影像学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辛欣 刘新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9期6-8,21,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MRI影像学疗效评价。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优良率为87.5%。本组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MRI影像学疗效评价。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优良率为87.5%。本组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明显好转;治疗后VAS评分为(3.07±1.06)分较治疗前低,JOA评分为(23.94±3.27)分较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硬膜外压痕矢径、硬膜外压痕纵轴、椎间隙高度分别为(3.98±1.85)mm、(9.52±4.06)mm、(9.05±2.61)mm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软骨退化程度较治疗前轻,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例椎间组织上T2WI明显回升;32例神经根增粗、变性明显改变,T2WI信号减低。结论 MRI可作为评价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手术 磁共振成像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疗效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勇 谢祖全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1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均为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对其行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并随访观...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均为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对其行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并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前后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可以重建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避免骨质疏松加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置钉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群 罗小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4期871-872,共2页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5.9%,治疗组...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5.9%,治疗组优良率为7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8期2464-2465,246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诊断骨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收治的52例普通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可疑骨折和明确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给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分析普通平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诊断骨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收治的52例普通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可疑骨折和明确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给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分析普通平片与16层螺旋CT影像,比较两种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在显示各种骨折、脱位情况上,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比普通平片更为明确、直观,减少了误诊、漏诊的发生。结论对于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比普通平片诊断更为明确,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能够更好了观察骨折的变化和移位情况,两者相互补充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骨关节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建
下载PDF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承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01~12期间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分析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在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中,确诊DVT38例,发生率为2.95%。其中术前发生DVT 14例,发生率为1.0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01~12期间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分析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在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中,确诊DVT38例,发生率为2.95%。其中术前发生DVT 14例,发生率为1.09%;术后DVT发生24例,发生率为1.86%。结论:加强下肢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DVT形成,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麻醉处理
12
作者 温习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355-2356,共2页
脊柱骨折并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分别应用静脉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两组BP及HR值稍有差异,但对手术没有影响。B组术后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与A组对比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 脊柱骨折并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分别应用静脉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两组BP及HR值稍有差异,但对手术没有影响。B组术后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与A组对比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对比,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复合麻醉优于单用于静脉麻醉,且用药少,价钱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肋骨骨折 麻醉 处理
下载PDF
45例多发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13
作者 冯承红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6期5796-5796,共1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45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有效降低并发...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45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岳晨 李国庆 +5 位作者 肖东波 张勇 冯建宏 陈阳斌 张群 周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8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脊髓型颈椎病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8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接受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A组采取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Gage)植骨融合,椎体锁定钛板内固定术... 目的对比研究脊髓型颈椎病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8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接受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A组采取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Gage)植骨融合,椎体锁定钛板内固定术。B组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椎体锁定钛板内固定术。C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8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到6年,手术疗效满意,其中疗效达到优45例,良3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9.55%。A、B、C组优良率分别为90.00%、88.68%和91.67%。三组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各自有其手术适应证,不能相互取代,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早实施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骨关节创伤应用CT诊断的观察
15
作者 李刚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关节创伤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技术诊断,观察分析CT图像和X线平片图像。结果在82...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关节创伤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技术诊断,观察分析CT图像和X线平片图像。结果在82例患者中,在显示骨折处上,CT图像有101处,X线平片检查有85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创伤的患者,X线照射检查中的可疑骨折点CT检查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查出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还能检查出术后患者的骨折对位、脱位的纠正情况和手术中固定物的定位,也能预防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创伤 CT诊断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元松 张德山 +2 位作者 张旭 李龙 张大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189-190,193,共3页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作为在老年手术患者中应用较高的麻醉药物,其对老年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值得深入研究[1-2]。作者就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作为在老年手术患者中应用较高的麻醉药物,其对老年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值得深入研究[1-2]。作者就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组)40例和B组(瑞芬太尼组)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潘益山 李国庆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25~69岁,微创组(38例)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钉棒组(37例1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25~69岁,微创组(38例)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钉棒组(37例1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高度比、Cobb’s角、VAS评分、术后6个月的Prolo评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与钉棒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失血量明显较少,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P〈0.05)。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比明显提高∽〈0.05),Cobb’s角和VAS评分明显减少(P〈0.05);与同时期钉棒组相比,微创组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Prolo评分上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稳定受损脊椎.减少神经系统的损伤,术后痛觉感受轻微,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 钉棒 脊柱 内固定 胸腰椎 骨折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7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肿瘤骨转移组和无骨肿瘤转移组,同时选取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32例和参加体检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前列腺抗原(PSA...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7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肿瘤骨转移组和无骨肿瘤转移组,同时选取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32例和参加体检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前列腺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并检测骨转移患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无骨转移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水平明显提高(P=0.044和P=0.041),有骨转移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升高更明显(P<0.01);患者骨转移灶数目≤2与>2时PSA和fPS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骨转移分级的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和BAP的水平也逐步升高,呈高度的正相关(rs=0.982,P=0.005;rs=0.957,P=0.042;rs=0.963,P=0.034);骨转移患者PSA<30μg/L与PSA≥30μg/L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患者BAP<20μg/L与BAP≥20μg/L患者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的假阳性率仅为21.62%,明显低于ALP的72.97%(P<0.01)。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仍是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要方法,血清学PSA、fPSA、BAP和ALP也是诊断骨转移的重要方法,当患者PSA水平大于30.0μg/L时,应建议患者行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抗原(PSA) 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 骨特异性碱性磷 酸酶(BAP) 碱性磷酸酶(ALP)
下载PDF
抗痨治疗中早期肝损伤的监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燕 宋国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初发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的监测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肺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进行临床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前白蛋白(PA)三项监测,并与100例两项监测(仅监测临床症状及ALT)进行对照。结果:三项监测法发... 目的:探讨初发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的监测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肺结核治疗中早期肝损伤进行临床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前白蛋白(PA)三项监测,并与100例两项监测(仅监测临床症状及ALT)进行对照。结果:三项监测法发现抗结核治疗中74%的肺结核患者有肝损伤,1周时发生率为51%,肝损伤后采取加强保肝治疗后停药率为0,全程有效治疗率为100%。两项监测法仅能发现27%的肺结核患者有肝损伤,1周时发生率为2%,肝损伤后采取及时的保肝治疗后停药率为16%,全程治疗有效率为84%。结论:三项监测法能及时发现早期肝损伤。通过及时采取保肝治疗,结核病人可顺利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肝功能衰竭/化学诱导 肝功能衰竭/血液
下载PDF
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洁 史丽君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2077-2077,共1页
关键词 髁上骨折护理 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