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1
作者 任佳佳 牛明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白光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外科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内镜下黏...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白光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外科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评分、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评分分别为毛细血管影像评分(3. 55±0. 76)分、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3. 26±0. 65)分、形态影像评分(3. 65±0. 79)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 31±0. 42)、(1. 89±0. 32)、(1. 98±0. 47)分(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 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 00%(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5. 35±10. 71)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23. 64±9. 86) min(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63±1. 65) d,显著短于对照组(19. 75±2. 57) d(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5. 30±2. 10) m L,显著少于对照组(121. 90±16. 50) m L(P <0. 05)。结论消化道内镜技术能更加准确地识别肿瘤病变情况,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技术 诊断 疗效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任佳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下APC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下APC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住院时间、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5.45±0.64)d、止血时间(1.77±0.2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8.95±0.82)d、止血时间(3.20±0.46)d(P<0.05);观察组的输血量(423.16±45.61)mL、出血量(388.68±42.44)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输血量(804.28±86.90)mL、出血量(521.52±57.14)mL(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APC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显著,能迅速有效止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氩离子凝固术 胃十二指肠出血 疗效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方丽 袁兴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5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内镜检查及病理资料。结果胃窦部位病变最多(63例,54.31%),其次为胃角(26例,22....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内镜检查及病理资料。结果胃窦部位病变最多(63例,54.31%),其次为胃角(26例,22.41%)。内镜分型以Ⅱc和Ⅲ型居多。病变最大径≤10 mm的病灶34例(29.31%),其中27例(79.41%)黏膜内癌,7例(20.59%)黏膜下癌;病变最大径>10 mm的病灶82例(70.69%),其中15例(18.29%)黏膜内癌,67例(81.71%)黏膜下癌。不同病变最大径的病灶中黏膜内癌、黏膜下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分型以腺癌为主,超过50%有肠化生和慢性胃炎,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高于管状腺癌。结论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在治疗方法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 组织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胃镜检查中患者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丽 孙雅亭 +5 位作者 孟祥珍 宋丽丽 宋亚华 马师洋 牛明华 王进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行胃镜检查前血压监测的最佳位置及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59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使用多导监护仪动态测量胃镜检查前、后及术中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变化。结果患者平卧位和侧卧位的左上肢血压... 目的探讨行胃镜检查前血压监测的最佳位置及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59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使用多导监护仪动态测量胃镜检查前、后及术中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变化。结果患者平卧位和侧卧位的左上肢血压均显著高于右上肢血压(P<0.05)。平卧位的左上肢收缩压较右上肢升高(4.66±10.07)mm Hg(t=3.56,P<0.05),舒张压升高(2.85±8.22)mm Hg(t=2.66,P<0.05);侧卧位时左上肢收缩压较右上肢升高(11.92±11.22)mm Hg(t=8.15,P<0.05),舒张压升高(17.29±15.10)mm Hg(t=8.79,P<0.05)。左上肢左侧卧位时的收缩压较平卧位降低(5.36±12.64)mm Hg(t=3.26,P<0.05),舒张压基本没有变化(t=0.80,P=0.426);右上肢左侧卧位收缩压较平卧位降低(12.61±2.61)mm Hg(t=11.73,P<0.05),舒张压下降(13.46±3.46)mm Hg(t=12.16,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胃镜检查平均时间(5.17±4.56)min,无1例并发症出现。检查开始后1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达到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检查结束后收缩压、心率均升高(P<0.05),检查前与检查后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体位改变对上消化道症状患者右侧上肢血压有较大影响,宜选择左侧测量;胃镜受检者血压与心率在术程第1分钟内升高明显,应引起重视,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提高胃镜检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血压 心率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