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期间CT影像学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娜 李辉安 +3 位作者 朱亚男 罗治青 王西宾 朱冰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1期1977-1982,共6页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早期CT影像学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普通型COVID-19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2名(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15岁)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早期CT影像学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普通型COVID-19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2名(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15岁)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及三次CT影像学资料,三次CT采集时间距出现症状分别是3.3±2.1天,7.9±2.1天,14.2±1.3天;三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评价CT征象,包括病灶性质、病灶分布和位置、病灶数目和严重程度。使用定量CT评估病灶占全肺体积百分比。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T上病变性质变化。结果:5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疫区或疫区相关人员接触史;发热为最常见症状(94.2%);两肺多发磨玻璃影为CT上主要征象(90.5%,53.9%,44.2%),病灶分布以肺野后部(71.8%~87.3%)及外周(84.4%~90.5%)为著;二次复查CT显示磨玻璃病灶逐渐减少,实变病灶(1.8%,29.2%,22.1%)明显增加(P<0.001),混合病灶(7.7%,15.9%,22.1%)呈增多趋势(P=0.070);病灶严重程度总评分分别为125,218,198;病灶占全肺体积比中位数分别为1.69(4.59)%,3.47(5.46)%,2.23(4.75%)。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CT征象存在一定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肺野后部和外周分布为主的磨玻璃影,短期随访病变明显进展,有助于为该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特征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左足复杂夏科关节病1例
2
作者 龚娜 赵鹏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夏科关节病,又名神经源性关节病,其得名于1868年Jean Martin Charcot 对1 例脊髓痨患者的描述.该病大多发生在活动度较大的关节,是因中枢或周围神经疾病导致患者失去关节深感觉,导致关节破坏,关节一致性丧失和因缺乏保护性感觉所致的整... 夏科关节病,又名神经源性关节病,其得名于1868年Jean Martin Charcot 对1 例脊髓痨患者的描述.该病大多发生在活动度较大的关节,是因中枢或周围神经疾病导致患者失去关节深感觉,导致关节破坏,关节一致性丧失和因缺乏保护性感觉所致的整个骨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关节半脱位或完全性脱位,关节功能丧失[1,2]. 该病治疗困难,因此预防及早诊断等措施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 因为国内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误诊漏诊较多,而由于酒精中毒导致的夏科关节病更为罕见.现报告本院收治的左足复杂夏科关节病1例,总结临床诊治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病 周围神经疾病 完全性脱位 关节半脱位 神经源性 关节破坏 功能丧失 病情恶化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组学联合对微小乳腺癌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龚娜 李辉安 朱冰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1-25,54,共6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组学联合对微小乳腺癌病灶(最大径<2 c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患者的119个乳腺病灶(最大径<2 cm),根据不同入组时间分为训练集(62例患者67个病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组学联合对微小乳腺癌病灶(最大径<2 c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患者的119个乳腺病灶(最大径<2 cm),根据不同入组时间分为训练集(62例患者67个病灶)和测试集(48例患者52个病灶)。比较良恶性病灶各影像学参数;基于术前DCE-MRI、DWI序列,以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测试集病灶良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比较GBDT模型与放射科医师基于3种方式评估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病灶的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_(mean))高于恶性病灶,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低于恶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病灶最大径、恶性病灶检出情况、良性病灶检出情况与测试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BDT模型鉴别诊断最大径<2 cm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与放射科医师基于DCE-MRI联合DWI诊断的AUC(0.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于放射科医师基于DCE-MRI、DWI单独诊断的AUC(0.845、0.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DT模型最佳截断点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1、0.94、0.93,放射科医师基于DCE-MRI联合DWI诊断则分别为0.94、0.81、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CE-MRI与DWI组学联合的GBDT模型对微小乳腺癌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基于DCE-MRI联合DWI评估的诊断效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训练集 测试集 乳腺癌
下载PDF
CT动脉增强分数与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娜 朱冰洁 +3 位作者 余佩君 赵琳 史柯 李辉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讨CT动脉增强分数(AEF)与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目的:探讨CT动脉增强分数(AEF)与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EF、AFP、肿瘤大小变化;采用Pearson系数探究AEF、AFP与肿瘤大小变化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AEF彩图对TACE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有效组治疗后AEF、AFP、肿瘤大小均小于治疗前、无效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CE治疗后AEF、AFP均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AEF评估TACE疗效的AUC为0.902,明显高于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及AEF单独评估的0.793和0.771。结论:AEF对TACE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联合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提高准确度,可作为TACE治疗HCC疗效评估的辅助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脉增强分数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COPD表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师美娟 沈聪 +5 位作者 梁志冉 魏霞 李辉安 金晨望 郭佑民 陈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7,217,共6页
目的基于体素的定量CT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表型。方法连续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COPD患者,定量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 目的基于体素的定量CT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表型。方法连续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COPD患者,定量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AD)和肺气肿(emphysema, Emph)。采用k-means聚类法分析肺气肿和小气道病变,得到不同表型;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得到分类函数,并进行初始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共纳入COPD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及肺功能近似相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2级患者中均得到3种不同表型:肺气肿为主型、小气道病变为主型及混合型,以及3种表型的Fisher线性分类函数;对所得函数进行初始验证和交叉验证,所有COPD患者预测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92.0%及90.0%,GOLD 2级患者预测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100.0%及95.2%。结论基于体素的定量CT可以将COPD患者分为肺气肿为主型、小气道病变为主型及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气肿 小气道病变 表型 体素
下载PDF
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海 赵琳 李兴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 研究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肺癌鉴别诊断者10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门子双源CT采用双能量模式对肺部行双期增强扫描;将105例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 目的 研究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肺癌鉴别诊断者10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门子双源CT采用双能量模式对肺部行双期增强扫描;将105例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良性病变组59例和恶性病变组46例;其中恶性病变组患者根据肺癌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28例和鳞癌组18例;根据肺癌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腺癌组13例,中分化腺癌组组15例,低分化鳞癌组8例和中分化鳞癌组10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70例;分别比较各组患者CT平均值(HU)、容积CT剂量指数(HU)、容积CT增强值。结果 良性病变组CT平均值、容积CT剂量指数、容积CT增强值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组(P<0.05);腺癌组CT平均值、容积CT剂量指数、容积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鳞癌组(P<0.05);低分化腺癌组CT平均值、容积CT剂量指数、容积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中分化腺癌组(P<0.05);低分化鳞癌组CT平均值、容积CT剂量指数、容积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中分化鳞癌组(P<9.05);存活组CT平均值、容积CT剂量指数、容积CT增强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以有效区分良性和恶性、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且对预后评估有着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双源CT 双能量扫描
下载PDF
MR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辉安 余佩君 +2 位作者 关红博 龚哪 张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IA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2例IA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A、DSA检查,比较MR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IA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2例IA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A、DSA检查,比较MR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DSA动脉瘤检出率为98.21%,MRA检出率为94.64%,两者检出率相近,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RA、DSA测定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A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与DSA相近,且无创,能较好显示动脉瘤三维构象与瘤体形态,可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案,但对MRA无法确诊者,需辅以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MRA DSA 诊断
下载PDF
MRI评价胎盘功能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龚娜 杨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77-1780,共4页
近年来,MRI超快速扫描技术不断发展,部分解决了胎动伪影的难题,使MRI在胎儿及胎盘检查中的优势突显,目前已成为超声诊断胎儿及胎盘异常的有力补充。MR T2WI在观察胎盘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WI、MRS等功能成像亦可用于胎盘功能评价,多... 近年来,MRI超快速扫描技术不断发展,部分解决了胎动伪影的难题,使MRI在胎儿及胎盘检查中的优势突显,目前已成为超声诊断胎儿及胎盘异常的有力补充。MR T2WI在观察胎盘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WI、MRS等功能成像亦可用于胎盘功能评价,多种MRI扫描技术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清晰、直观的影像学资料。本文主要对目前MRI评价胎盘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西门子DSCT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赵琳 关红博 石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西门子双源CT(DSCT)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95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腹部X线平片、腹部DSCT,且经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 目的探究西门子双源CT(DSCT)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95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腹部X线平片、腹部DSCT,且经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分析比较腹部B超、腹部X线平片、腹部DSCT诊断结果。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腹部DSCT检查肠梗阻符合率、梗阻原因符合率、梗阻部位符合率、肠绞窄符合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且腹部DSCT梗阻原因符合率、梗阻部位符合率、肠绞窄符合率均高于腹部超声(P均<0.05)。结论西门子DSCT具备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较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超声 诊断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感染及肝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关红博 金良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感染及肝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SAP患者,根据并发细菌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9例)和未感染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血清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感染及肝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SAP患者,根据并发细菌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9例)和未感染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分别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脏密度CT值之间的差异,肝脏密度CT值与CRP和PCT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CT影像学显示胰腺体积增大、脂肪层模糊不清、多个区域胰液潴留、气泡以及片状坏死检出率均显著的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04,x^2=11.512,x^2=24.638,x^2=9.986,x^2=13.765;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60,t=17.255;P<0.05);治疗前,感染组患者的肝脏CT值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87,P<0.05);治疗后,感染组患者的肝脏CT值与血清PCT和CRP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18,r=-0.577;P<0.05)。结论:CT在诊断SAP患者并发感染、肝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急性重症胰腺炎 感染 肝脏损害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与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显康 边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6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肝肿瘤诊断中运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枝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应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处理的肝肿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经过平扫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肿瘤的位置、供血情况... 目的探讨在肝肿瘤诊断中运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枝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应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处理的肝肿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经过平扫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肿瘤的位置、供血情况、不同时期强化特征、与肝脏关系及周围组织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经平扫检出肝肿瘤44例(84.62%),未检出8例(15.38%),增强扫描检出51例(98.08%),未检出1例(1.92%),增强扫描检出率(98.08%)显著高于平扫检出率(84.62%)(P<0.05)。采用平扫高密度检查出4例(7.69%),等密度检查出8例(15.38%),低密度检查出40例(76.92%);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和延迟期进行了增强扫描,检出率分别是84.62%、61.54%、78.85%、84.62%。结论运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枝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位血管的走向,确定肝肿瘤的位置,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16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下载PDF
CT与动态增强MRI诊断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的价值比较
12
作者 史柯 余佩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5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CT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SMAP)的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SM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 目的比较CT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SMAP)的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SM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SMAP的诊断价值。分析SMAP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肿块长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增强MRI检查肿块长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共检出阳性72例,阴性10例。CT检测SMA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低于动态增强MRI(P均<0.05)。CT共检出阳性患者68例,其中真阳性62例。SMAP病灶在CT中呈低密度影,病灶边界清晰,囊壁呈不均匀厚度且粗大钙化,内部可见多发性微囊,中央呈放射状纤维化瘢痕。动态增强MRI检查阳性患者70例,其中真阳性69例。MRI图像可见病灶内有多个囊腔且大小不一,信号均为长T1长T2。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有纤维化瘢痕,与内部囊腔的分隔较为清晰,T1加权像、T2加权像及弥散加权成像均为低信号。增强扫描见远端胰管扩张,呈实性肿瘤。结论CT对SMAP病灶长径的评估更接近病理结果,但动态增强MRI对SMAP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