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国演义》与安康 |
戴承元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3
|
|
2
|
言、意关系的现代阐释 |
雷升录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
3
|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关键问题——学习邓小平论创作自由与社会效果辩证关系的体会 |
姚维荣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7 |
0 |
|
4
|
言意关系的现代阐释 |
雷升录
|
《枣庄师专学报》
|
1999 |
0 |
|
5
|
路遥小说人物概观 |
姚维荣
李春梅
|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0 |
2
|
|
6
|
残缺作为一种美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8 |
2
|
|
7
|
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 |
姚维荣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2
|
|
8
|
论罗门城市诗的现代警示意义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7 |
1
|
|
9
|
论《庄子》散文的现实主义精神 |
孙鸿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1
|
|
10
|
简洁亦是一种美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1
|
|
11
|
外来建设者的精神丰碑──评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1
|
|
12
|
强化学生分析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几点作法 |
姚维荣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6 |
0 |
|
13
|
以人为终极关怀 参予社会变革 |
姚维荣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8 |
0 |
|
14
|
关于新诗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分析 |
余海章
|
《写作》
|
2001 |
0 |
|
15
|
超越历程中的眷顾——从孙悟空形象看吴承恩对人生的思考 |
戴承元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7 |
0 |
|
16
|
以人为终极关怀 参与社会变革(续前) |
姚维荣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
17
|
飘逝的是永恒的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
18
|
伊甸园的启示 |
雷升录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7 |
0 |
|
19
|
故事里的真精神 |
马千里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
20
|
阻隔──《玻璃是透明的》的中心意象 |
雷升录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