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华 肖延凤 梁满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石泉县医院住院确诊的8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发病以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差异;典型病例多见,不完...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石泉县医院住院确诊的8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发病以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差异;典型病例多见,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生率低,为6.097%,诊断误诊率较高,为15.8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效果好。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川崎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儿童保健在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静 李世燕 +1 位作者 王海峰 卢旭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婴幼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其发育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由于婴幼儿刚脱离母体不久,不能与外界环境完全适应,且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发育不良或营养性疾病[1]。因此,如何在婴幼儿期实施... 婴幼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其发育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由于婴幼儿刚脱离母体不久,不能与外界环境完全适应,且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发育不良或营养性疾病[1]。因此,如何在婴幼儿期实施科学合理的保健干预受到家长及儿科学的高度重视。已证实0~3岁婴幼儿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其可塑性和挖掘潜能巨大,在此阶段展开保健工作可促进婴幼儿更高能的生长发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 儿科学 营养性疾病 挖掘潜能 大脑发育 发育不良 保健干预 婴幼儿
下载PDF
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满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H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10 d序贯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H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10 d序贯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Hp清除率分别为93. 18%(41/44)、45. 45%(20/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72. 73%(32/44)、Hp清除率20. 45%(9/44)(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 36%(5/44)、13. 64%(6/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可有效提高Hp清除率与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尚志红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4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10mg.kg-1.d-1静脉输入,连续滴注3~5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20~30mg.kg-1.d-1静脉输入,静脉滴注7~14d。观察两...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10mg.kg-1.d-1静脉输入,连续滴注3~5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20~30mg.kg-1.d-1静脉输入,静脉滴注7~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用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下载PDF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尚志红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686-4686,共1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脐部的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新生儿50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选择同样的脐带结扎和消毒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在48 h之后对修剪脐带的残端,创面用专门的脐带包进行包扎。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脐部的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新生儿50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选择同样的脐带结扎和消毒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在48 h之后对修剪脐带的残端,创面用专门的脐带包进行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脐部护理方法。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情况,主要包括脐部渗血情况、有无潮红、黏液性的分泌物以及脓性分泌物的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进行准确记录。结果:将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带黏液性和脓性的分泌物额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3~6 d脐带的脱落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取修剪脐带残端并用脐带包进行包扎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可以缩短脐带的脱落时间,加速新生儿脐部创面的愈合,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 护理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0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华 梁满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0-170,173,共2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诊断 小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