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电在中医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进展
1
作者 许冠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S1期7-8,共2页
胃电在中医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进展许冠荪(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十五年来关于胃肠电及运动的研究相当活跃,本文仅综述胃电图在中医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进展。一、针灸调整胃电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针刺对胃肠电具有双向调... 胃电在中医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进展许冠荪(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十五年来关于胃肠电及运动的研究相当活跃,本文仅综述胃电图在中医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进展。一、针灸调整胃电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针刺对胃肠电具有双向调整作用:其效应表现为抑制或增强,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图 中医药 针灸经络 胃肠电 抑制效应 大承气汤 针刺效应 实验性肝损伤 胃肠功能 中缝大核
下载PDF
神经肽与循经感传及可见经络现象相关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潘朝宠 沈德凯 +1 位作者 金文秀 刘向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38,共4页
《黄帝内经》记载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针灸的作用在于通调气血,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内部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循经感传的慢性传导性和沿经出现的'红线'、'白线'等,都是重要的经络现象... 《黄帝内经》记载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针灸的作用在于通调气血,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内部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循经感传的慢性传导性和沿经出现的'红线'、'白线'等,都是重要的经络现象,然其物质基础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循经感传 经络
下载PDF
中医药、针灸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照亮 宋晓鸽 +1 位作者 朱崇斌 邵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2-5,19,共5页
本文结合文献论述了艾滋病(AIDS)发病与防治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中医对AIDS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针灸的防治作用。指出其病因病机是外感湿邪淫毒,损伤机体;内伤于房事不节,气血双亏。治疗采用除湿解毒、补气益血的方法,通过中医药、针灸... 本文结合文献论述了艾滋病(AIDS)发病与防治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中医对AIDS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针灸的防治作用。指出其病因病机是外感湿邪淫毒,损伤机体;内伤于房事不节,气血双亏。治疗采用除湿解毒、补气益血的方法,通过中医药、针灸来抑制AIDS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肾功能。本文还拟定了中医药、针灸治疗AIDS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艾滋病
下载PDF
人体经络静电荷检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冠荪 王振玖 +3 位作者 张道芹 原存信 顾新建 刘维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45-47,共3页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静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足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9.61×10-13C),经脉失衡度...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静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足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9.61×10-13C),经脉失衡度<9.06%;而在病理状态下(胃疾患)454例,经脉负电性小于正常人,失衡度在足三里穴达24.09%,稳定性差。又以胃电图离散度(CV)分析,正常人空腹时,CV<20%~30%。胃疾患者CV>30%~40%。进餐负荷实验后,正常人CV变化不大,而胃疾患者CV有显著意义增大,结果表明,经络静电荷检测可反映经络脏腑相关的规律,胃电图离散度与经络电荷失衡度有某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静电荷胃电图 失衡度 离散度
下载PDF
关于经络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的深入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逸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针灸经络 针刺麻醉 中医学院 教学人员 工作人员 科学价值 工作态度
下载PDF
中医药戒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小鸽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戒毒 毒品成瘾症 中医药疗法 针刺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美启 周逸平 汪克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中医药 针灸 中药
下载PDF
经络理论研究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思路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逸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1-74,共4页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是21世纪经络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总结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思路,认为大脑边缘系统-...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是21世纪经络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总结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思路,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是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的核心和神经连接组学的功能结构基础,从而继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经脉脏腑相关 边缘系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克翠 胡玲 +3 位作者 何璐 宋小鸽 韦克诚 徐东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558-560,共3页
当前,毒品滥用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吸毒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我国毒品滥用者已逾百万,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约占78.3%。海洛因是阿片类毒品的代表,是当今主要的毒品来源,成瘾快,有很强的依赖性潜力,对人体各系统均可造成不同程度... 当前,毒品滥用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吸毒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我国毒品滥用者已逾百万,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约占78.3%。海洛因是阿片类毒品的代表,是当今主要的毒品来源,成瘾快,有很强的依赖性潜力,对人体各系统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尤其是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据报道[3]94.6%男性海洛因依赖者性欲减退或消失,88.7%出现性机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成瘾 生殖内分泌系 统紊乱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戒毒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庆丰 许冠荪 宋小鸽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5期322-325,327,共4页
中医药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课题。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朱庆丰在许冠荪、宋小鸽指导下 ,对近 5年来采用中药、针灸或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阿片类毒品依赖者进行脱毒治疗、改善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以及毒品成瘾的机... 中医药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课题。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朱庆丰在许冠荪、宋小鸽指导下 ,对近 5年来采用中药、针灸或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阿片类毒品依赖者进行脱毒治疗、改善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以及毒品成瘾的机理研究进行了概况 ,并结合中医药戒毒的研究现状作出评价和展望。认为中医药戒毒方法在脱毒期的治疗 ,效果不佳 ,其优势在于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 ,与西药配伍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戒毒的重点应放在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和预防复吸 ,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戒毒的规范化、科学化研究和针灸、中药戒毒的作用机理研究 ,重视基础、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有机结合。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所徐国龙等采用中药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症状 ,治疗 3 0例 ,有效率 93 .3 % ,效果显著。成都中医药大学张春根据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毒瘾后易复吸的特点 ,拟订了综合性的康复方案 ,在脱毒者康复期间 ,除用医药治疗以减轻患者失眠等稽延症状、缓解心理依赖外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彻底脱毒的信心 ,加强自身对毒品的自觉抵抗力 ,摆脱毒魔的束缚 ,最终回归到正常人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戒毒 稽延性戒断症状 预防复吸
下载PDF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德凯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7期1-2,共2页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沈德凯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科学研究工作者为探求经络的实质,做了大量而艰苦地深入研究,取得许多有...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沈德凯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科学研究工作者为探求经络的实质,做了大量而艰苦地深入研究,取得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研究
下载PDF
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的机理
12
作者 周美启 周逸平 汪克明 《生理通讯》 200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包括寡核苷酸微阵列(Oligo-microarray)及DNAmicroarray,是生物芯片(biochip)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分支。一般可分为基因表达谱芯片和DNA测序芯片。现就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包括寡核苷酸微阵列(Oligo-microarray)及DNAmicroarray,是生物芯片(biochip)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分支。一般可分为基因表达谱芯片和DNA测序芯片。现就基因表达谱芯片在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应用思路及前景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中医学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基因芯片技术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与循经感传现象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朱崇斌 孟昭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往工作表明,循经感传现象与多种因素都有关,如时间、温度、刺激方法、刺激强度等等,但从中医角度来观察循经感传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却一直未见报道。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讨感传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些新的... 以往工作表明,循经感传现象与多种因素都有关,如时间、温度、刺激方法、刺激强度等等,但从中医角度来观察循经感传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却一直未见报道。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讨感传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些新的线索。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一般材料 1.1 辨证标准及受试者来源,根据《中医诊断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分型 循经感传现象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3
14
作者 许能贵 易玮 +3 位作者 马勤耘 许冠荪 朱舜丽 陈全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7-240,共4页
选择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 ,观察电针对缺血区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①造模 60min后 ,局部脑血流量 (rCBF)、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显著下降 ;脑组织水含量、丙二醛 (MDA)、兴奋性氨基酸 (EAA)中谷氨... 选择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 ,观察电针对缺血区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①造模 60min后 ,局部脑血流量 (rCBF)、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显著下降 ;脑组织水含量、丙二醛 (MDA)、兴奋性氨基酸 (EAA)中谷氨酸 (Glu)和天门冬氨酸 (Asp)明显升高。②电针 1 0min后 ,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提示电针可升高rCBF、SOD活性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 ,降低MDA、Glu、Asp和脑组织的水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灸疗法 神经元 针灸效应
下载PDF
灸疗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7
15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1 位作者 侯正明 章复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应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炎,观察艾灸“肾俞”穴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灸治组大鼠的活动、体重等一般情况均好于致炎组,局部炎症肿胀明显好转,跖围减小(P<0.001),并能一定程度地预防... 应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炎,观察艾灸“肾俞”穴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灸治组大鼠的活动、体重等一般情况均好于致炎组,局部炎症肿胀明显好转,跖围减小(P<0.001),并能一定程度地预防或减轻其迟发性变态反应──多发性关节炎。淋巴细胞功能测定表明,灸治组大鼠对ConA与IL-2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致炎组(P<0.001),表明了机体免疫应答的增强和免疫能力的提高。以上提示,灸疗具有较好的抗炎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佐剂性 针灸疗法 艾条灸 免疫性
下载PDF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8 位作者 章复清 王宁新 徐斌 侯正明 陈全珠 袁静 陈向涛 张道芹 王元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2-298,共7页
为了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 ,我们建立免疫性炎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等 ,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控入手 ,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开展灸治RA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机理与... 为了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 ,我们建立免疫性炎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等 ,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控入手 ,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开展灸治RA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机理与灸疗抑制TNF、IL 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 ,增强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保护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 ,纠正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 ,调整NO、NE、5 HT神经递质的失衡 ,促进内环境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实验证实 ,外周交感神经参与艾灸对免疫的调节 ;灸疗的部分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的 ;海马可能是灸疗信息中枢整合的重要环节 ;HPA轴是灸疗作用中一条重要的神经体液性途径 ;松果体 (MT)可能是艾灸抗炎免疫的一个高位调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作用机理 抗炎作用机理
下载PDF
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5 位作者 袁静 侯正明 陈全珠 章复清 陈向涛 周楣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 :研究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将大鼠置于实验室风寒环境中 ,造成“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艾灸“肾俞”穴对其血瘀症状、血液流变、氧自由基代谢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艾灸治疗能改善造模大鼠的一般血... 目的 :研究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将大鼠置于实验室风寒环境中 ,造成“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艾灸“肾俞”穴对其血瘀症状、血液流变、氧自由基代谢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艾灸治疗能改善造模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 ,降低血浆和全血粘度、RE、Ht,提高血清和脑组织中 SOD,降低MDA,减少 NE、DA、No的含量。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5~ 0 .0 1 )。表明艾灸能纠正血瘀大鼠血液流变的异常和紊乱 ,增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 ,调整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结论 :灸疗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其机理与艾灸改善机体循环状态及自由基代谢 ,调整神经内分泌 ,稳定内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活血化瘀作用 大鼠 血瘀症 中枢神经递质 寒凝血瘀证 血液流变 结论 水平 自由基代谢
下载PDF
艾灸抗小鼠S_(180)实体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唐照亮 陈淼和 +6 位作者 宋小鸽 候正明 章复清 陈全珠 袁静 金涌 李俊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实验建立S_(180)实体瘤小鼠模型,观察艾灸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表明,艾灸“关元”穴和对肿瘤的灸割治疗均能提高其存活率,延长生存期,抑制肿瘤的生长,有 33%以上的瘤重抑制率。灸疗能恢复与提高荷瘤小鼠对 ConLA(... 本实验建立S_(180)实体瘤小鼠模型,观察艾灸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表明,艾灸“关元”穴和对肿瘤的灸割治疗均能提高其存活率,延长生存期,抑制肿瘤的生长,有 33%以上的瘤重抑制率。灸疗能恢复与提高荷瘤小鼠对 ConLA(刀豆球蛋白 A)、LPS(脂多糖)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1(白介素-1)、IL-2(白介素-2)的活性。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相当或优于环磷酰胺的抑瘤效果。表明灸疗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提示,灸疗的抗肿瘤作用与其热疗效应、活血化瘀作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艾灸 热疗 活血化瘀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中松果腺褪黑素高位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9 位作者 李俊 金涌 陈全珠 侯正明 章复清 袁静 陈向涛 张道芹 许冠荪 徐叔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29-431,共3页
目的 :研究松果腺褪黑素 (MT)对炎症与免疫的调节 ,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别损毁其海马内NA神经和摘除肾上腺 ,观察艾灸对MT及细胞因子IL 6、IL 2的影响。 结果 :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 目的 :研究松果腺褪黑素 (MT)对炎症与免疫的调节 ,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别损毁其海马内NA神经和摘除肾上腺 ,观察艾灸对MT及细胞因子IL 6、IL 2的影响。 结果 :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大鼠MT的分泌 ,使IL 6降低、IL 2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P <0 0 1)。失去肾上腺和海马交感神经的支配 ,松果腺MT增多 ,IL 6、IL 2含量上升 ,灸疗的抗炎免疫作用被削弱或部分阻断。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针灸效应 分泌 褪黑激素 艾条灸
下载PDF
针刺心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美启 周逸平 +3 位作者 汪克明 胡玲 王月兰 陈业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7-594,共8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有20个下调和14个上调,主要是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等;心经组中有70个下调和20个上调,主要是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和应激反应蛋白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类基因,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等。结论:心经组、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和类型有较大差异,提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有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针灸疗法 穴位 心经 电针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