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医疗影像云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延鑫 李传富 +2 位作者 张玉妹 汤岚凤 武红利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81-183,197,共4页
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对安徽省医疗影像云项目"政府主导,企业和专家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和成效分析,充分利用医改政策优势,解决遇到的难题,为远程医疗服务走进基层,... 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对安徽省医疗影像云项目"政府主导,企业和专家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和成效分析,充分利用医改政策优势,解决遇到的难题,为远程医疗服务走进基层,推动全国远程医疗影像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医疗影像云 建设模式
下载PDF
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构建廉洁医院——以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胡同 方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3期158-159,共2页
中医"治未病"理论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强调消灭疾病发生前,既病防变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传变,愈后防复强调疾病治愈后防止反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强调消灭疾病发生前,既病防变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传变,愈后防复强调疾病治愈后防止反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运用到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宣传教育等多途径入手,提高了医院新时期的整体形象,在构建廉洁医院工作中初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四种形态 廉洁医院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3
作者 孙韫頔 程露露 +3 位作者 万海丽 常赢 熊雯娟 夏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5-1952,共8页
目的:神经肌肉训练是近年来较新的一种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尚存在争议。此次研究通过系统Meta分析评价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 目的:神经肌肉训练是近年来较新的一种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尚存在争议。此次研究通过系统Meta分析评价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和Embase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神经肌肉训练组(试验组)使用神经肌肉训练或以神经肌肉训练为主要干预方式;对照组为空白组或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局指标包括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行走计时、膝关节稳定性、30 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确定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样本量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WOMAC疼痛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SMD=0.38,95%CI:0.08-0.69,P=0.01);②膝关节稳定性和30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SMD=0.57,95%CI:0.23-0.92,P=0.001;30 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SMD=0.35,95%CI:0.05-0.65,P=0.02);两组均可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走速度,改善行走能力,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行走计时:SMD=-0.22,95%CI:-0.48-0.03,P=0.09);③WOMAC身体功能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SMD=-0.79,95%CI:-1.30至-0.28,P=0.002)。结论: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促进功能恢复,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功能 神经肌肉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与骨密度的因果关系: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楠 符浩楠 +4 位作者 郝宇涵 陈祉霖 朱芷晴 徐峰 于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23-2630,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中老年人体内组织蛋白酶K水平可通过影响骨密度来干预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但组织蛋白酶家族与其他人群骨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未知。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与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提取...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中老年人体内组织蛋白酶K水平可通过影响骨密度来干预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但组织蛋白酶家族与其他人群骨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未知。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与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提取与8种组织蛋白酶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以5个年龄段人群的骨密度作为结局。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组织蛋白酶与骨密度的因果关系。使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遗传工具变量的异质性,使用MR-Egger截距检验评估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评估作为工具变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影响的敏感性。结果与结论:①正向孟德尔随机化的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H与>45岁且≤60岁人群的骨密度呈负相关[OR(95%CI)=0.965(0.94-0.99),P=0.04],组织蛋白酶Z与>30岁且≤45岁人群的骨密度呈负相关[OR(95%CI)=1.06(1.00-1.11),P=0.03];②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因果关系稳定,MR-Egger截距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③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骨密度对组织蛋白酶无显著反向作用;④上述结果证实,组织蛋白酶对部分年龄段人群骨密度会造成影响,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组织蛋白酶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联 不同年龄段
下载PDF
中医针刺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闵婕 唐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相关研究的学习、总结,从针刺有效刺激量以及针刺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讨论,探讨中医针刺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临床后遗症的疗效概况和诊疗思路,探讨中医针刺疗法的可行性以及...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相关研究的学习、总结,从针刺有效刺激量以及针刺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讨论,探讨中医针刺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临床后遗症的疗效概况和诊疗思路,探讨中医针刺疗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后遗症 针刺治疗 有效刺激量
下载PDF
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彩霞 王静 +1 位作者 杨杰 代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5期2259-2262,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的延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病护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穴位按摩、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中药雾化熏眼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的延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病护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穴位按摩、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中药雾化熏眼疗法、穴位贴敷疗法、中药热敷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穴位按摩 针灸疗法 中药眼部雾化 穴位贴敷 中药热敷
下载PDF
212例初诊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盼 李泽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用聚类分析方法探求初诊肺癌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病案回顾法,记录212例肺癌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中医证候,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对其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的肺癌中医症状为83条,频数高的前10位分别是咳嗽... 目的用聚类分析方法探求初诊肺癌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病案回顾法,记录212例肺癌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中医证候,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对其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的肺癌中医症状为83条,频数高的前10位分别是咳嗽、痰少、痰质黏稠、痰白、纳呆、胸闷、苔白腻、痰中带血、面色白、气促;筛选出频率≥10%及部分频率<10%但对诊断有意义的44个症状作为基础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痰热阻肺证、痰湿蕴肺证、气滞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5类中医证候。结论聚类分析能从客观角度进行肺癌中医证候分类,并初步确立各证候的诊断要点,为肺癌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证候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骨痹通消颗粒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祥 周正新 +3 位作者 朱磊 芮仞 许茂玉 朱彩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99-2604,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甲状旁腺素1受体(parathyroid hormone typeⅠreceptor,PTH1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信号轴中关键基因表达,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血管方向分化,导致骨内血供、骨组织结构的破坏。... 背景: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甲状旁腺素1受体(parathyroid hormone typeⅠreceptor,PTH1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信号轴中关键基因表达,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血管方向分化,导致骨内血供、骨组织结构的破坏。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骨痹通消颗粒可诱导血管形成、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骨痹通消颗粒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从PTH1R/PKA信号轴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脂多糖和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C57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骨痹通消颗粒组和通络生骨胶囊组,每组20只,另选取12只健康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2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Ⅰ型氨基端延长肽、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股骨头组织中PTH1R、PKA、MEF2、SOST、GNAS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骨痹通消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小鼠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抑制PTH1R/PKA信号轴的激活,进一步上调SOST、MEF2的表达,提高骨碱性磷酸酶、Ⅰ型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从而改善股骨头坏死情况,与通络生骨胶囊干预效果相当,推测骨痹通消颗粒可能通过调节PTH1R/PKA信号轴发挥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通消颗粒 通络生骨胶囊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PTH1R PKA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不同特定运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常赢 夏渊 +3 位作者 孙韫頔 程露露 熊雯娟 赵祥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99-5904,共6页
目的:目前,运用特定运动疗法治疗脊柱侧弯有多种干预方案,尚缺乏不同特定运动疗法之间的疗效对比。该文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比不同特定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搜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检索特定运动疗法治疗... 目的:目前,运用特定运动疗法治疗脊柱侧弯有多种干预方案,尚缺乏不同特定运动疗法之间的疗效对比。该文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比不同特定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搜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检索特定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使用RevMan5.4及Stata16.0软件对筛选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进行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及数据分析。结果:①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377例患者,其中12项研究涉及Schroth疗法,2项研究涉及BSPTS疗法,6项研究涉及SEAS疗法;②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对照组,BSPTS疗法组及Schroth疗法组在改善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降低躯干旋转角方面效果更优[WMD=-4.60,95%CI(-8.37,-0.82),P<0.05;WMD=-3.37,95%CI(-4.98,-1.75),P<0.05;WMD=--3.20,95%CI(-5.50,-0.90),P<0.05;WMD=-2.13,95%CI(-3.16,-1.09),P<0.05];与常规对照组相比,Schroth疗法组在提高生活质量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22项问卷量表(SRS-22)评分方面效果更优[WMD=1.41,95%CI(0.07,2.75),P<0.05]。结论:基于当前证据,与常规疗法相比,BSPTS疗法与Schroth疗法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及躯干旋转角方面效果更好;在不同特定运动疗法的对比中,可首选BSPTS疗法来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obb角、降低躯干旋转角。此外,Schroth疗法可能是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治疗方法。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应谨慎解释与采用,未来还需要引入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运动干预 BSPTS疗法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UPLC-Orbitrap-MS法快速分析鉴定紫芝醇溶性成分
10
作者 崩淑娟 李思雨 +4 位作者 张静 罗文慧 韩海伦 熊清平 彭灿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紫芝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并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50 mm×2.1 mm),以A(0.1%甲酸水)—B(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紫芝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并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50 mm×2.1 mm),以A(0.1%甲酸水)—B(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2 mL/min,进样容积为3μL。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紫芝醇溶性的质谱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结合文献分析紫芝的醇溶性成分。结果通过Compound Discover 3.3软件、文献参考和人工校对的方法对紫芝醇提物共初步鉴定了16种成分。其中12种三萜类成分,4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完整、便捷,可为紫芝的药效物质基础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紫芝成分鉴定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醇溶性成分 三萜类
下载PDF
运用“三焦理论”论治肝硬化腹水
11
作者 童颖 李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19-720,706,共3页
肝硬化(Hepatocirrhosis)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病长期迁延不愈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结构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以肝细胞变性死亡,继而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和肝脏结节状改变为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 肝硬化(Hepatocirrhosis)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病长期迁延不愈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结构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以肝细胞变性死亡,继而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和肝脏结节状改变为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1])。肝硬化腹水(Cirrhosisascites)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表现,西医治疗方案主要为使用利尿剂、补充胶体白蛋白、限制钠盐、放腹水、经颈静脉肝内分流术(TIPS)等,但随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患者症状易反复,会出现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经前期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文献研究,中医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有确切疗效和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三焦理论
下载PDF
腰突颗粒对人髓核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升华 谭伟伟 +3 位作者 孙志涛 王业广 王建 赖居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933-4939,共7页
背景:核因子κB在退变椎间盘中呈高表达,经验方腰突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试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制。目的:探讨腰突颗粒含药血清对人髓核细胞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只新西兰大白兔... 背景:核因子κB在退变椎间盘中呈高表达,经验方腰突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试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制。目的:探讨腰突颗粒含药血清对人髓核细胞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及10,20,40 mL腰突颗粒水煎剂灌胃7 d。于最后一次灌胃2 h后颈总动脉采血,收集血清,分别配成体积分数10%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液保存备用,分别干预人髓核细胞24 h。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10%含药血清干预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人髓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p-P65、P50、IκB-α和IKK-βmR 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且细胞中p-P65、P50、IκB-α和IKK-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随着灌服腰突颗粒剂量的增加,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p-P65、P50、IκB-α和IKK-βmR NA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P65、P50、IκB-α和IKK-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提示腰突颗粒含药血清能阻断人髓核细胞中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减缓髓核细胞的退变,起到保护人髓核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NF-κB 中草药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髓核细胞 含药血清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腰突颗粒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牡丹籽油降血脂、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1
13
作者 董振兴 彭代银 +1 位作者 宣自华 刘丛彬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研究牡丹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并观察对糖尿病小鼠及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研究牡丹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并观察对糖尿病小鼠及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小鼠血糖值;正常小鼠连续给药30 d后,灌胃葡萄糖溶液(2.5 g·kg-1),于给糖前及给糖后30、60、120 min分别检测血糖含量变化。结果高脂血症大鼠在灌胃给予牡丹籽油30 d后,低剂量组TC水平显著降低,高剂量组TG水平明显降低,且HDL-C值显著升高;牡丹籽油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糖耐量实验发现,牡丹籽油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在给糖30 min时的降糖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牡丹籽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正常小鼠糖耐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降血脂 降血糖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俞浩 任亚硕 +2 位作者 吴德玲 许凤清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金合欢素(3)、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4)、蒙花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黄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藤黄酸胺基醇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黎琴 吴亚先 +2 位作者 付俐 王效山 张奕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400,共7页
以藤黄酸为原料,与相应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藤黄酸溴代烷基酯,再将其与不同的胺反应得到20个藤黄酸胺基醇酯衍生物(3a^3t),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Bel-7404、QGY-7701和He... 以藤黄酸为原料,与相应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藤黄酸溴代烷基酯,再将其与不同的胺反应得到20个藤黄酸胺基醇酯衍生物(3a^3t),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Bel-7404、QGY-7701和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3c,3g,3h,3p和3t活性强于藤黄酸,3g和3h的抗肿瘤活性强于紫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合成
下载PDF
基于Wnt/β-链蛋白表达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倪英群 谢峰涛 方朝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通路表达,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影响,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目的:通过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通路表达,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影响,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人。所有患者给予基础药物(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药物+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16周。结果:1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1%,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FPG、2 h PG、Hb A1c、TC、TG、LDL、HDL、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水平都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 h PG、Hb A1c、TG及LDL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斑块面积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β-caten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GSK-3β水平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显著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逆转颈动脉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丹蛭降糖胶囊 Wnt/β-链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保护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安鲁 彭代银 +3 位作者 施慧 韩岚 戴荣 王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桃红四物汤连续干预模型大鼠8周,观察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胸主...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桃红四物汤连续干预模型大鼠8周,观察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胸主动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RTq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结果桃红四物汤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胸主动脉NF-κBp65蛋白和MCP-1、VCAM-1mRNA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血清TNF-α、TGF-β1的含量(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有效保护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干预NF-κB信号通路,抑制MCP-1、VCAM-1、TNF-α和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 趋化蛋白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霍山米斛总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亮 彭代银 +4 位作者 俞年军 汪新宇 王飘飘 陈卫东 何祥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建立霍山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铁皮石斛多糖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霍山米斛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 目的建立霍山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铁皮石斛多糖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霍山米斛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霍山米斛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100℃,提取2次,每次提取2h,料液比为1∶800(g/mL)。结论所优选的工艺简单、方便、准确,适用于霍山米斛总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米斛 总多糖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亮 俞年军 +3 位作者 彭代银 陈卫东 汪新宇 何祥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以霍山米斛为试材,于采摘期采摘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霍山米斛,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为S1(松树锯末+石子,低矮大棚)>S3(松树皮+石... 以霍山米斛为试材,于采摘期采摘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霍山米斛,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为S1(松树锯末+石子,低矮大棚)>S3(松树皮+石子,低矮大棚)>S4(椰子壳+石子,低矮大棚)>S2(石子,低矮大棚)>S5(石子,仿野生)。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基质栽培的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数据显示,5种栽培基质的霍山米斛可以分为4类:S1单独一类、S3单独一类、S4单独一类、S2和S5一类。试验旨为霍山米斛的最佳栽培基质选择和初步判定栽培基质的种类提供依据,以期充分地开发霍山米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米斛 栽培基质 总多糖
下载PDF
富铬松花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宣自华 余进海 +3 位作者 王学林 朴新新 陈金林 凌中鑫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研究富铬松花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次/d,共16 w。第9周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1次/d,共8 w。测定肝脏系数,显微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 目的:研究富铬松花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次/d,共16 w。第9周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1次/d,共8 w。测定肝脏系数,显微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TG、TC水平。结果:高脂乳剂灌胃8 w后大鼠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经富铬松花粉治疗8 w后,富铬松花粉高剂量(1.12 g/kg)组大鼠血脂和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富铬松花粉各剂量组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富铬松花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富铬松花粉 高脂乳剂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