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分析
1
作者
戎荣
马守亮
+7 位作者
盛玉琴
张国梁
李飞
杨程
杨明
施卫兵
乔红
许文彬
《预防医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目的分析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7月1-23日宿州定点医院确诊的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诊断及治疗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资料...
目的分析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7月1-23日宿州定点医院确诊的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诊断及治疗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资料及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或Breslow检验评价不同年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针数、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基础病数患者阳性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293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中,未发热115例(39.2%),发热178例(60.8%)。核酸阳性持续时间7~10 d的患者有98例。不同年龄、疫苗接种情况、基础病、中医证型、初期症状、发热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941、7.560、15.703、11.738、11.025、19.597、11.470,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0.638,95%CI:0.464~0.878)、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数(HR=1.416,95%CI:1.003~2.000;HR=1.955,95%CI=1.392~2.746)、基础病数(HR=0.659,95%CI:0.458~0.949;HR=0.553,95%CI=0.322~0.950;HR=0.299,95%CI:0.108~0.826)、中医证型(HR=0.583,95%CI:0.453~0.749)、初期症状(HR=0.416,95%CI:0.241~0.720)、是否发热(HR=0.954,95%CI:0.678~1.356)对阳性持续时间有影响(P<0.05)。热程对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F=39.213,P<0.05),呈正向相关(r=0.559,P<0.05)。结论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中,≤20岁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较短,多种基础病会导致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增加,接种2针及以上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热程与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有正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毒株
阳性
发热
原文传递
题名
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分析
1
作者
戎荣
马守亮
盛玉琴
张国梁
李飞
杨程
杨明
施卫兵
乔红
许文彬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感染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呼吸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内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康复科
宿州市立
医院
中医
科
出处
《预防医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基金
安徽省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专项公开竞争项目(2022e07020082)
安徽省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专项公开竞争项目(2022e07020080)。
文摘
目的分析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7月1-23日宿州定点医院确诊的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诊断及治疗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资料及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或Breslow检验评价不同年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针数、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基础病数患者阳性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293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中,未发热115例(39.2%),发热178例(60.8%)。核酸阳性持续时间7~10 d的患者有98例。不同年龄、疫苗接种情况、基础病、中医证型、初期症状、发热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941、7.560、15.703、11.738、11.025、19.597、11.470,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0.638,95%CI:0.464~0.878)、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数(HR=1.416,95%CI:1.003~2.000;HR=1.955,95%CI=1.392~2.746)、基础病数(HR=0.659,95%CI:0.458~0.949;HR=0.553,95%CI=0.322~0.950;HR=0.299,95%CI:0.108~0.826)、中医证型(HR=0.583,95%CI:0.453~0.749)、初期症状(HR=0.416,95%CI:0.241~0.720)、是否发热(HR=0.954,95%CI:0.678~1.356)对阳性持续时间有影响(P<0.05)。热程对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F=39.213,P<0.05),呈正向相关(r=0.559,P<0.05)。结论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中,≤20岁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较短,多种基础病会导致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增加,接种2针及以上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热程与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有正向相关。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毒株
阳性
发热
Keywords
Novel coronavirus
Omicron strain
Positive
fever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93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感染特征及阳性持续时间分析
戎荣
马守亮
盛玉琴
张国梁
李飞
杨程
杨明
施卫兵
乔红
许文彬
《预防医学论坛》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