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较大创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光 赵光勋 +5 位作者 胡沣 王进 石磊 夏添 赵光彩 孙名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9例四肢较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35.7(12~54)岁。四肢软组织缺损面积8.0cm×13.0cm^14.0cm...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9例四肢较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35.7(12~54)岁。四肢软组织缺损面积8.0cm×13.0cm^14.0cm×26.0cm。一期患肢创面予以彻底清创加VSD处理,二期视创面情况采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串联或单侧股前外侧分叶皮瓣组合修复。皮瓣切取面积9.0cm×15.0cm^15.0cm×28.0cm,平均10.0cm×17.0cm,大腿供区均直接缝合。定期随访,内容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皮瓣外形、供区瘢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手术探查给予吻合皮下静脉后成活。平均随访6(5~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及患肢功能满意。1例供区皮肤张力较大未予以皮内缝合,术后大腿美观欠佳,其他患者大腿供区仅留线状瘢痕。所有患者供区股四头肌肌力均正常。1例供区大腿前外侧感觉减退。结论组合式股前外侧皮瓣设计灵活,通过串联,化宽度为长度,保证供区能够直接缝合,是一种修复四肢较大创面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四肢损伤
原文传递
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光 帖成章 +3 位作者 胡沣 王进 杨永晖 耿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4期2718-2721,2757,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给予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传统带蒂皮瓣组给予常规直接覆盖创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围手术指标时间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少(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传统带蒂皮瓣组的76.7%(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低(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好于传统带蒂皮瓣组(P<0.05)。结论: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皮下静脉 带蒂皮瓣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四肢创伤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术后标记系统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光勋 胡沣 +4 位作者 王进 杨光 石磊 夏添 江妍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穿支皮瓣解剖的术后标记系统设计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的术后标记系统指根据穿支皮瓣的基本解剖结构及血供特点,于术后在皮瓣表面及受区标记各观察点,并根据标记的测听点,配合使用手持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听,... 目的探讨基于穿支皮瓣解剖的术后标记系统设计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的术后标记系统指根据穿支皮瓣的基本解剖结构及血供特点,于术后在皮瓣表面及受区标记各观察点,并根据标记的测听点,配合使用手持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听,以及以穿支点为中心的钟面测量血供观察法,对皮瓣血供进行观察、判断。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对在行穿支皮瓣手术患者2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00例用单纯传统血运观察(传统血运观察组)、100例用传统血运观察和术后标记系统监测(联合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准确率、手术探查率以及皮瓣成活率的差异。结果传统血运观察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多集中于术后48h内,两组手术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阳性率、阴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血运观察组血管危象手术探查率(87.5%)高于联合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瓣成活率(99%)高于传统血运观察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提出的穿支皮瓣术后标记系统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指导皮瓣血供观察,及时发现并判断血管危象并指导非手术有效干预,提高穿支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术后标记 手持式多普勒超声 血管危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