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儿童社会心理支持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俞宁 黄邦汉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艾滋病的快速传播不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对艾滋病家庭中儿童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伤害。开展对艾滋孤儿的社会心理支持,不仅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而且是一项社会救助的综合工程。针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流行的特点,以及艾滋病对儿... 艾滋病的快速传播不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对艾滋病家庭中儿童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伤害。开展对艾滋孤儿的社会心理支持,不仅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而且是一项社会救助的综合工程。针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流行的特点,以及艾滋病对儿童身心的影响,提出了为艾滋儿童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的内容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社会心理支持
下载PDF
关于社会工作实验课效率提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毕兰凤 《社会工作》 2007年第11期27-29,共3页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实验课日益受到校方的重视和同学们的青睐,而当前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高社会工作实验课效率的问题是摆在从事社会工...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实验课日益受到校方的重视和同学们的青睐,而当前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高社会工作实验课效率的问题是摆在从事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验课 思考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3
作者 余茂笈 吴祥安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5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工业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阶级斗争扩大化 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思路 资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的贡献
4
作者 刘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9,12,共3页
毛泽东在开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提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体系,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及其丰富性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主要矛盾学说、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 毛泽东在开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提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体系,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及其丰富性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主要矛盾学说、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性质特点、解决的方法及三个层次矛盾的相互关系。毛泽东抓住了社会主义辩证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基本矛盾,围绕这一核心矛盾学说,层层揭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 社会主义辩证法 毛泽东 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基本矛盾 开创 探索 三个层次 体系
下载PDF
从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看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沈琳 吴惠敏 +2 位作者 王国年 姜红 刘允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5-78,共4页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毋庸置疑。而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客观依据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近日,我们从汉语、...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毋庸置疑。而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客观依据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近日,我们从汉语、文学、艺术、历史四科入手对安徽农业大学本科生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并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农科大学生 大学生文化素质 调查与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 素质课 课程建设 实施方案 非智力性因素 素质现状
下载PDF
R·罗蒂的后科学文化观评析
6
作者 魏则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在分析与评价理查德·罗蒂的后科学文化观的基础上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文化可望是一个科学和人文都得到充分发展并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大科学”文化。
关键词 R·罗蒂 后科学文化观 “大科学”文化 人文学科 自然科学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N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小红 甘嘉婷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6期95-98,共4页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提升其适应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通过对N大学911名新生调查发现,新生在班级和宿舍相处方面适应较好,日常社交、同学相处、异性交往及总体适应水平表现相对较...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提升其适应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通过对N大学911名新生调查发现,新生在班级和宿舍相处方面适应较好,日常社交、同学相处、异性交往及总体适应水平表现相对较差。性别、户籍及有学生工作经历对人际适应水平影响显著,家庭经济具有一定影响,入学教学、班级氛围具有正向影响。基于此,从学校和专业服务介入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适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关于儿童虐待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俞宁 陈沃聪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儿童虐待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这种影响的文化归因主要体现在传统中对力量崇拜的延续、对家庭惩戒权的认可、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改变文化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改造活动,发掘传统文化中... 儿童虐待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这种影响的文化归因主要体现在传统中对力量崇拜的延续、对家庭惩戒权的认可、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改变文化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改造活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推行现代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 文化因素 文化改造
下载PDF
关注弱势群体 重视社会公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8
9
作者 俞宁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6,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的关系。和谐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点。我国社会在理论上应该是和谐社会,但在现实上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和谐。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的关系。和谐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点。我国社会在理论上应该是和谐社会,但在现实上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和谐。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现象,其中弱势群体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中国
原文传递
完善我国科研评价机制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叶良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基于科研评价活动应该适应科技发展规律这一观点,从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评价频率、关注原创性和交叉科学研究的评价、以评价机制支持科研合作活动等方面注意科研,注意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科研评... 本文基于科研评价活动应该适应科技发展规律这一观点,从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评价频率、关注原创性和交叉科学研究的评价、以评价机制支持科研合作活动等方面注意科研,注意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以推动我国科研评价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机制 对策 中国 评价标准 学术评价 社会评价
下载PDF
试论契诃夫对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惠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深受契诃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题材与情节,戏剧式结构,讽刺、幽默的艺术风格。凌叔华对契诃夫创作经验的接受是创造性的,将它们与自己的情趣、审美理想和生活体验完美地熔为一炉。
关键词 凌叔华 契诃夫 小说创作 影响
下载PDF
被忽视的忽视——农村留守儿童被忽视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俞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7-23,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因性,但留守儿童现象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儿童的忽视。以"儿童忽视"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现象,从身体、情感、医疗、教育、安全和社会等六个方面分析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在此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因性,但留守儿童现象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儿童的忽视。以"儿童忽视"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现象,从身体、情感、医疗、教育、安全和社会等六个方面分析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与干预的措施,对于解决这一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着现实可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忽视
下载PDF
一部精心整理的民国史专题资料集——《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1915—1923)》评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元康 高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揭示黄纪莲《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1915—1923)》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内容全面,充分反映中日“二十一条”交涉过程的全貌;取材广泛,利用价值高;编辑得当,使用方便。指出该书为近年来民国史专题资料集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关键词 中日 编辑 专题 精品 取材 特色 资料 二十一条 交涉 史料
下载PDF
关于朱元璋集权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祥安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5期37-41,共5页
关于朱元璋集权的若干思考吴祥安在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在国家制度方面的重大发明,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成熟。中国的管理制度与儒家学说相结合,对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与发... 关于朱元璋集权的若干思考吴祥安在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在国家制度方面的重大发明,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成熟。中国的管理制度与儒家学说相结合,对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与发展,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中国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地主阶级 政治职能 科举制度 司礼监 统治阶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封建主义 政治制度 整顿吏治
下载PDF
关于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9-72,共4页
应用写作教学自本世纪初刘半农先生始,迄今已近一个世纪,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某高校的汉语水平测试结果告诉我们,选修应用写作课的学生与未选修应用写作课的学生在应用写作水平上的总体差距不大,平均及格率仅差2个百分点。这一现象表明... 应用写作教学自本世纪初刘半农先生始,迄今已近一个世纪,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某高校的汉语水平测试结果告诉我们,选修应用写作课的学生与未选修应用写作课的学生在应用写作水平上的总体差距不大,平均及格率仅差2个百分点。这一现象表明,应用写作教学是低效的。因而,面对现实,客观而冷静地分析应用写作教学低效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写作课 教学效果 应用写作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写作能力 应用写作技能 有效性 能力转化 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思维
下载PDF
论法律权威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元雕 张传文 《皖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0-51,54,共3页
当代中国 ,如何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一件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事。本文探讨了权威及法律权威的获得根据 ,并分析了中国迟迟未能树立法律权威的原因所在。据此 ,文中提出了从加强程序法律建设入手树立法律权威的观点。
关键词 法律权威 中国 程序法律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
下载PDF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盛黎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6-68,共3页
本文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现存的缺陷入手,通过国内外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简单对比,分析了我国此制度在主、客体范围和金额确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客体范围 中国 若干问题 缺陷 办法 金额 国内外 对比
下载PDF
试论现阶段我国中产阶层的社区参与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晶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0-27,36,共9页
本文首先对中产阶层的内涵进行梳理,同时对社区参与进行概念界定。然后,通过分析社区参与的类型、特征和渠道,认为目前中产阶层应当更倾向于自发性参与,并发现中产阶层与其他居民一样,如果在整个社区参与过程不能获得利益,那么他必然会... 本文首先对中产阶层的内涵进行梳理,同时对社区参与进行概念界定。然后,通过分析社区参与的类型、特征和渠道,认为目前中产阶层应当更倾向于自发性参与,并发现中产阶层与其他居民一样,如果在整个社区参与过程不能获得利益,那么他必然会选择较少参与或不参与。无论是中产阶层作为个人参与,还是作为一个组织成员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最终要的就是要保持参与渠道的畅通。其次,通过分析社区参与意识后发现,一般来说中产阶层的参与意识来源于其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决定于中产阶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受制于社区整体环境包括社区公共管理职能的完善。进而,通过发现中产阶层社区参与度不高这一问题,进而阐释中产阶层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受原有观念、行为模式束缚的原因,还有个人层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中产阶层社区参与不足、社区参与意识淡薄的对策,即通过居民利益社区化、社区自治制度化、居民参与组织化、社区服务产业化这四个方面来培育中产阶层社区参与渠道和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层 社区参与 渠道 意识
下载PDF
行动研究批判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宁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
行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教育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而且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日益被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同时,由于行动研究理论本身的局限和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误区... 行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教育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而且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日益被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同时,由于行动研究理论本身的局限和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误区。本文从概念、方法和方法论以及行动主体等几个方面对行动研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方法论 研究主体 批判
下载PDF
生育观念对遗弃与收养意向的影响——对弃婴现象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7-51,共5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和内容 此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社会各阶层成年人的生育观念,对弃婴现象的态度和个人的收养意向,分析这三者的内在联系,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动机和愿望,把握其中的规律,为党和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救...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和内容 此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社会各阶层成年人的生育观念,对弃婴现象的态度和个人的收养意向,分析这三者的内在联系,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动机和愿望,把握其中的规律,为党和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救助弃孤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调查按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子女状况等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生育观念方面,对弃婴现象的态度方面和收养意向方面三个部分,分别对调查对象的生育目的、生育期望、子女性别偏好,对遗弃女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观念 调查问卷 初步分析 性别偏好 调查对象 生育目的 病残孤儿 被调查者 生育愿望 无子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